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杰 《黑河教育》2014,(10):20-20
正家,是人生爱的港湾。我们常把家庭比作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生命初始的摇篮。然而,从教三十二年来,我看到了无数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真正完整的家,没有一块属于他们成长的沃土,没有一个安安静静成长的环境……同龄的孩子正倍受呵护地成长,而他们却遭受心灵的重创,我为他们忧虑。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离异家庭对孩子个性的影响,希望对同仁们探索离异家庭孩子的特殊教育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家庭子女的教养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父母离异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这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明显多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些夫妻离异届即反目成仇,各自在孩子面前数说对方的不是,搞得孩子痛苦不堪。7岁的小奥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可近半年来他深沉得像个思想家。原来爸爸妈  相似文献   

3.
美国家庭的结构正在迅速变化着。在60年代,有60%的美国家庭属于传统型家庭,即有两位家长、2~3个孩子。如今,这类家庭所占的比例仅为7%,而离异家庭的比例却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家庭离异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最易受伤害的往往是那些年幼的儿童。当这些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爱与支持时,他们的父母却很少能从感情上给予满  相似文献   

4.
作为离异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重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获得一份没有残缺的爱,使孩子能最终健康地成人成才呢?让我们来看看两个妈妈和她们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刘志芳 《成才之路》2020,(6):142-143
离异家庭的日渐增多使得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上升到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爱和疏导离异家庭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用真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引导、鼓励、帮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合理施教,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文章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使自己的孩子同完整家庭孩子一样得到健康成长,将孩子的心理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每一个离异家庭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长要从家庭的解体而导致儿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一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日益上升 ,我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稚嫩的心灵铸成了难以名状的伤痛 ,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笔者在这里仅就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离异后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及其责任。首先 ,离异父母对离异后的子女教养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孩子是无辜的 ,无论夫妻间有什么恩恩怨怨 ,对孩子的教养和责任是自始至终 ,合乎情理的。有了正确认识后 ,在处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就会得当 ,从而使孩子受创伤的心灵有所慰藉。其次 ,父母间应尽可能地达成较为一致的、具体合理的教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婚姻解体数目的增加,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作为离异家庭儿童生存圈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机构,应考虑为离异家庭儿童提供系统的补偿教育,尽可能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其人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变的爱     
[设计理念] 现在,离异家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离异家族成长.过去陈旧的观念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遭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大于非离异家庭的孩子,孩子也会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认为父母让自己成为离异的受害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比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离异后的双方如果都能对孩子倾注足够的爱,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离婚只是因为父母之间存在着婚姻上的问题,但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就会让孩子慢慢解开受害者情结,受到的创伤也会减小很多.本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小敏正是在跟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父亲的爱,才从原来的怨恨父亲开始慢慢向着理解父亲转化.  相似文献   

10.
李彩纫 《教书育人》2013,(23):20-21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显著地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离异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其影响不可低估。笔者认为家庭关系失调带来的不良情绪气氛,教育方式不当和情感教育缺失导致的消极人格特征,以及同伴对离异家庭及其子女的成见和歧视是影响离异家庭小学生同伴关系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博览     
离婚了,怎么对孩子说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家庭子女的教养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家调查发现,父母离异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这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明显多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一些夫妻离异后即反目成仇,各自在孩子面前数说对方的不是,搞得孩子痛苦不堪。 7岁的小奥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可近半年来他深沉得像个思想家。妈妈整天流着泪诉说爸爸如何狠心,如何自私。小奥总也弄不明白,自己的亲爸爸为何转眼间就成了一个大坏蛋 ?  近些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彼此仇恨对孩子的不良影…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儿童触及社会的第一道关口,因而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以及一个家庭的完整程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农村离婚率的升高,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产生暴力倾向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后的纠正问题来做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婚姻解体数目的增加,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作为离异家庭儿童生存圈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机构,应考虑为离异家庭儿童提供系统的补偿教育,尽可能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其人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离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关注。离异家庭不同于一般家庭,只具有"部分家庭功能",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家庭离异的过程中都深刻体验到分离的煎熬。离异家庭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解体的家庭。其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例如子女的生活问题、发展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完全家庭与离异家庭是两种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形成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亲子关系。而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亲子关系,形成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完全家庭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均显著高于离异家庭儿童,而问题性行为则显著少于离异家庭儿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离异家庭中的儿童增多。家庭离异本身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颇具意味。文章通过对幼儿园离异家庭中的两个儿童个案研究,探讨家庭离异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为离异家庭儿童身心正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变迁剧烈,价值观念也愈趋多元发展,尤其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家庭教育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失去双亲或父母离异,甚或父母不爱孩子,孩子形同孤儿,他们的发展受到抑制;有的家庭貌似完整,但是父母感情不和,常拿孩子作为出气的对象.因此屡有“受虐儿童”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赵尚松 《巢湖学院学报》2003,5(1):113-114,117
儿童在父母离异的打击下会形成一系列不良心理,如恐惧心理、内浆心理、自卑心理、补偿心理、逆反心理等等,其消极作用十分明显。为了解决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要求离异夫妻双方都不能放弃对儿童的抚养与教育,并且提高离异父母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幼儿园教育更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