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父母必读》2009,(1):149-149
毛绒玩具非常柔软可爱,很多妈妈在宝宝一出生,就把这些小可爱放在了宝宝身边。对此,儿科医生坚决反对。因为把毛绒玩具放在小婴儿身边,可能会引发宝宝过敏,甚至可能还会造成窒息。  相似文献   

2.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5):106-108
宝宝们一起玩,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会出现一两个“孩子王”。这些“孩子王”有的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有的却让大家敬而远之。别着急,5个步骤让他变身受欢迎的小领袖!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09,(11):20-20
估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你的宝宝打了别的小朋友,你告诉他要说“对不起”,可他就是不肯道歉,即使看到被打的宝宝哇哇大哭,他也无动于衷!你甚至有点儿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心理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子 《父母必读》2014,(3):108-110
拒绝别人,却不伤害对方,这是一件不容易却相当重要的事。随着宝宝与人交往的增多,他会说“不”吗?如何让宝宝学会说“不”,敢于说“不”?  相似文献   

5.
宝宝知道吗,爸爸妈妈们都希望年年有余,这样,新的一年就会过上幸福的日子,为了家里喜庆一些,新年的气氛更浓些,宝宝来做些象征吉祥的鱼吧,挂在家里会很好看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诉说:“我家宝宝不愿上幼儿园了,宝宝说老师要让警察来抓他,因为他打了其他小朋友…”  相似文献   

7.
推荐理由: 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被批评时要么强词夺理,要么阳奉阴违……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你会怎么办?王老师的做法是: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对他到处惹事也常常"视而不见".你赞同这样的做法吗?别着急,仔细读,你会发现里面的玄机.  相似文献   

8.
Liwa 《父母必读》2010,(10):128-128
5-7岁 让他认字,他玩手里的玩具;教他数数,他读两个就跑掉。能引起他注意的只有虚幻世界的卡通主人公!为什么我的宝宝这么不爱学习,将来上学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衡小红 《学前教育》2011,(11):44-45
随处可见的纸箱看似普通平常而无大用,但在婴班平日的活动中,纸箱可以作为不错的教育教学工具。我在观察中发现,宝宝在不同情境中面对纸箱,常常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情绪不好的宝宝面对一个大纸箱,最常见的动作便是用脚去踢,用双手不停地无规律地击打;而情绪较好的宝宝经常会将纸箱平放干地面,下蹲或双膝跪于地面双手推着纸箱向前行驶;  相似文献   

10.
因为宝宝还没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一旦物体离开了他的视野,他就会认为这个物体不存在了,但是,当我们再一次把这个物体给他呈现出来,他就会好奇",为什么不存在的物体又回来了?"这种感觉会让孩子觉得很兴奋。所以,宝宝会不厌其烦地陶醉在藏猫猫中,不过,如何与宝宝玩藏猫猫,这中间可是有很大学问的哦!  相似文献   

11.
孙丽丽 《家庭教育》2006,(4X):56-57
“妈妈,我爱你!对于宝宝这种情感表达;每个母亲都不陌生.但是.有一天宝宝突然对你说:“妈妈,你是穿裙子的,那就好,我可以爱你了”时。身为母亲的您,肯定会感到震惊.还穿开裆裤的小不点就谈“爱”了,是呵斥还是平静地接受?[编按]  相似文献   

12.
刘新明 《语文知识》2006,(10):33-33
请看下面几个句子: 英扎吉不会给你一秒钟的喘息时机.你只能用犯规来阻止他。不过那会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他在禁区内的摔倒总是恰到好处。(《中国体育报》)  相似文献   

13.
于俊 《母婴世界》2013,(1):64-65
无论你在干燥的北方,还是阴冷的南方,在寒冷的冬天,宝宝的护理重点都在“保暖”!然而,在“保暖”过程中,悄然而至的“热杀手”有谁会留意到呢?  相似文献   

14.
《母婴世界》2013,(10):134-134
天使宝宝是一位很有礼貌,口齿清晰的小朋友.每次跟小朋友见面都会向小朋友问好,每一次离开都会跟小朋友说“再见”,是小朋友的好榜样。和很多电子伙伴一样,它也会给小朋友唱歌,讲故事,会和小朋友猜谜语……最贴心的是,它还会和小朋友“聊天”,会回答宝宝的许多“为什么”,会“鼓励”小朋友。到了夜晚,它的“翅膀”还会发出柔和的彩光。有它的陪伴,宝贝一定可以进入甜甜的梦乡呢。  相似文献   

15.
李妍 《父母必读》2013,(7):98-99
每个宝宝的天性都不一样,我们要懂得尊重这独一无二的不同个性。但是,宝宝太害羞了,什么都不敢,不敢大声讲话,不敢与小朋友们玩,不敢与大人的目光接触……这就不仅仅是“天性”使然了,很有可能是宝宝在成长中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烦恼”。长此以往,宝宝会更加孤立,不能从小就享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家长们可要适当地帮帮这样的“害羞宝宝”哦!  相似文献   

16.
今天,“工”字宝宝来到公园玩,看见小草哥哥把头伸得真高呀!“工”字宝宝也把头伸得高高的。 小草哥哥说:“‘土’字弟弟,你好呀!” “对不起,我是‘工’,不是‘土’。”“工”宝宝回答。  相似文献   

17.
正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原始驱动力。爱因斯坦甚至谦逊地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么,父母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其实,宝宝对什么都好奇宝宝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两个月大的时候,他就会对婴儿床顶上发出清脆声响的摇铃感兴趣;再大一点,他就会抓取手边的物体,瞧一瞧,尝一尝;天气好的时候,爸妈推着车带宝宝下楼,宝宝变得兴高采烈,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等到会走以后,宝宝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压抑好久的好奇心爆发了,他要探索整个世界。在家里,他会探索阳台,翻看各种物件,研究花  相似文献   

18.
不爱爸爸?     
李佳 《父母必读》2011,(10):119-119
“妈妈,抱抱” “妈妈”是1岁多的宝宝最常使用的称呼。当宝宝身体不舒服哭闹时,宝宝会喊“妈妈”;当宝宝看到妈妈要离开时,会伸手去抓妈妈。并连声叫“妈妈飞当宝宝看到妈妈出现时,会兴奋地叫着“妈妈”,然后投向妈妈的怀抱。  相似文献   

19.
宝宝两岁了,有了自己的主张。我们夫妻俩白天都上班,到了晚上下班后,经常会在电脑上查资料、玩游戏。起初,宝宝会在一旁好奇地观望。后来,他也要参与其中。我们觉得,很多开发智力的小游戏很适合宝宝玩儿,也支持他适当玩玩那些关于培养数字敏  相似文献   

20.
妈妈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宝宝走到哪里都喜欢抱着他的玩具,吃饭时需要熊宝宝陪伴,甚至睡觉时也要抱着他的小枕头……宝宝"恋物"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过度"恋物"会对宝宝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宝宝过度的"恋物"行为呢? 正常"恋物"是宝宝的心理需求 宝宝"恋物"就是把依恋心理转移到身边的物品之上,并与之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依恋物大多为宝宝身边的物品,与之接触时,宝宝会得到一种放松的感觉.渐渐地,其心理会对依恋物产生接触的需要,便会自然而然地"恋"上这些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