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为对标省份,对科技金融相关方面进行统计;从科技产出、投融资体系以及支撑体系3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筛选出18个子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每个指标赋权重,构建出一个有权威数据支持、由科学的指标体系构成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模型,并得出2015年20个样本省份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三板挂牌比例、RD投入强度、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起突出作用,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在样本省份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为对标省市,对科技金融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从科技产出、投融资体系以及支撑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筛选出18个子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每个指标赋权重,构建出一个有权威数据支持、科学的指标体系构成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模型,并得出2015年各个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新三板挂牌比例,R&D投入强度,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起突出作用,广东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在20个省市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科技金融体系构成的基础上,从科技金融结构、科技金融发展程度、科技金融效果以及科技金融环境这四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供科技金融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海芸  刘杨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18-1027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以及5个投入指标、3个产出指标的科技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并以2014-2017年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然后,利用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低-低型” 四种模式,并探讨了每一类模式的不同特征。最后,本文就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提升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生态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中介和市场四个层面构建科技金融生态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2—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生态指标进行赋权测算,并构建非参数可加模型对中、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生态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科技金融生态模式的构建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结果存在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银行从传统的借贷利息差收入模式朝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其中,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经营发展影响尤为重大,不论在传统业务,还是非传统业务都造成极大冲击。因此,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协同发展已成为银行业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采用2011-2017年的银行业数据,尝试探究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业务多元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对风险承担有显著正向影响;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对风险承担有显著负向影响;其次,基于金融科技发展视角,资源配置指数、风险管理指数和技术基础指数会削弱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但信息传递指数会增加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进而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均不显着。  相似文献   

7.
以2009—2017年香港、澳门、珠三角区域经济-科技-金融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三个区域三个系统间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香港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区域,而科技领域,珠三角区域占据绝对优势,澳门地区三系统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综合三系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珠三角香港澳门;(2)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金融间均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即区域内部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高度相关,且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最终均呈现出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就区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鉴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科技金融规模、形成效率、使用效率,以及科技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率等概念。构建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模型,建立科技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作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省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一套用于评价省域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一种双重驱动的中国省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从“功能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功能驱动”用于衡量省域科技发展的能力,“差异驱动”用于衡量省域科技发展的均衡程度,并针对“差异驱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客观赋权方法。最后,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16年中国31个省域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发展水平发展最好的是北京、上海和广东,最差的是西藏、内蒙古和青海,且中国省域间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各省域自身的发展均较为均衡,并未出现某些省域过度强调某些指标发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衡量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15年间,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时间阶段性特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地区差异性持续扩大,总体上呈现出“东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北边陲”三级阶梯递减的变化规律,具有“东部高西部低、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这一区域发展特征,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科技服务业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和评价准则,以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为总目标,分别从发展环境的竞争力、科技研究的创新能力、专业技术的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市场化水平四个方面,以经济学构成要素和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为准侧,构建以34个指标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11年陕西省和全国科技服务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功效系数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了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发展陕西科技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平台的资源管理能力、运行服务能力以及持续发展等外部环境因素三个维度来构建专业镇科技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分析广东省20个城市的专业镇的科技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水平,并对专业镇科技服务平台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出台了一批如《关于促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探讨武汉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及市场竞争水平。通过对国内其他城市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相关机制与政策比较分析,指出目前武汉市现在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的不足之处,提出设计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资信评价模型及指标,加强职能部门间及时数据交互,整合发布科技金融政策等建议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技投入与产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评价准则构建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修正的G1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并对北京、上海等14个省级行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文章的特色与创新首先是通过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等4个评价准则建立了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是通过熵值修正G1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使得权重反映了专家意见和数据信息,避免了G1主观赋权中的指标重要性比值人为主观确定,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给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科技金融政策提供参考,构建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客观评估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从2006—2016年是不断上升的,其中,金融环境和科技投入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较大,科技产出一直是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银行重组的目标是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对现有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回顾和评价,然后在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功能性重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经营规模、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促进作用,论证了功能性重组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出功能性重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有效监控和客观评价地区科技进步水平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活动水平和科技进步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了科技进步监控指标体系,详尽探讨了指标标准化技术,主成分技术在指标合成中的应用,并以江西省为例,分别构建了三个分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用于监控和评价江西省11个地级市科技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为两者实现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及耦合协调水平,并利用σ收敛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收敛趋势、空间关联以及空间集聚状况。研究表明:从2011—2019年全国整体及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水平均有所提升,但省域间差距明显且科技创新严重滞后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在省域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且未表现出收敛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具有显著的正向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中根据现有样本资料建立相应互动评价模型,通过熵值法对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以此构建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二者子系统互动关系进行量化,以此构建了2008—2017年陕西省10市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二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可以有效增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陕西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度自2012年以后逐渐提升,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西安市互动度发展占据省内鳌头,其他城市互动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结果表明:陕西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并且省内各市互动度发展不一,亟需得到改善.该互动模型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不仅可以为陕西,还能为其他地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度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从微、中和宏观层面对已有相关研究梳理可知,目前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的地区差距、空间异质性以及收敛性特征缺乏研究,因此,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有关数据构建金融科技综合发展指数,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挖掘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来源、考察金融科技发展的空间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大,但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协调性逐渐增强;区域间净值差异贡献均值为56.79%,是金融科技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东部和中部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在收敛状态、收敛速度上均存在明显的差距;金融科技发展始终处于收敛状态,且“十二五”时期的收敛速度比“十三五”时期快。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区域特色的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和建设区域金融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