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真挚的情感,营造一种亲切、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做学生知心朋友;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人际交往和互动;创设情境,运用幽默语言,让学生愉快而不紧张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2.
爱心无价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个教师,如果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一个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她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这样的教师所教的班级,一定班风正,学风浓,整个班集体朝气蓬勃。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无须你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你…  相似文献   

3.
后进后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对这部分学生,除关心爱护外,还应严格要求,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朝好的方面发展。一、关心爱护,情感滋润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通过爱的情感滋润,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学生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情感,他们把教师对自己的态度看作是社会的评价。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歧视,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护。因此,…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高校办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然而,目前我国的不少高校在办学上。片面重视“以教师为本”,而对“以学生为本”重视不够。因此,高校教育要切实做好“以学生为本”,并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要培养学生全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在情感上关心和爱护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使学生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有一个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情感投入方面存在的几种现象不容忽视:爱的荒芜。由于对学生工作认识上的不足及学生工作本身受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从事学生工作人员中真正热爱这一岗位的人并非很多,因而造成在工作中对学生的不热爱或热爱的程度不足;由于受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严师”长期以来被学生家长肯定并加以大力宣传,因而造成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存在表达不良的现象,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之意而出现爱的空白。情的泛滥。在工作实践中,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即某些教师出于…  相似文献   

6.
刘新建  张波 《农村教育》2006,(12):49-49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和谐教育.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育人要有“四心”。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的功能;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而教育则是爱的归宿。一位外国著名教育家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关心爱护学生,首先要把爱放在首位,把教师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家庭及学生的性格脾气,有针对性地因人施爱。实践证明,凡是被教师喜爱、表扬、鼓励的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8.
文明从教,一个不应该回避的话题付德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问题的提出某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市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对师生的调查和个别走访中发现,“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因此,它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一)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有了师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它像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深刻地吸引和感召着学生…  相似文献   

10.
孙志华 《教书育人》2001,(19):33-33
现在我所带的班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差”的范围,他们大多数是自费生,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厌学、不学。这些学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智商水平差,另一种智商水平较高,聪明活泼,但缺乏理想和意志,破罐子破摔。对于后一种,如果精心引导和耐心辅导,是能很快转化成为好学生的。一、关心、爱护后进生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去爱学生,后进生不爱学习,但又聪明活泼,经常惹是生非,不守纪律,我首先用真挚情感去关心、爱护、感化他们。当他们有错误时,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耐心说服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悔改;当他们有…  相似文献   

11.
一、关心爱护学生,激励学生“想学”“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因此,教师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尤其是差生要格外关心,通过各种途径,如直接谈心、间接了解、家访等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中的困难及产生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设计问题时,注意有难有易,不忽视差生,让他  相似文献   

12.
关爱与体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法》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有的教师却背其道而行,对学生缺乏关心爱护,甚至施以体罚。这样做既违犯了《教师法》又违犯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既有损教师的形象,又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师中开展文明从教、依法执教已刻不容缓。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关爱与体罚在学生教育中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关爱学生直接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  相似文献   

13.
有人将“情感教育”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将“情感教育”当作教书育人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从多方面关心、爱护、理解、帮助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关心——爱护——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教师最主要的品德,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真诚的关心与爱护.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师法》第8条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一个称职的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格尊严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也明确了这一点,《义务教育法》第16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付红 《河北教育》2000,(6):23-24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为主 ,是师生间一种“我判你改”的简单的相互信息反馈。在这种相互反馈中又以学生的反馈为主 ,教师仅用“ ”、“×”及简单的分数或“优”、“良”来反馈。如同没有表情、没有感情的“判阅机器” ,日复一日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生产着老掉牙的、激不起学生多少热情的符号与分数。其实 ,数学作业评价形式空间很大。教师完全可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尽情发挥 ,在学生作业本上倾注真诚情感 ,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希望 ,及对作业的看法都用新颖别致的、能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历史教学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完成智能培养、德育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奠基工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逐步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不是谙熟“爱护学生”这一奥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教师素质的时代特征 作为现代教师,要想完成自身的使命,必须具备如此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当代最新科学和最新知识;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规格;善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能及时地捕捉和处理学生发出的信息;善于自我批评和反躬自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概而言之,作为现代教师,应该具备会做人,会教书育人,会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会从事基础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