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彩方 《考试周刊》2012,(86):190-191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人基本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劳动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期正是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智力发展最佳的年龄阶段,及时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保证,而且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幼儿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而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应该从小养成的基本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一个人幼年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他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可塑性最大,这个时期加强教育和培养,儿童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不懈的努力。如学生张某,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生活无规律,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极差。但我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多方关怀他:衣服脏了教他洗,扣子掉  相似文献   

3.
高书锋 《辅导员》2014,(14):130-131
常言说,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能在学生时代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不仅对其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长远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8):155-156
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的最大差别就是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一直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习惯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阅读习惯是指在阅读情景中自动进行阅读活动的特殊倾向。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良好习惯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品德教师要把握习惯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遵循儿童习惯养成的规律,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利用品德课程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使人丰富自身知识涵养,陶冶情操,并且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和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培养个人全面发展能力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幼儿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极其重大:规范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使大学生成为"中国梦·青年梦"的合格接班人。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时发展,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祸害终生,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颇为重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应该重视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9.
习惯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包含个人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含义。就个体而言,习惯与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在静态的结构上,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也比人格低一层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许多具体的习惯在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模式,这就形成了特定的人格。人格又不完全是由习惯决定的,先天遗传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所必需的基础。从习惯到更为稳定的人格特征的转化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重复并进行相应的拓展迁移。  相似文献   

10.
李艳萍 《云南教育》2000,(19):12-1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生教育的起始——幼儿教育。我认为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应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人的习惯,是经久养成、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优良的习惯有利于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而不良习惯则有碍人生发展。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的习惯。生活自理是人生自主的根基。幼儿一入幼儿园,就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开始接受社会教育。在家里,许多孩子依赖家长,特别是当今的独生子女,往往许多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难免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幼儿入园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习惯,如饭前洗…  相似文献   

11.
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教学中习惯的形成尤为重要.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良好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用别人的帮助提醒,也不用再进行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并长期受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充市1246名初中生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有146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22.12%,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45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68.79%;仅有31.21%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好;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堂习习惯现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环境与教育尤为重要。这种习惯不仅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学生,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晓燕 《文教资料》2009,(17):132-133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学校和家庭都应有意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儿童受家庭的影响较多,因此,家长应从家庭学习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安排把握时间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倪淑贞 《教师》2020,(10):8-9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助力人生成功,坏的习惯毀人前途。处于习惯养成关键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护与家庭教育,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诸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从农村留守儿童习惯养成方面的问题着手,探讨有效的干预引导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的重要。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36岁是儿童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所教的幼儿大班,结合一日流程,全方位地对幼儿的习惯有目的地进行培养。通过一些做法进行粗浅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长期重复,逐渐养成不自觉的行为,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好的习惯如同在江河中游泳儿童随身携带的救生明,可以协助儿童从知识的此岸游向知识的彼岸。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李开林 《考试周刊》2010,(30):213-2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学生一旦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甚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很难让他人接受,从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的最大差别就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直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应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成功教育从习惯教育开始。因此好习惯的培养对儿童来讲是最重要的,儿童良好的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运兴衰。所以我们说百年树人德育为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包括意志坚强、讲究卫生、举止文明、尊老爱幼、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20.
习惯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且不易改变的一种行为或者倾向,小学阶段是人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对人们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