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上发表了笔者的一篇教学实录.因个人水平有限,教学中瑕疵难免,自然少不了有一些善意的批评.如该刊2009年第9期上刊载宋桂奇老师的文章<与文本对话,是实现教学对话的前提>,其分析有一定道理;但认为笔者与文本作了一段"伪对话",实不敢苟同,故与宋老师作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界有这样一位独具特色的特级教师,无论阅读教学,抑或写作教学,只要听过他课的人无不印象深刻。机缘巧合,听过宋老师的几次讲座,实地观摩他的语文课堂,通过和他的多次交流,感受到宋老师身上散发的独特教学魅力,被他的独具特色的教学主张深深吸引,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魅力教师"。善于"发现",是魅力之"源"。宋老师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不忽视教育的任何细节,并能将之巧妙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室墙那角边那几盆不起眼的花,因为花朵干枯,只剩下  相似文献   

4.
近来,读了青年特级教师宋运来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20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一一《种一回别人的田》,感触很深。我并不是惊叹于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的宋运来在大庭广众之下反串数学课的果敢与勇气,而是宋老师这种反常规的做法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和思考。宋老师反串课的成功,是对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冲击和挑战,显示了包容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让各种学科资源兼容并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     
张蕴晗 《红领巾》2014,(12):42-42
我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从一年级到现在,宋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反映课时少,教材内容多,难以完成进度,无法保证质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教学提高质量,听了宋毓贞老师的讲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宋毓贞老师是一位有四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今年已七十岁。解放初期,曾多次举行观摩课,给许多历史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人帮”横行时期,宋老师含泪离开了教学多年的学校。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又青春焕发重返学校第一线。我们曾连续听了宋老师几节课,启发很大,受益颇多。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下面以《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7.
首先 ,我很感谢《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对拙作提出问题的重视 ,也很感谢宋德华老师对拙作观点的评论(详见《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5~6期合刊第2~4页)。宋老师关于“农民革命”的详细论述 ,使我受益匪浅。但也有使我不满足的地方 ,就是没有正面讲清楚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胜利的时代局限性是什么 ,这个时代又是怎样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的。我希望宋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再写一篇应当如何定义“时代局限性”的文章 ,为使宋老师解答问题更有针对性 ,我又撰写了此文。谈不上争鸣 ,目的是向宋老师请教。高中历史课本写到“…  相似文献   

8.
瞧,这位长着大眼睛,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脸上总挂着笑容的中年老师,就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宋老师。在班里,同学们都称她"Miss宋"。Miss宋教学经验丰富,讲起课来轻松、风趣、幽默,使许多原来并不喜欢英语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都爱上了英语。  相似文献   

9.
“能说会道,顺意写作”是特级教师宋运来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在《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课中,宋老师通过他创意的解读与智慧的教学,让我们明白,语文课应该巧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能说会道,顺意写作”。  相似文献   

10.
仇娅 《现代教学》2013,(4):46-46
事件中宋老师在第一次教学时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活经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主观教学方式去上一堂想要“成功”的课,结果失败了。好在宋老师感悟到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了授课内容,使同样一节课大获成功,其成败离不开学生的需求,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更离不开授课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12.
我曾十分幸运地聆听过泰山学院中文系宋阜森老师和张用蓬老师讲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两位老师的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似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宋老师的和蔼张老师的谨严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两位老师的主持下,适合高校中文专业教学实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著完成并由南海出版公司于2003年出版.在教学中试用一年,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各地师生对这本教材均较为满意.笔者在仔细通读之后,发现该书确有许多属于自己的"靓点",现简评之.  相似文献   

13.
宋老师并不是我的老师,她只是我前去听课的那所小学的一位老师。我听的那节课不是公开课、研讨课,也不是评优课、示范课,只是一节平平常常的课。宋老师上课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踊跃。可是有一个男孩子始终不举手,当宋老师微笑着问谁来把词语读一遍时,许多孩子的手都高高地举着,可她就点了那个没举手的男孩子:“你来试一试!”男孩子读得还可以,只是把“冲锋陷阵”的“陷”(xiàn)读成了“xiài”。宋老师表扬了他读得流利,也指出了他的错误。宋老师没有就此放过,又请他的同桌  相似文献   

14.
游戏陷阱     
“秘密”是这么暴露的。那天,宋老师接到冬冬妈妈的电话。“宋老师,冬冬的外公明天从美国回来,能不能让他早些放学,就不要补课了?”“补课?”宋老师很吃惊,“冬冬在哪里补课?”  相似文献   

15.
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湖北丹江口市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宋老师准备带三(1)班学生到音乐室上课。忽然,学生胡卓站起来说:“老师,我手里有一个口琴,是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您能不能用口琴为我们吹奏一首歌呢?”宋老师高兴地说:“行!大家最喜欢听哪首歌呢?”小个子黄舜说:“我最喜欢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您就给我们吹这首歌吧!”班上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好吧,老师就为你们献上一曲。”宋老师一边说一边接过胡卓递过来的口琴。霎那间,教室里响起了悠扬婉转的琴声。细心的宋老师发现屏息聆听的同学们一个个眼圈红红的。琴声未落,室内已是…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对宋隽隽老师的说课内容作如下点评:宋老师的说课内容调理清晰,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说的特性.宋老师的说课对教材分析透彻,她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说清楚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体现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精神,也表现出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我再对蒋春英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7.
“在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这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时.我区兴桥中学宋老师感到很困惑。以下是她设计这一课的教案,请大家给她出出主意。”吉安三中刘冬兰老师像往常一样将帖子发到了吉州教研网的论坛上。  相似文献   

18.
感受师生情     
我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很少得到他们的关爱。在学校里,班主任宋老师最疼爱我。上课的时候,宋老师常提问我。我回答正确的时候,她表扬鼓励我;我回答不出时,她启发我。久而久之,宋老师培养了我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和勇气。课后,她耐心辅导我的学习和作业,还指导我的课外阅读,教育我与同学友好相处,取长补短。因此,我非常喜爱宋老师,把她看成自己的妈妈,对她无话不谈,甚至把自己的生日都告诉了她。记得那是上学期的一次课余时间,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很多同学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宋老师站在黑板前,面朝教室门儿,见我来了,笑着说:“…  相似文献   

19.
咸水沽一中初三(3)班的教室里,宋鸿志老师正在上数学课。突然,他的声音停止了,身体微伏在讲桌上。只见宋老师脸色惨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同学们知道,宋老师的心脏病又发作了,都纷纷离开座位,不安地围在他的身旁,要把他送到医院去。宋老师低声地说:“不要紧,让我稍微休息一会儿,再把这道题讲完。”几分钟后,宋老师讲课的声音,又回响在教室里。同学们听着课,泪水却夺眶而出。宋老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常心动过  相似文献   

20.
20个鸡蛋     
教我们语文的宋老师请了产假。漫长的一个月过后,我们终于通过宋老师的邻居得到消息:她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但是据说她婆婆重男轻女,非常不高兴,对宋老师很冷淡,甚至连鸡蛋都不让宋老师吃。听到这里,兴高采烈的我们顿时黯然失色,异口同声地骂了那个老太婆。然后各怀心事地回家了。第二天到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变得郁郁寡欢。第一节课终于结束了,课堂的沉闷让小张老师大惑不解地离去。这时,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忽然走上讲台,挥着右臂,极富感情地说:“同学们,我们的宋老师在家吃不上鸡蛋,一定很难过。我提一个建议:我们每个学生都从家里给宋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