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带兵     
王瓒亭 《出版参考》2004,(29):38-38
对军队的夜间训练 冯常说:军人要严肃沉着,闻变不乱,处夜不惊.军队所驻之地,万幕无烨,既不见火亮,又不闻声音;既不许狂呼,又不许急走.  相似文献   

2.
陆茂清 《北京档案》2006,(10):42-43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点,所有的日本人都站着或是跪着,收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降下了胜利的帷幕,喜讯飞传处,举国欢腾.9月9日,中国人民迎来了又一个令人扬眉吐气的日子--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130万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3.
《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相似文献   

4.
画蛇定律 <战国策>里记载了一个让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故事.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祖之后,把一壶酒赏给自己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只有一壶酒,"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过酒正要喝,却又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可没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内部团结是前提有一段时期,我们只顾埋头工作,而忽视了抓人的工作、抓内部团结,其结果造成职工与职工之间不和睦、职工与领导关系紧张,一时间电台的政治面貌急转直下,整整折腾了一年多时间。1994年年初开始,我们从抓职工的团结入手,明文规定不许打“内战”,不许搞内耗,对打“内战”、搞内耗的人不但要进行必要的经济制裁,而且还要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在工作安排上实行任务到岗,分工协作,对不服从安排的人坚决进行处  相似文献   

6.
都统青保等为报布鲁克巴再起兵戈遣员前往探信事奏折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奴才青保等谨奏,为奏闻事。雍正十一年三月十三日,接准办理军机事务大臣·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咨称:臣等议奏,据青保等奏称,布鲁克巴之诺彦林亲·齐类·拉卜济、噶毕东罗布业经和好,其所遣请封使人拟来年与颇罗鼐之使一并送京。嗣后若于收粮之季,自颇罗鼐处选一贤能格隆、自我官员内拣选一名人可且又干练之人,少带随人前往其接界适中之地,传宣布鲁克巴办事首领前来,宣谕皇上仁化,将未解之事公平办理,则伊等渐会安宁。等语。俱宜准如所请。惟其所遣之员,宜令青保等务必…  相似文献   

7.
《五石斋文史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十月十九日星四九月初七 日晴如昨 郭振塘《湘军志平议》,盖录其祖郭筠仙、意诚昆弟所批于眉间者,加以佐证,为书仅一卷。筠仙多论文,意诚则备极丑诋。以湘绮专为贬损湘人而作,可谓谬妄,其实何损于此书毫末。湘绮信笔为文,抵晤处自不能免,若为校正未为不可,乃以湘绮善骂,又从而骂之,所谓酸子角口也。书名平议,而不持平,可发一 。晚往齐思和处开本系会议,即在其处饭。归巳十时半矣。月落衔山,一规如火,光景奇丽。 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九月初 十日晴寒稍减 阅《巾箱拾羽》,徒事钞撮。虽每则之后,皆有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等,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有茶馆之称,清代以后,遂成为习惯称呼。它是一种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 有关卖茶水的传说,汉、晋时即有之,但比较早且能确实证明茶肆起源的资料是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据该书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据此可知,茶馆在唐玄宗、至迟在唐代宗时(封演为玄宗、代宗时人)即已出现。又据《旧唐书·王涯传》载:“涯等苍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又《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一“韦浦”条有云:“浦极谓得人,俄而憇于茶肆。”(《河东记》)这都是中唐已有茶肆的佐证。茶馆起于中唐,这是与中唐饮茶风气的普及以及城市商业经济的发达密切相关的。茶馆的兴起,大概也还受到其他聚众饮茶形式的影响。首先是僧院茶堂,聚集僧众饮茶的茶堂,大概是茶馆的最早雏型,从封演“不问道俗”的饮客身分说明来看,最早的茶肆、茶摊可能多为僧人所开,而僧人开茶馆、茶摊的余风一直沿续到明清。其次是文人茶会、茶宴,这是盛唐以  相似文献   

9.
张(1625-1694),字力臣,号亟斋,江苏淮安山阳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一生清贫,其生平事迹史家记之甚略。阮元(国史儒林文苑传)云:“张,山阳人,精六书,贫而嗜古,尤究心金石。后以聋废,而考证弥勤。顾炎武《音学五书》乃写定。”寥寥数语,难具见其行状。案之道光(山阳县志)和光绪(淮安府志),张氏为顺治辛卯岁(1651)诸生,世居清江浦,其时属山阳,故称山阳人。其父张致中,明贡生,学问淹贯。复社初兴,与同里白受藻、方能权等应之,“精小学,辨体审音,正讹谬,为学者所宗仰”,著有(眉伊文集…  相似文献   

