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热点”“兴奋点”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不少家长无视孩子的热点,往往失去很多教育机会。孩子也有热门话题,结合孩子的热门话题和孩子聊天也是教育的好时机,如孩子爱下棋,家长就和他下棋,边下棋边教育他要克服马虎的毛病,一马虎全盘皆输,孩子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教育。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就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的情节教育孩子,影视节目中有很多教育因素,家长要抓住机会和孩子讨论,深化教育。有的孩子爱玩,家长就可以结合玩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孩子爱玩汽车玩具,家长就和孩子一块玩,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家长说:“这些汽车太落后。”孩子说:“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我这都有。”家长说:“那算什么先进哪,现在世界上的汽车事故那么多,要是能造出不出事故的车多好。”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的确如此,不知不觉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可一上学,有的家长认为愁事来了——为管孩子学习而发愁。于是孩子一上学,家长也开始了漫漫陪学路。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头上,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身上。早上送孩子出门时反复叮嘱:“要听话,好好学习。”中午坐在饭桌上边吃边问孩子:“今天学的啥?听懂了吗?”晚上孩子刚看一会儿动画片,就急忙催促:“快去学习吧,你都看了多长时间啦?”等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忙不迭地拿出搜集来的各种测试题放到孩子面前……这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在玩或看电视,就忍不住要干涉…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些“小霸王”存在,给孩子中力量上处于弱势的孩子一定的攻击。家长应该对这样的现象加以及时关注,避免久而久之对孩子造成心理上成长的障碍与性格的扭曲,尽量通过与老师和其它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明朗、和谐的成长环境。B(来话者,以下简称B):我儿子今年刚刚上学,他们班的男生比较多,后面几排男生和男生同桌。跟他同桌的那个孩子,个头又高又壮,很调皮,上课也不爱听讲,动不动就打我孩子,而且还满嘴脏话,我儿子也跟着学。我听儿子说,那个孩子几乎天天打他。后来我找老师说了,能不能换个座…  相似文献   

4.
天底下没有不爱玩的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如何让孩子玩得好,尤其是在家里这个小天地怎样让孩子玩得充实,玩得开心,我们是作了一些努力的。一、正确引导孩子玩我们的孩子响响从小活泼好动,玩起来“疯”劲很大。刚上幼儿园时,我们真担心他适应不了新的生活。谁知打一开始,他就天天喊着要去;接他回家时,他常赖着不走。幼儿园到底有什么吸引他呢?经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幼儿园不仅有玩具,而且老师善于正确引导孩子玩。因此,我们给响响买了积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听话就是好孩子,上学了听讲就是好学生,工作了听领导的就是好同志,如果继续走这种老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陶宏开教授说,与此相反,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真正的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孩子,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6.
刘明的父母一直挺支持我班的工作。今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各个区角玩着,我也正忙着为他们提供材料,刘明的爸爸领着刘明气冲冲地找到我说:“老师,刘明说不拿拼图老师就批评他,他要把家里的小电脑搬来,我不让搬,他就哭。”我一听是刘明把老师说的话错误地传达给家长了,就心平气和地向他说明:最近我们发现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不爱玩角色区,就想把角色区换成益智区,在和孩子们商量投放什么材料时,孩子们提到喜欢玩智力拼图,有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要把自己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玩,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刘明的爸爸余气未消地说:“…  相似文献   

7.
一朋友对我说,我儿子真“鬼”,功课做到一定时间后就想玩。一次,他苦苦哀求:“爸,让我玩一会。”我对他说:“再做20分钟功课。”谁知他竟给我泡时间,20分钟只做了一道题。再一次,他又苦苦哀求,我把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结果,他把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用了27分钟,毫无怨言。[实例分析]1斤苹果1元钱,顾客寥寥无几;聪明的摊贩改标价为0.98元,结果顾客纷纷购买。这种“拍卖”的做法,可以用之于给孩子规定学习的时间。如果你想要孩子做1小时功课,孩子却感到时间太长,不肯买账;倘若把时间稍微缩短,指定他们做50分钟或55分钟,减去这5分钟或10分钟虽…  相似文献   

8.
刚刚踏入小学之门,我的孩子就有幸遇上一位极富经验与责任心的好老师。一次,他在家长会上说:“孩子要想学习好,最重要的是,从现在起,就应注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要认真做到以下三条:一是上课认真听讲;二是下课按要求完成作业;三是尽可能地多读一些课外书。其中,第一条最为重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写作业才会顺利、才会有效率,也才有可能挤出时间读课外书。”以后的实践证明,这听似简单的三条,其实内涵丰富。借鉴这三条,我指导孩子的思路明确清晰,而孩子则受益终生。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似乎老师的责任大些,其实,就其根本还在家长。现在,儿童…  相似文献   

