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它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的片段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神话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相当优美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神话故事虽然不多,但神话就像青草地上璀璨的明珠一样吸引着天真的孩童,研究神话故事的教学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前播放歌曲《给我一双翅膀》。一.导入师:课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给我一双翅膀》,它表达了现代人这样的心声:希望拥有一对坚强的翅膀,穿过风雨的阻挡,去追寻生命的阳光。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勇士,他立志凭着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勇敢地追赶天上的太阳。这位勇士就是夸父。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3.
池子 《初中生》2010,(1):17-17
《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它立体地再现了生存环境、世态人情,其内容在世界古代诗歌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远比印度的《吠陀》和基督教《圣经》中的诗篇要广泛得多。《诗经》歌唱的是人的生活与感情。它的抒情,如此自然、朴素,亲切地表达着普通人的心声和情感。这一点,鲜有别的诗集堪与它相提并论。如果说,《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华夏五千年文明,上下求索,名人巨著层出不穷,孔子、孟子、李白,《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距今两千多年的千秋太史公司马迁。因为司马迁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和《史记》一样,千秋于世。今天我们再一次缅怀司马迂,不仅仅是文化的研究,更包含着一种精神的复活。面对着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对着关于人的话题的讨论.司马迁的精神又一次给了我们参照标准。本文阐述了司马迁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并尝试在语文课上渗透司马迁的精神.希望能用它来挽回那些我们曾经拥有却又渐渐流逝的人格宝藏。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  相似文献   

6.
有时候我会想,做诗是不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就像心田里的一朵栀子花,淡雅洁白,浅浅香气,只要给它一点儿雨水,它就回报给你无限的清新美好。《诗经》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源头,自此,人性中诗一般的美好在古中国大地上悠悠流淌了几千年。那些善良淳朴的人,辛勤地劳作,欢快地歌唱,追求美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和医学交叉的视角,透过《周易》、《黄帝内经》探讨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认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是在“天人合一”的宏观哲学的框架中产生的;其主要内涵包括气之化生观、阴阳生机观、五行升降气机观、生命运动观’.平衡和谐观、整体生命观等;联系现代科学看,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的深层具有十分微妙而又宏大精深的内蕴;它在模糊性思维、取象比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给了现代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背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中国古代神话篇目有:《女娲造人》(七上语文)、《夸父逐日》(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语文《短文两篇》)。除此以外,学生对很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  相似文献   

9.
《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散发着不朽的的光芒.它涉及历史、哲学,科学、宗教等内容,可谓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因而是迷信的产物.事实上,迷信是它的形式,卜筮是它的手段,预测未来是它的任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课标本中编排了一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二年级下册《识字8》中让学生对“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四个神话故事进行了初步感知,并且与现代科技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从小我们就听说过许多神话故事,也看过许多神话剧,例如,像《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有近几年很火的《仙剑奇侠传》,在这些故事中,不得不提到一种神奇的东西——丹药,它有很多类型和作用,高级的能起死回生,延长寿命,低级的能恢复力气等。在《仙剑奇侠传》中,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其中一个场景,景天受了很严重的伤,徐长卿给了他一颗丹药,神奇的事马上出现,景天竟然有了好转。  相似文献   

12.
李霭 《青海教育》2006,(7):42-42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较之《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传》成就更高,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10,(9):8-10
策划人语:闭上眼睛,回想小时候.最爱听爸爸妈妈给我们讲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一个个美丽可爱的人物伴随着我们最快乐的童年。即使在多年后.我们长大成人。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我们仍可以脱口而出。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纯真的、美妙的。并且难以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五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全诗共353句.1765字,为我国古代现存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在我国现存所有的古代诗歌中,也是除屈原所作《离骚》外最长的一首。该诗以其娴熟的语言技巧.传神的细节描写,高度的艺术魅力及深刻的思想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放射出熠熠光彩。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其所著《艺苑卮言》中称它为“长诗之圣”。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在我囤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及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几乎都选用了这篇叙事长诗.其对后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和医学交叉的视角,透过《周易》、《黄帝内经》探讨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认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是在“天人合一”的宏观哲学的框架中产生的;其主要内涵包括气之化生观、阴阳生机观、五行升降气机观、生命运动观、平衡和谐观、整体生命观等;联系现代科学看,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观的深层具有十分微妙而又宏大精深的内蕴;它在模糊性思维、形象比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给了现代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6.
谢艳 《湖北教育》2007,(8):32-35
案例一、导言激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生: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生: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相似文献   

17.
《人间——重述白蛇传》以叙述的套层架构重述神话《白蛇传》,通过对白蛇、粉孩儿、秋白等人前世今生故事的叙述,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命、身份认同的思考,《人间》超越了它文本层面的意义内涵,不再仅仅是个与现实无关的神话故事,而成为探讨当下人类身份认同问题的寓言。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  相似文献   

19.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是写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这种文体特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外故事的对比,体会神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想象大胆丰富、故事情节离奇的特点及语言表达意境。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重要分蘖 ,较之于上古神话传说、两汉神话故事、六朝志怪小说 ,《世说新语》新的审美理念有四 :一是转向以人和社会生活为直接审美对象的“纪实” ;二是审美聚焦人的常情常理 ;三是讲求审美风貌的自然美 ;四是追求审美品味的素朴中见清真、含奇趣和情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