10.
“序”“跋”本是一种文体名。序也作“叙”或称“引”。序跋相等于今日的前言和后记,古代就有。张舜徽先生对此作过考证。他在《不轻为人序书亦不乞人序书》一文中谈及:“古之自序其书者,率主于叙家世,明行事。若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靡不皆然。”这里说的是自序。那么,乞人作序是从哪个朝代开的先河呢?“自汉魏以降,士尚华藻,人崇门第。偶有撰述,或以己名不足取重,乃乞序于人以传其书。晋左思作三都赋始成,人莫之知,以皇甫谧有高誉,造而示之,谧乃为其撰序。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正式成立,由于同盟会成立在当时极为秘密,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记载,以致后来在回忆同盟会筹备会议以及成立大会的日期上产生分歧,仅据当时参与者日后的回忆就有多种说法。如冯自由回忆第一次筹备会是乙巳年(1905年)六月下旬,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有人说是二十六日,也有人讲是二十九日,但并没有说明这个日期是阳历还是阴历。据另一位与会者田桐的回忆,召开筹备会的时间是旧历乙巳年六月二十四日,亦即阳历1905年7月26日。宋教仁在日记中记载:(7月30日)“未初,到赤版区桧町三番黑龙会,赴孙逸仙会也。既至,则已开会,到者七十余人。孙逸仙先演说革命之理由及革命之形势与革命之方法,约一时许,讫。黄庆午乃宣告今日开会原所以结会,即请各人签名云,乃皆签名于一纸,讫。孙逸仙复布告此会宗旨,讫。复由各人自书誓书,传授手号,卒乃举起草员、规定章程,举得黄庆午等八人,讫,乃闭会”。冯、田的说法都是在事隔20多年后才凭记忆而提出的,自然不一定准确,而宋教仁则是当时(或事后不久)的日记所记载,相对来讲就可靠得多,而且宋教仁使用的是黄帝纪年,日期为阳历,所以目前有关涉及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爆发乃至于孙中山生平的论述大都将中国同盟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的时间确定为1905年7月30日(即乙巳年六月二十八日),而成立大会的日期则为同年的8月20日(阴历七月二十日)。至于有多少人参加了筹备会亦说法各异。仍参考前引各人的回忆,宋教仁回忆说有70余人参加,冯自由则称出席会议的有60余人,又说第一日加盟的有50余人,而田桐说到会的只有40余人,而另一位参加者曹亚伯亦称到会者有40余人。同样出于前面所提出的理由,目前绝大部分论著均认同宋教仁的说法,即认定出席筹备会的人员大约有70余人。然而到底有哪些人出席呢,早期的回忆以及相关论著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单。  相似文献   

12.
近出《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集部别集类有一“龙溪全集”的辞条,其文如下:《龙溪全集》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郎。受业于王守仁之fi。著有《格全集》、俄溪全集人忧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语录八卷,书序杂著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传二卷。乃其门人萧良干所刊。王钱虽受王守仁良知之学,而渐失本旨。如认为虚寂微密是于圣相传之秘,从此悟入,乃范围三教之宗一又对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2001,(1):17-24
十三日 星期三余到西贡 ,即询仰光飞机班期 ,岂料直接飞航业因欧战停止 ,只能飞至新加坡转飞仰光。余因新加坡仅于民国十一年返国路过时曾得一游 ,设分社后未曾去过 ,前往一转亦为所愿 ,而飞新之机仅每星期一次 ,本日班期已不及乘 ,乃定十九日飞机。盖以在此虽多耽搁数日 ,而以仰光有帝航法邮两线飞港仅需两日 ,本月底仍可回港也。又以离行期尚有数日 ,DAL AT为安南最有名凉爽之处 ,各处人士多有至其处避热休息 ,旅社亦应有人知悉其处情形 ,乃约德殿、宪周两兄同往 ,定于明日启程。当向工务局办理手续 ,余等证书由其签注允许前往 ,德殿、…  相似文献   

14.
依法办事     
老家的一个邻居,也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路过北京,我请他吃了顿饭。他是闲人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全靠一个热心混世界”。饭桌上,他给我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我们老家有人剑外地煤矿打工,出了事故,死了三个人。死者的亲属去了矿上,矿长很嚣张,说每人赔20万,多一个子儿都没有。而且,不许声张。既然人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5.
没有受众的传媒──多媒体时代的传播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受众的传媒──多媒体时代的传播概念刘云峰表达的多样性是持久自由的自然状态。米尔在《论自由》中指出:“即使全人类除一人之外都持一种意见,而只有一人持相反的意见,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许那人发言,正如那人也没有理由不许人类发言一样(如果他有这个力量的话)”...  相似文献   

16.
从屈原传本身及合传贾谊传的种种主观倾向分析,该合传的立意即在围绕忠信而见疑、贞才而不遇的人生,探讨志行操守、生死去就的命题。明此,乃可继续探讨该传的录文立意。  相似文献   

17.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厌)之,乃晨炊蓐食(未起而在床蓐中吃),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不给饭吃)。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给饭吃),竟漂数十日(在漂母操作的数十天内,都给饭)。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重重报答)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自己谋食),吾哀王孙(可怜你这公子)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  相似文献   

18.
原文;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  相似文献   

19.
胡适致顾颉刚函 1921年4月13日 颉刚兄: 两信都读过了,第一信送还。此信我本想录副寄出付印,但昨得上海信,知《红楼梦》二十五日可出版,不及加入,不如留待再版时即用你的《曹寅传》作一个附录。你此时甚忙,可不必录副了。 作曹寅传,我极赞成。满汉的文化关系史上,纳兰成德与曹寅父子都该占一个重要的地位,都消受得起一篇好传。况且你这篇传一定可表示搜集材料的步骤与方法,可以给后来学者开一点新法门。 《曝书亭集》有许多关于曹寅的材料,送上请看(已抄读书片四页,未抄者看折页处)。最重要的是《仪征县儒学碑》,此时曹寅年五十,可惜立碑年月不载集中,须另检;或县志有之,否则须托人去访此碑年月。查序也很重要,因此可知曹寅死在康熙四十九年与五十三年之间,这比我“康熙五十年至六十年之间”的假设更近了。  相似文献   

20.
赌博乃万恶之源,千百年来,多少人因赌而玩物丧志,甚至家破人亡。时下,在一些地方又兴起了一种地下六合彩(俗称“买码”),这种“高赔率”的新赌博方式刺激着越来越多想不劳而废的人,酿就了一个个惨痛的悲剧。在江西,却有这样一位曾以赌为乐的“赌王”,从2003年12月开始,因赌致残的他摇着轮椅游历全国,用自己血的教训告诫那些痴迷赌博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