9.
一天中午,邻居那个四岁的孩子用细绳牵着一个空铁皮罐头,一边在走廊里走,一边嘴里“呜——”地叫着。他显然以火车司机自居,那空罐头在地板上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犹如火车在飞跑。孩子的父亲听到那吵人的声音,怕影响邻居休息,便叫孩子不要玩。可孩子玩得正起劲,不肯停下来。做父亲的二话不说,一脚把“火车”踩扁了。孩子“哇”地大哭起来。我知道情由后,把孩子抱了过来,告诉他最好的火车开起来是很轻的,他这辆“火车”很差,开起来声音那么响,要影响人家睡午觉的,以后我们做一辆开起来声音很轻的火车玩。孩子破涕为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接受知识。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玩好。孩子玩得不适时,要善于根据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行引导。这位父亲如果开始就对孩子说“火车到站了,旅客们坐火车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成长顽疾——一喜欢和人“较劲”。可悲的是,较劲的对象主要就是我——一个专门搞教育的研究者。我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我要他学习,他偏要去玩;我要他吃饭,他偏要玩手机…有时担心自己会失去耐性,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面对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家长有啥办法呢?  相似文献   

11.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总是特别强调年龄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间一旦发生了纠纷,校师也常对较大的孩子说:“你是姐姐,就让让妹妹吧!”“你是哥哥,不应该和弟弟争抢玩具!”这种提法究竟科学不科学呢? 一天晨间锻炼时,我让孩子们排队挑选自己喜爱的体育用品,A小朋友拿了一个许多孩子都爱玩的套圈。过了一会儿,B小朋友来了,他也想玩套圈,可是套圈已经没有了,B就对A说:“把你的套圈给我玩玩吧!”“不行,我才拿到的,等会儿再给你玩!”  相似文献   

12.
要关心孩子玩的内容。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一位电脑专家说,他的孩子爱玩电脑游戏,但不影响学习。因为他对孩子所玩的软件都检查过,适合的才让他玩。孩子玩些什么,是一个应该关心的问题。要关心孩子在玩中的表现。孩子在玩中会全面地表现自己。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家长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孩子的应变能力如何,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怎样,等等。这有利于家长在生活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要为孩子创造玩的条件。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买了高档玩具就是  相似文献   

13.
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以后,随便塞给他一个玩具,就忙起自己的事来。如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家长就不耐烦:“我忙呢,自己玩去! ”孩子哭了,便动肝火:“真淘气,我叫你好好玩的!”有时孩子屁股上还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上最累的人不是白领,不是蓝领,而是孩子!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玩了。邻居家的圆圆刚满3岁,从幼儿园回到家,妈妈教她画画儿,爸爸让她写字,她想玩,根本没门儿。同事老马的孙子今年4岁,星期六奶奶陪着他去学电子琴,星期日爷爷陪着他去学英语,他想玩,根本没时间。孩子玩的时间被占用了,孩子玩的权利被剥夺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小画家、小翻译家……而我却和这些家长的想法相反,我要把孙儿培养成“小玩家”。孙儿3个月时,我在他手里放个小铃铛,让他摇着玩;孙儿1岁时,我在他的房…  相似文献   

15.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16.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有的家长往往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涵义和科学方法,于是就出现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孩子上学后,就任意给孩子补充练习,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家长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知的“神童”或“全才”。这样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18.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9.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俗话说:“好孩不闲,懒孩不玩”。儿童爱玩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要引导他们“会玩”,玩得有意义。 我们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就“寓学于玩”作了两年多的探索,收到了初步成效。 课内学中有玩 教《沙与土》这一课,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杯子、水和两只分别装有沙和土的纸袋。上课就让孩子们玩,在玩中研究“土和沙有什么不同?”课堂上热闹非凡,有的把沙和土倒进装水的杯子里,有的将沙和土放在手上搓,有的和泥捏小狗小猫,有的用沙或土去擦铁文具盒……,等他们玩够,教师组织研讨,孩子  相似文献   

20.
卫如 《江西教育》2006,(9):17-18
在当代家庭中,最牵动家长心的问题便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孩子背故事、学算术;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进经过慎重选择的学前班,让孩子学舞蹈、弹钢琴;上学后,更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好一点的学校,托付给好一点的老师而煞费苦心,更不必说把送孩子进各类课外辅导班,不惜重金给孩子增加营养,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了……用家长的话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能成才!”“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成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正确与否。人在成长历程的各阶段,心理特征也不同,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