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说档案的重要性,我这里有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听一听,听完之后重要不重要不用我来说.几年前发生在校档案室的两件事又回到了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化     
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语言小社区。就拿京西我知道的空军、新华社、有色金属几个大院来说吧,由于大院的专业性质及化气氛不同,虽然这几个大院相互邻着、子弟也基本在同一个中学读书、发音都是“普标”,但子弟们的语言风格不一样。一句顺口溜说明了听其口气便知他是哪个大院的:空军的狂,新华的洋,有色的话里黄。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就提高文艺广播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讲几点意见。一、正确认识文艺广播的地位。文艺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份。尽管我们把新闻节目做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骨干,但听众、观众不仅爱听爱看新闻节目,同时也把听看文艺节目,做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不论广播或  相似文献   

4.
我主张加强中学新闻教学。其理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技术不断提高,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也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在这样一个新闻社会化的时代里,我们的学校,尤其是中学,加强新闻教学,培养具有较强新闻写作能力的中学毕业生,以适应进人社会生活后的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在中学里加强新闻教学,除了适应时代的特点以外,我以为还有这样几点理由:一、新闻写作主要靠抽象思维(当  相似文献   

5.
张永福 《大观周刊》2012,(1):113-113
前几天.我听了一节语文课,感触颇深。我们几个交流时发现了一些与课改要求不符合的地方。表现在课堂气氛不活跃、回答问题不积极、自我管理能力差。听课时,我坐在靳夏利同学旁边.看到了她写的答案是对的,但是就不敢举手回答。南此,我觉得课改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4,(8):22-23
听课堂内外的琅琅读书声!听笔尖流动划在纸面上的沙沙声!听这人类世界最美妙的声音,这是人这是人类文明、祖国振兴共舞的旋律。因为这些声音,老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因为这些声音,北京荣德兴(以下简称荣德公司)追求不止的向日葵。没有盈握在手没有可容纳几十人的课堂,但我让一本本载满走进全国各地中学伴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荣德公司发展壮大荣德基主编率领的团队成为了一支素技术强、资力深的精锐队伍,荣德成荣德公司是专门从事教辅图书策划、它以全国初、高中学生和老师为主要服务群体。它创立于1995年,从1997年开始大规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辅…  相似文献   

7.
王伟 《河北广播》2006,(4):60-61
“十年前,我还在上中学,一天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灯火阑珊》这个节目,由此我认识了李爽、黄迪、重阳……于是每天晚上听收音机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灯火阑珊》也便成了习惯。十年后,我走进了河北电台成了一名主持人,当我在直播间的时候,我知道还有他们的声音在飞扬……”,这是我在河北生活广播庆祝“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5周年特别节目”时录制的一段话,道出了我从一个广播“FANS”到广播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9.
一、从上海到陕北参加革命1933年冬,我离开安徽的家乡随全家迁至上海,这年我刚过14岁。到上海后,进了安徽中学学习。在学校中生活的几年。正是国难日深,民族危亡的关头。因此,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爱国主义和民族觉醒的高涨,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去年春天,我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顺便调查走访了当地的几所中学图书馆,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比我国的中学图书馆,我感觉他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巧耳听门道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我在内黄县东庄镇中学工作,镇卫生院义务为教师体检中发现老教师李景文血压已高达220,劝他立即休息治疗,他却依然坚持工作。一天,几个教师凑在一块闲谈道:“李老师您高压220,真是‘带电工作’啊!”我一听,好一个活新闻!当晚写出小故事《“带电”工作》,不久就被《濮阳日报》在“新风赞”栏发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边的笑语、戏言,往往有“鲜鱼”,抓住它,就能写出好新闻。 前年全国搞金融秩序整顿,我去县人行采访。谈话  相似文献   

12.
熊四喜 《军事记者》2007,(10):70-70
我是一名指导员,业余时间喜欢写写稿件。我能写一些内容充实的稿件,得益于平常的用"心"采访。2005年国庆节,我到某连队临时代职几天。去的那天,看到连部桌上放着一本稿纸,听副连长说那是旁边一干部家属写的小说手稿,而且说她不但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还出了一本散文集。听  相似文献   

