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性是指个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能力,它被视为个体的一种重要人格特征,备受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教师自主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和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判断、抉择和自我决定及行动的人格特质,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专业活动中的自我定向、自我主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用中小学教师自主性量表对1500名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特点。同时使用中小学教师自主性量表和教师工作绩效量表对700名教师进行调查,以考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中小学教师自主性总体水平较高,整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中小学教师自主性三个因子发展水平不均衡,其中自我定向发展水平最高,自我主张发展水平最低。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在性别上不具有显著差异,在年龄、职称、学段上差异显著。(2)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及各因子同工作绩效变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及各因子对工作绩效变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成就目标理论、自主性动机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对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教师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主性动机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所起伏,而自我效能感则逐渐提高;男女教师的成就目标取向明确,都有较强的自主性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有更积极的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取向,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城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强,但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取向高于城市教师,有着更强烈的自主性动机。  相似文献   

3.
学习惰性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常见的负性学习状态之一,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以辽宁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程佳莉编制的《教师学习惰性问卷》,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惰性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并在婚姻状况、年龄状况以及学校层次三个维度上进行差异性比较,能够分析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惰性的成因,并在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合理管理时间,重视职业生涯发展;完善激励机制,创建学习型学校;开发新型培训模式,建立有效评估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惰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研究能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形式对湖南省高职和中小学老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高职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认识、科研环境、功利取向和科研自主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亟需提升教师的科研认识,加强理论与方法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科学研究氛围;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教育科研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37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普遍偏低;在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以学习过程的行为指导为主;在理解学生心理发展能力方面,普遍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把握教学目标能力方面,只强调知识目标,缺乏对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把握;在心理沟通能力方面,主要以单向沟通和无沟通为主;在应对问题行为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科学的应对原则。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对592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骨干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2.女骨干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方面要强于男骨干教师,而男骨干教师在创造性和挑战性方面要强于女骨干教师。3.教龄在1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的积极性和喜爱性方面要好于教龄在10年及以下的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采用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问卷和学习成效问卷对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普遍较高。(2)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教龄差异以及工作单位的差异。(3)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其学习成效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的积极性、挑战性和自主性对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国内自主性外语学习研究较少关注的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形式的调查问卷,从了解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等五个方面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略高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但是缺乏计划性,缺乏自我监控与评估的知识和能力.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从自主性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师在自主性学习中的引导作用、自主性学习效果三方面入手,对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实现有效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是探讨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方法是采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量表”和“教师在职进修学习成效问卷”,对592名接受培训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是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普遍较高;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教龄差异以及城乡差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其学习成效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启示是创设自我导向学习的学习支持系统,鼓励和引导中小学骨干教师高效率地自我导向学习。  相似文献   

11.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前能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学习中能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后能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师如何在高中计算机中开展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计算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这一信息时代产生的新式教学已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它也为教师的教改之路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这一信息时代产生的新式教学已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它也为教师的教改之路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是教师认同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了解教师自我认同的特点,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700名河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自我认同水平一般。时间、制度和经济资本构成了影响教师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教龄、任教科目、职称、学校级别等个体属性特征对教师的自我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从增加教师的自主时间、理性对待所有学科、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5.
以自我调控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与技术改进了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学习质量评价问卷。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个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工具使用。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从事远程继续教育学习的成就目标非常重要,可以预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使用和对学习的投入状况;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对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重视引导中小学教师在远程继续教育学习过程中采取适应性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本根据信息时代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学习形式、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置等几方面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继续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喜欢或经常使用,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Henry Holec于1981年在其向欧洲议会提出的报告中将学习自主性引入到第二语言领域。他将自主性定义为能够控制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习目标。由于学习自主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学者对学习自主性做过研究,虽然人们对学习自主性仍有众多不同的解释,但学习自主性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学习自主性应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本身对自我学习实施监控的一种能力。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学习者,可以通过适当环境和条件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对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这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慧 《青年教师》2006,(12):46-47
作为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理论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基层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的有关情况,笔者对义务教育学段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中小学教师作了一次调查。调查问卷包含学校所在地域、学校规模(教师数)、学习内容及价值、学习方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归因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为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和可能。该研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框架,检验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上级影响、自我效能和便利性对移动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同事影响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影响不显著;不同学历、学段、从教时间长短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没有显著差异;男女性别在行为意愿上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