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峻青的《第一场雪》以优美的文笔,记叙了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的和下雪后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淡雅质朴的瑞雪图.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冬雪的喜悦之情,阐述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很明确.教学重点是:知道作者是如何按雪前、雪中、雪后的记述顺序,有条理地把这场大雪的经过写出来.难点是:作者是怎样在写景中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语第九册一些课文中有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作业。对此,教材提出了两类不同的要求。一、说说句子或一段话的意思。这是指理解内容而言。如《长城》、《给颜黎民的信》、《再寄小读者》、《落花生》、《田寡妇看瓜》诸课文中提出的要求,这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给学生指明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在理解时要注意带点的词语。也就是把句子放在文中与上下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同时把握好对带点词语的理解,这样理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是一篇情景相融、描述精炼的短文,寥寥数语,“下雪、赏雪、颂雪”的全过程及蕴含其间的雪韵、雪情便跃然纸上,可谓字字带景,句句含情。如何引导学生吸纳、内化这篇经典课文,在提前布置学生探究(搜集有关雪的图片、短文、影音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按下列思路来引导。一、谈雪学生通过交流各种途径了解的雪景、雪情、雪趣,为学习课文作铺垫。1.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为什么喜欢呢?说说原因好吗?2.请同学们将各自搜集的关于“雪”的资料拿出来,相互交流交流。犤“谈雪”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了解爱因斯坦,设问:爱因斯坦是谁?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爱因斯坦作为当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读后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语文》四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和相处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巨人。在世人眼中他是"伟大"的化身,但在课文中当他与一个年龄、地位、名誉等悬殊甚远的普通的小女孩相处时,却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教具准备1.自制幻灯片。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  相似文献   

7.
《养花》1.找出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并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个中心思想的。答:这篇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的句子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课文是从“我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养花可长知识”;“养花须劳动,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也有伤心的时候”这六个  相似文献   

8.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我进行了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寻找感动自己的句子,相互说着受感动的原因。尽管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交流散乱,无法将对话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日月潭》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及描写日月潭景色美丽的有关词语和句子,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要着眼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过程中渗透美育,从而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读悟结合、悟中求异,培养创新意识。一、初读课文,感悟整体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懂得书是靠自己读懂的。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做到:①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②学生互读互查,交流读书心得;③补充句子,练习说话。(日月潭在我国的省,那里的景色非常。或用一句话说说日月潭…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由3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一篇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习作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我的发  相似文献   

12.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教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观察图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讲读课文.第十册第一对课文第一组读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组写的重点是要求有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两组课文是互相配合的.本组读的训练要为下组写的训练奠定基础.《种子的力》是一篇重点课文.在本组中要教会学生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新知识学习阅读课文《工人代表》、独立阅读课文《黄河颂》.这样,学习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记叙文单元,包括《威尼斯》、《娘子关前》、《汉堡港的变奏》三篇课文,前两篇是讲读课文,后一篇是自读课文。单元教学要求是记叙文阅读、写作综合训练。 一、教学重点 1.思想内容方面: 《威尼斯》介绍和描述了威尼斯的水城风光和文化艺术。通过认识威尼斯这座世界名城,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古老文化,欣赏自然风光,提高审美情趣。《娘子关前》记叙了作者随部队行军时的见闻和感受,控诉了日寇的疯狂暴行。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抗日军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汉堡港的变奏》记叙了汉川号货轮在汉堡港破例完成装载一套贵重设备  相似文献   

14.
《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品味诗歌是一种艺术享受,需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子和词语。对于《沁园春·雪》这首毛泽东的词,课堂落实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感受声律、品味语言、赏析手法、领会意境、发展语感。在反复的吟诵中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为此作了如下的朗读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次习作很有意思,要求小朋友根据《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内容续编一个故事,说说那个忘带胶  相似文献   

16.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17.
《青蛙看海》是一篇言近旨远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教学时,可以采用"板块推进,读中入情,演中悟道"的办法来达成教学目标。一、青蛙·苍鹰篇:读读、说说——入心课文的前三小节是第一板块,讲述了青蛙从满怀希望到悲观失望的心路历程。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通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有看图学文《放风筝》和《南京长江大桥》,讲读课文《珊瑚》,阅读课文《海龟下蛋》及基础训练一。 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观察结果。看图学文要通过对画面的观察,侧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求观察有序,抓住重点,特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珊瑚》是重点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把握住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进行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 为落实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积累与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洗濯穴雪碌碌穴雪终身堕落穴雪雏形穴雪慷慨穴雪猝然长逝穴雪2.根据拼音写汉字。róulìn穴雪穴雪è穴雪运bǐnɡ穴雪告玲珑tī穴雪透zǔ穴雪咒3.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①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脊梁骨:__________②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梦幻中:__________4.说说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①理想既是一种获得,蛐理想又是一种牺牲。②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一、如何读懂一篇文章 (一)阅读《飞夺泸定桥》一课,做下面的作业。 1.给课文分段。 2.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归纳中心思想,并指出这课的写作层次,说明各层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二)阅读《种子的力》一课,做下面的题。 1.解释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