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他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思想支配和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也支配和影响了几代人。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组织的大学生学马列毛著活动已经明显地产生了正效应。大学生在对毛泽东的生平、性格、著作、思想的认识和了解中渴望获得有益的启迪。对于大学生焕发出来的这种热望,我们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同时,我们也有责任把青年学生的这种可贵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实践证明愈是改革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富民强的道路,并且不断把探索的结论付诸于实践.毛泽东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虽然也犯了严重错误.但其主观愿望始终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按历史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分配思想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政策高菊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于分配问题,毛泽东也进行了他的探索,并形成了他自己的分配思想,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毛泽东的分配思想相当程度地支配着我国的分配政策,而且对现行的分配政策也有直接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特别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毛泽东认为"农民是农业的根本,也就是中国的根本."在毛泽东的思想中,有一种深深的农民情结.这一深深的情结,影响了他的一生,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章从农村生活经历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等方面揭示毛泽东农民情结产生的原因,以及毛泽东农民情结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李雅静 《时代教育》2012,(7):184-18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学习的模范,他爱学习、乐在学习中,几乎是"不可一日无书"。对于学习,毛泽东有许多独到的心得并应用于社会实践。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毛泽东是一位终身学习不辍的读书人。毛泽东的学习思想内涵非常丰富,研读毛泽东的学习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从"向谁学"这个角度阐述一下毛泽东的学习思想。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传统文化对每个成员的熏陶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毛泽东也不例外。因为“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1] 。他一生下来 ,就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是中华文明的琼浆玉液哺育着他的成长。纵观毛泽东的一生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始终接受着中国文化宝贵遗产的陶冶 ,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石 ,并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同时 ,任何人的思想、生活乃至习性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所生长的那个地区的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他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他的逻辑理论也对当代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不仅仅是一位对逻辑科学有突出贡献的逻辑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逻辑理论的伟大实践者。在他长达半个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毛泽东能够成为一位伟人,同他不断探寻人生真理并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追寻毛泽东的人生轨迹,认真思索毛泽东著作中有关人生的论述,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本文旨在从社会背景、思想渊源、思想动力和理论基石几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探略张慧明(湖南大学)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文化创始人和无产阶级教育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不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有独树一帜、震古烁今的伟大创建。他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而且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将自己的毕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他一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便以爱国思想为其整个政治思想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以毕生精力来寻求救中国于危难之际的办法;爱国思想也是推动他向西方学习,变更旧法的动力。 一、爱国思想贯穿一生 毛泽东同志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86页)研究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同样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酷爱唐诗、唐文,从唐代文学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使他的思想锦上添花,更富有魅力。他一生从未离开过唐诗,不但读、诵、吟、赏,而且还亲自批阅评论,时有独到见解;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引用唐代文学典故和词汇;他的文风也深受唐代散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的道路鲁迅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的代表者。他所走的道路是和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一致的。他参加了从辛亥革命启蒙直至抗日战争发动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把自己一生创造性的劳动,都供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鲁迅的著述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并且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鲁迅精神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劳动人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简述屈广跃几十年来,毛泽东思想不仅支配和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而且也深深吸引着西方学者对其进行广泛研究和展开“百家争鸣”.随着中外理论界的接触、交流日益广泛,我国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谋崛起的一生。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在奋发努力的建设时期,无论困难多大、压力多重,毛泽东同志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鼓励自己,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了不起的诗词大家,他一生写诗填词80多首,这些诗词记载了他无私奋斗的一生,也表述了他坚定的文化自信。在他的诗词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其见解亦非同凡响。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写得最好的是《红楼梦》,并说,“一个人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已经是不错了。”“看了这本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推翻它!”在谈到人才时,他则借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指出:“要提倡唐僧西天取经精神,多出些孙猴子,少些唐僧的‘愚’气。”毛泽东对孔子的道德思想,也有独特的看法。据2001年6月7日《报刊文摘》报道,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对陈伯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两所学校给了他最大的影响,一所是湖南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一所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两所学校使毛泽东的思想和人生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而毛泽东终生也没有忘记他的母校和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其他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戴高乐都不例外——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 (《毛泽东的后半生》,美国罗斯·特里尔著 )应当说,罗斯·特里尔所表述的“他不间断地读书”是非常符合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的实际的。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终身学习成就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进而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毛泽东是 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位倡导与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他对终身学习的目的、时间、范畴、途径等…  相似文献   

18.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位搞阶级斗争的能手,但他对经济问题不感兴趣,对经济建设不太重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综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初期直到60年代中期,他对经济建设问题都是相当重视的。即使在“文革”期间,毛泽东也时常念及经济问题。在50年代中期,他曾形成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主张。但是,毛泽东没有紧紧地抓住这个中心,而是转轨了,逐步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上去,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令人遗憾不已的。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毛泽东“中心论”思想的形成,考察其转向的轨迹及失误的教训。笔者以为,这对于我们当前贯彻党的14大精神,毫不动摇地执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盛宣怀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家,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在社会慈善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他走上慈善事业的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晚清社会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他的慈善事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征:以赈灾事业为主体,兼办各种慈善活动;重视教育;积极支持并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盛宣怀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源泉。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是伟大民族英雄,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对这一思想的丰富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力求对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