13.
程青  姚一 《出版参考》2005,(9):50-51
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盐城,在一排排面目相同的楼房中我已经不能准确地辨认我父母的家。盐城我回得很少,因此对我来说变化是巨大的。记得读过一本书,里面写到一个人乘火车回到家乡,脑子里的火车站还是三十年前的景象。我循着记忆翻了几本书,但是没有找到出处。我到盐城的感觉大致与这个人相似。回去的当天妈妈陪我去了我读书的中学,还特意去看了我们以前的家。中学大体还是原来的模样,至少仍是中学这一点没有改变。里面多了许多新的建筑,而我看过之后就忘记了。  相似文献   

14.
程青 《出版参考》2005,(26):50-51
年秋天我回了一趟盐城,在一排排面目相同的楼房中我已经不能准确地辨认我父母的家.盐城我回得很少,因此对我来说变化是巨大的.记得读过一本书,里面写到一个人乘火车回到家乡,脑子里的火车站还是三十年前的景象.我循着记忆翻了几本书,但是没有找到出处.我到盐城的感觉大致与这个人相似.回去的当天妈妈陪我去了我读书的中学,还特意去看了我们以前的家.中学大体还是原来的模样,至少仍是中学这一点没有改变.里面多了许多新的建筑,而我看过之后就忘记了.  相似文献   

15.
宣传部长的另一种称谓,叫“灭火队长”。我第一次听人这样说还是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的偏门。我的一个老乡在某县当宣传部长,多年没有见面,顶多在电话上彼此聊几句,想不到那一天突然在央视门前遇上了。  相似文献   

16.
谷积梵声     
房山地区宗教源起久远.据元代碑刻记载,早在东汉时期,房山的六聘山就已经创建了天开寺.房山地区的早期佛教发展史开北京地区佛教发展之先河.自隋唐至元明绵延千年的刻经事业成为房山佛教发展的主线,房山地区也由此形成了三个重要的佛教文化区——以云居寺、上方山为代表的西南佛教文化区,以谷积山为代表的东北佛教文化区和以大历禅寺、瑞云寺、显光寺为代表的西北佛教文化区.这三个佛教文化区成鼎足之势,主导着北京西南的佛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地区的佛教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想到,我能成为一名党报编辑,更没有想到当文艺编辑。5年前,我正上高中一年级,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3团中学读书。那时,虽然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讲评,但我根本没有想到将来会当编辑。一次,在班里举行的联欢会上,我来了灵感,信口吟了一首小诗。同学们听后,都说写得不错,纷纷劝我投稿。在大家的鼓励下,当天我就将那首小诗誊写在稿纸上,寄给了《阿勒泰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党中央和各省、市党报提出了“关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一次寻常的采访活动,故追记之。那是1963年的深秋,报社农村部根据市委和编委会的要求,要介绍一个爱水用水好的典型。这一采写任务,由我和一位年轻记者承担。我们经过与有关方面联系,作了分析比较,决定到房山县去找这样的“典型”。按照当时的条件,凡属不是第二天见报的稿件,记者到农村采访:近郊骑自行车,远郊乘长途汽车。次日晨,我们从广安门搭车去房山县。到县委后说明来意,有关部门建议我们可以到下滩村去。这个村,我在1958年曾经去采访过,是位于拒马河中间的一个“孤岛”,距县城有几十华里,当时还不通汽车。午饭后,我们徒步南行,途中还下起了小雨。黄昏时分,我们涉水过河,登上了这个“孤岛”。沿途所见,农田水利设施成龙配套,主渠干渠支渠斗渠毛  相似文献   

19.
多面的英国教授 2001年8月14日 英国人总是戴着面具,让你无法捉摸。上个星期,几个朋友一吆喝,我也跑到MBA听了一节课。课后的晚会上,他们的头认出我不是那个团伙的。我解释说,这里面有几个朋友,他们一招呼我就过来了,我不懂这里的规矩是什么。我连忙道歉。英国妇女说,欢迎,欢迎。未料,今天早上,我的导师问我是否到MBA听了一节课。上帝呀!——那个恶毒的英国胖女人看起来很和蔼可亲,没有想到最毒妇人心,居然会跑到我的导师那边告黑状!我连忙把情况解释了一遍,澄清事实。我不知道,那个女人在背后说了多少我的坏话,但我知道导师以为我在占他们英国人的便宜呢。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自愿到乡下一偏僻的中学教书.那时,乡村文娱活动很少,精神食粮奇缺,我就托舅舅给我找几本书看,舅舅给我找了一些《河南日报通讯》(《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