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之前,民族地区的货币极不统一,无论是民族地区境内各地之间还是民族地区与外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都还不多.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金融机构内迁并在民族地区增设金融机构.借此,国民政府统一了民族地区货币,民族地区区内外经济联系明显加强.我们可以从抗战时期湘西的情况充分地看到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2.
任何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把民族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物质力量。是民族形成、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基础。由于民族内部生产分工、商品交换和分配关系的发展,使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从而把人们结合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民族经济体。在不同的民族经济体中,  相似文献   

3.
徐惊奇  徐春美 《兰台世界》2016,(12):154-156
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宣传工作。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国民政府既有媒体外交工作思路,同时也兼顾方式的灵活和效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谭刚 《历史档案》2007,2(1):101-107,114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一方面,对原有的公路线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着力修建国际和国内大后方的公路线.其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关于抗战时期西部公路建设的研究,多为介绍一般概况,缺乏深入的专题研究①.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西部进行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原因、措施、特点、成绩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抗日根据地的物价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松晶  薛微 《历史档案》1999,(1):125-130
自人类进入商品社会以来,物价始终是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军事斗争的顺利进行,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抗战时期由于战争消耗,物资供应困难,财政预算膨胀。货币的财政发行量增加等因素,币值不稳,物价上涨是抗战时期存在于国统区、沦陷区、抗日根据地三种不同经济形态地区的共同问题。本文仅讨论抗日根据地的物价问题,以几块大的根据地为例加以说明。一抗战时期根据地物价状况从陕甘宁边区1937年-1945年…  相似文献   

6.
1935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进行币制改革,实施法币政策。至此,长期以来混乱不堪的货币制度宣告结束。这是国民政府在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中日民族矛急剧凸现,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经政策。中国的币制制度,自清末至民初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币制因地而异,各不相同,通货名目繁多,发行极为分散,没有统一的保管制度。在市场上流通的,既有重量不等、成色不同的铸币,又有各种毫无保证的贬值纸币。由于货币发行不统一,货币准备金全部都是由各发行机关自行保管,没有集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敦枫  赵婷 《东南传播》2010,(10):83-86
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由于新闻事业落后,当时的中国了解世界和国际上了解中国,都必须经过外国通讯社的驻华机构,甚至于中国报刊和外国报刊的观念,都受这些外国通讯社驻华分社的左右,他们垄断了中国的国际信息报道。因此,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宣传不仅仅是消息传播,更是对外国家形象塑造,由此看来,重庆国民政府对外国记者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日前,安庆市档案馆为《安徽历史货币图录》提供具有安徽省特色的货币实物图片,即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产物——大江币图片档案。大江币是抗战时期由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信息传播已经构成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信息传播提供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从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一视角来认识信息传播,这种  相似文献   

10.
李丽杰 《档案》2022,(5):16-21
民国时期,为挽救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产品运销,现代农业仓库最先在中国东部地区应运而生。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农本局以西南大后方为中心推进农业仓库建设,西南各省包括贵州民族地区的农业仓库得以建立发展。农仓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储押放款、农产运销、活跃农村金融的作用,促进了贵州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简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联系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提出在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图书馆应通过收集民族地区文献资料,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西田赋征实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1941年起被迫实行田赋征实政策,陕西,作为一个后方大省,在该政策的出台、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如何?本文将从此入手,对陕西在抗战时期之田赋征实政策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试谈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1940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卖国贼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形式上勉强把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所扶立的南北傀儡(东北除外)合于一炉,由汪精卫自任代理主席,发表了“还都宣言”,建立了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 既然是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就必然要设立“中央银行”以统一货币发行,控制金融命  相似文献   

14.
黎飞 《兰台世界》2017,(16):110-114
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煤炭的运输和销售成为煤炭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这一时期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如铁路、公路、水运、人力、畜力等,表现出铁路运输在重庆、水运比例大、落后与先进并存的运输特点。煤炭的运输便利了其销售,四川地区的煤炭销售市场逐渐扩大。为了保证战时煤炭供应,国民政府采取煤炭统制销售政策。然而,煤炭的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到抗战胜利前夕,四川地区煤炭价格涨幅开始减小。  相似文献   

15.
欧元区货币统一和各国财政独立之间的矛盾,是欧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各国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实现真正的经济联盟,继续推进欧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与盟军在抗战时期的合作主要局限于国民政府及正规军这一层面。事实上,共产党所领导的各类武装力量与盟军之间也曾有过非常广泛的合作。情报合作,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中共利用自己在南中国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社会关系,为盟军搜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时代。为全面实施《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党中央把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疏通民族关系,调解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纠纷,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联系,加强中央人民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政权组织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作为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重点。1950年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建议,党中央决定向全国各民族地区派遣访问团,宣传党的民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的失利,很多城市变为沦陷区,居住在内地的文人曾大批集中向香港迁徙,他们在香港的文化活动,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以及进步文化在香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将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20.
郝银侠 《兰台世界》2007,(10X):47-4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1941年起被迫实行田赋征实政策,陕西,作为一个后方大省,在该政策的出台、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如何?本文将从此入手,对陕西在抗战时期之田赋征实政策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