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俗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虽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不可否认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其历史传统以及民俗、语言和人口的发展状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都不尽相同。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研究地理环境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以便实事求是地制订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所谓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但在不同的地区,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故分别具有一定热量和水分的组合,遂产生了与此相对应的气候、植被及土壤,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不同地区的陆地自然带,显示出极为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各个陆地自然带及其之间却又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域文学和区域文学史,不能脱离区域的地理环境。西方有些地理学家过份强调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把地理环境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前苏联有些地理学家,则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自然和经济、自然和人文要素割裂开来,这种观点在我国q长期盛行。以上两种观点,对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都是有害的。正确对待地理环境(即人地现)的前提应该是:在承认不是地理环境而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看到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过理,文学的发展,并非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但地理环…  相似文献   

5.
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也受到了道教仪式、义理等的影响,它们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与融合。崂山道教对当地的节庆民俗、庙会民俗以及民间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崂山道教民俗的世代传承,反映了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从地理学发展看地理学的重要性 地理学是关于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空间分布(布局)及其相互关系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人类生存于其周围的地理环境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无时无刻都同地理环境打交道,力求适应地理环境,并受地理环境所制约。为了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人类早就重视对自然环境(人本身也是自然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梳理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命题预测从2007年广东高考卷和省内各地文/理科基础一模、二模的情况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的特征分析是常见的考查内容,命题的方向主要有:一是通过给出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民俗等资料考查区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二是通过经纬网图、轮廓图、景观图等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或结合区域等值线图,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对比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特点;三是试题以中等难度和容…  相似文献   

8.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地域性。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影响地域分异的因素是多维的。地域分异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9.
王金 《地理教育》2014,(6):12-13
正城市是人类最集中的分布区,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活动1: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探究问题:读图1,说说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存在,也是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几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音乐风格的分析,包括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说明特定的地理环境对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当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学艺术的关系归总起来不外是自然的“人格化”和人格的“自然化”这么两种表现。在当代小说创作中,自然的“人格化”具体表现为: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描写成为作品的一种底色,一种基调;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人的“象征”;③天人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代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人格的“自然化”表现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创作主体的作家和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的深刻影响上。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以下分而论之。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岛国如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极其…  相似文献   

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又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大尺度全球性地域分异有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等;小尺度区域性地域分异可分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  相似文献   

14.
点击课标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区域差异。设计思想必修3是在必修I讲述自然地理和必修2讲述人文地理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册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前面两册书中所学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的应用,如本节课“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就是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2):14-15,26
民间文学是研究民俗,民间俗信的重要线索和重要依据: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常常反映出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民俗。而民俗又反映着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研究铜仁的民间文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铜仁独特的民俗,而且对于开发铜仁,建设铜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汉英隐喻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差异。作者提出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性思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也是汉英隐喻产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通过了解汉英不同地域背景对于语言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汉英隐喻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逸令 《时代教育》2009,(6):189-189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又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种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互相重叠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分异性和各组成要素不断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又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种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互相重叠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分异性和各组成要素不断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因为地形在整个地理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受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又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其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学好地形知识,将为以后学习各章及区域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1....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理主干知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内容。根据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选择题组分析,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发现:对全球地理环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最大尺度(全球)的自然要素空间区划等内容为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