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教材文化学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从文化学视域对语文教材的理论探讨,二是对教材文化构成的合理性与适切性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的丰硕与文化本身涵盖内容广泛有关,通常是平面上的拓宽,纵深方向的深化研究较为不足。从研究方法来看,微观分析框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都力求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体现外国文化、阶层文化、年龄文化和特殊群体文化方面各有所长,但在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女性文化、当代农村文化、城市文化方面都表现得不够。通过比较这两套教材选文的多元文化类型的共性与个性。对今后的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这个不断产生变化的时代,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修改,新课标不断地出台。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用书,我们该如何看待。本文试图从教育文化学角度分析旧版语文教材[1]中的多元文化类型,并进行评价,为今后语文教材的重新编写和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文教材与课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作为课程文化的重要载体,《美国语文》教材将六种文化结合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中,显现出独特的教材风格,构建了多元的、综合的、开放的语文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教材评价是改进教材质量的重要措施,教材适切性评价是教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适切性是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表达与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需求之间的适合性质及程度,包括教材与学生一般认知规律的适切性、教材与学生一般生活经验的适切性、教材与具体学科思维培养要求的适切性以及教材与具体学科知识技能学习要求的适切性4个维度,共17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梳理建国以来持续不断的使语文教材质量一次又一次跃上新台阶的对语文教材编写的争论历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新教材面世以采引发的争论主要是由课标不够细化造成的.要编写出各方都满意的教材,应遵循由开门纳“材”到名家定“材”的原则,切合语文学科的特性,把传统文化、文学知识等内容穿插进教材,注意语文教材编写中的扬弃问题.集思广益,裨补缺漏,多元并举,应是语文教材编写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新理念,就是对文化传承工具观念的反拨与批判,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彰显语文教材的文化特质与品性.这种新理念下的语文教材既是一种文化的文本建构,又是一种培育的文本建构;既是一种整合的文本建构,还是一种开放的文本建构.  相似文献   

8.
胡菊 《文教资料》2009,(4):114-116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本文力求通过对现已出版使用的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的研究,分析教材的特点,指出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优化教材编写体系的构想,探索出一条更好的编写中职语文教材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并用来分析教育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我国,由于城乡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本的差异,特别是受到现行语文教材所存在的城市化倾向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要明显弱于城市学生,这是导致城乡学生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建议从改变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改进农村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真实性、经典性和儿童性成为争议的主要焦点。引发争议的原因除了教材改革本身的问题之外,更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诉求相关。教材争议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然而反思这次争议,多为民间行为,缺乏学理性的探讨,特别是缺少从教育的角度思考教育,从语文学科及其教材自身的角度认识语文。所以,怎样看待语文教材争议,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性,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是价值逻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的三位一体。认识到这点,就不难对这次争议作出较为合理的评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语文教材遭到一边倒的批评,而民国老教材则得到大众的赞赏。以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为切入口,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开明国语课本》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进行频度统计和内容分析。客观看待民国语文教材与当代语文教材,使传统文化以多元均衡的面貌呈现在儿童面前,以儿童为本位,贴近儿童生活;斟酌教材中文章的语言及篇幅,在文本中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让儿童了解一般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使得语文教材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建构人本化教材新体系;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特征;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教材新模型。语文教材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几种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陈国庆 《教育探索》2008,3(4):53-55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反对在知识领域中的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这种知识观为人们认识和反思语文教材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语文教材观念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体现着鲜明的民主与个性化的诉求。教材观念从“客观实在论“向“主体建构论“转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教育主体的回归,促进了课堂结构走向开放与多元,促进了教学方法由讲授向探究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李倩岚 《考试周刊》2015,(14):16-17
伴随课程改革,多元文化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及讨论。多元文化即包容整合各种文化,各国家民族间应相互理解与尊重,正视其之间的差异性等。本文主要围绕多元文化展开,结合我国内地语文教材具体版本苏教版的各年级教材分析多元文化的主要分类和性质及其具体的表现。要更好地了解多元文化,认识其渗透的利与弊,从而更好地掌握它、应用它贡献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作用与意义,必须依赖于教科书这一本体来实现。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教材进行的,以选文为主要形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一篇篇文情并茂的佳作能从语言上、思想上、能力上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启迪。语文教材的选文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在教学中发现的语文教材选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地语文教材对于不同文化的选择因不同地区的教材受众而有所不同。通过对人教版、鲁教版、鲁人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几大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山东文化因素有关的篇目在五大版本教材中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在内容的呈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鲁教版、鲁人版教材作为山东省的地方教材并未较好地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借鉴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山东语文教材应该自觉汲取本土丰富的生活资源,建立“生活化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文》2005,(5):41-41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是一个系列,指的是经过中央和地方有关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的供学校教学使用的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指导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各类语文练习册、语文教学挂图、语文音像材料、语文教学软件以及语文选修教材、语文活动教材和语文课外辅助读物等;狭义的语文教材,则通常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8.
田良 《教师》2013,(16):57-57
教材传承着社会文化,它作为学校进行教育的媒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伙伴,对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中依然存在着性别取向失衡的现象,本文将探讨教材文化中性别取向失衡可能引发的问题,并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走向融合。基于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下的母语教材建设也显示出某种程度的趋同,反映着母语教材建设的共同规律。我国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文学类教材《读者的选择》(以下简称加州版)同属于地方版教材,它们不仅编制出版时间接近,而且具有广泛的区域代表性,代表着两国母语教材的主流方向,体现着各自母语教材的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设计思路上有着十分相似之处。笔者把这两个版本语文教材的设计思路作一比较,力图为我国语文教育的一线教师、语文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研究者打开一扇近距离接触美国语文教材的窗口,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多个版本中,苏教版教材在全国众多地区被广泛采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多,不同体裁分布基本呈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虽然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主题以自然、成长和爱为主,主题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体裁的作品数量安排不够合理,入选教材的作品主题有功利性倾向且缺乏幻想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