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必然表现为社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科技创新的成果一定是直接投射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演进上。  相似文献   

2.
从行业发展前景看,人工智能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意味着社会物质生产资料在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方面发生了新的改变,促使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质的变化。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研究现状,主要对人工智能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展开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一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都是由于新的科学发明和新技术的产生而引发的,科学技术做为革命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械工程基本概念和机械工程学科体系,分析了机械工程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阐述了机械工程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指出了21世纪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全球生产方式演进的步伐加快,次第出现了福特制、丰田制和温特制,对产业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产业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一种系统整体演进的过程,是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理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变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由于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内不同部门的变量存在差异,生产方式的进步又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新的生产方式——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又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化的转向,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在江泽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中国生态科技创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侯琦 《未来与发展》2005,26(1):62-65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谁的科技竞争力强,谁就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深刻地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加速社会发展进程。正如有识之士分析的那样:“今日的世界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  相似文献   

8.
许兵 《科技广场》2003,(8):36-36
科技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美、对艺术的认识。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就遇到电脑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冲击。 电脑技术的应用对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电脑技术实现了艺术师们梦寐以求的摸拟表现能力,在作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正飞速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第一句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那样,信息化社会也势必会造成社会信息的大量积压。而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人,只有自觉地筛选、吸收、驾驭、利用有用的信息才能在这样的时代中谋生存、求发展。而“情报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及影响着人们吸收、处理情报的能力。因此,“情报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