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轴对称图形”这个内容时,有的教师唱独角戏,自己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然后让学生观察,很快得出结论和概念,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我现在教这个内容时,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按老师的要求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再打开,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他们很快就能说出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让学生领悟像这样的图  相似文献   

2.
1。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单凭"操作"是完不成"经历"这一目标任务的。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都设计了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量一量、摆一摆、画一画等,可见,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在新年将要到来的时候,小朋友一定在想“送什么礼物给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呢?”现在,我来教你亲自动手做一张立体画片。它漂亮、别致,不用花很多钱,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小朋友收到它,一定会特别高兴的。 做立体画片能给你带来快乐。你不仅要折,要剪,还要画,两只小手会越来越灵巧,头脑也会越来越聪明。制作起来很容易把纸弄折或者剪坏,所以要请你的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做或在必要的时候,帮你一下。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  相似文献   

6.
一、在操作活动中,探索知识由来数学实践操作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由来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  相似文献   

7.
剪折鲤鱼     
1.正方形纸按虚线折印。2.压折成菱形后两角向背后对折。3.按箭头方向折角;尾部剪至圆点后再上折。4.头部角绕一圈折后插入内侧。5.添画眼睛、鱼鳞(也可剪出鳞片)。剪折鲤鱼@陈旭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学具。在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学具操作?很多人只从表面的词义去理解,认为学具操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简单地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量一量,认为学具操作仅仅是动手活动。实质上,学习意义上的学具操作既是一种动手活动,更是一个动脑的智力思维过程,是手脑结合、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剪图形     
数学活动课上,邢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正方形纸(如图1),对大家说:"请你们把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只能剪两刀,你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现象。2.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增强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难点]能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并且能剪出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相似文献   

14.
正方体之谜     
刘欣蓉 《数学小灵通》2009,(7):27-27,30
下图中央圆中的3个正方体均是由上下4种展开图中的一种折成的,你看出来了吗?如果看不出来,可以动手剪一剪,折一折,之后你就知道答案了!  相似文献   

15.
会变的画     
折:请小朋友用一张白纸折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画:请你们在折好的作品上画一幅画或涂上不同的颜色。玩:画好后将你的作品打开看一看,原来的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还能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吗?目标培养幼儿折纸的兴趣,让幼儿学会发现、探索。提示也可以先在纸上画好一幅画,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小学生动手能力差是个突出问题,关键是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太多的顾虑,而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爱玩、爱动等思维特点,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想一想...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按计划在室外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忽然,发现小调皮师伟不见了。我到教室里一看,原来他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纸,我走上前去问他:“师伟,你在干什么呀?”他高兴地说:“我在做风筝呀!老师有浆糊吗?”我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很高兴,不仅提供了浆糊,还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线给他拴风筝。风筝做好了,小朋友用敬佩和羡慕的目光望着他。孩子们热切地要求着:“老师,我们也要做风筝。”我想老师应理解孩子们的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兴趣。当天下午,我拿着做风筝的各种材料来到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如何做风筝。他们都能积极想办法,画的画,折的折,剪的剪……人人都忙个不停。小伙伴之间还你帮我,我帮你,特别是师伟小朋友简直成了小老师。有的小朋友剪不好,他就帮着剪;有的浆糊  相似文献   

18.
材料:彩色纸、彩色笔。制作方法:在彩色纸上画上各种鸟的图形,中间画一弧线。沿轮廓线剪下,再沿弧线剪开,向下卷折。用其他颜色剪好嘴巴、脚,分别贴在头部和向外卷折的部位,并画上眼睛。另用彩色纸卷成树枝,将小鸟的卷折处卷粘在“树枝上”,小鸟就停在树枝上了。  相似文献   

19.
材料:卡纸或铅画纸。做法一:长颈类动物的折剪(以长颈鹿为例)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图一)。②按图二剪出头颈(头颈的长短要根据不同的动物特征而定),再剪腿和尾巴(图三)。③按图四折线折出头颈、头、尾巴(图五)。④按图六剪出耳朵、嘴巴,並画上眼睛即成。根据此折剪法,只要在折剪动物的颈部、头部、尾部稍加变化,就能折  相似文献   

20.
下面每道题中都有一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请你仔细看一看,选项中的哪个立体图形和展开图相对应。如果一时看不出,你不妨按照题中的图形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