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单个光子的行为 (1)金属的逸出功 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有吸引力,当电子摆脱原子核对它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时,克服吸引力所做的最小功即金属的逸出功.每种原子的原子核对其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也不同,故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金属纳和氨气反应生成氨化钢的根本原因,过去普遍认为是:钠是活泼金属,与氛反应时销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具有八电子的稳定结构的Na 离子,而氯是活泼的非金属,与钠反应时氯原子容易获得一个电子而使最外层同样形成八电子结构的CI-离子,而Na 和CI-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间静电排斥作用的平衡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事实证明,Na和CI2反应生成的不是大量的气态NaCI(g)分子,而是生成NaCI(s)晶休,因此仅把离子键的成因理解为由于Na 和CI-离子是惰气的稳定结构是不全面的,那么Na 和CI-反应…  相似文献   

3.
题 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a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铯原子核(133 55 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208 80 Pb)的结合能.(D)比结合能越大,原予核越不稳定.(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探讨》2008,(3):F0002
霍夫思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1990)因开创电子与原子核散射方面的研究并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概貌,穆思堡尔(Rudolf Ludwig Mossbauer,1929-)因研究g辐射的共振吸收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穆思堡尔效应,共同分享了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霍夫思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1990)因开创电子与原子核散射方面的研究并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概貌,穆思堡尔(Rudolf Ludwig Mossbauer,1929-)因研究g辐射的共振吸收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穆思堡尔效应,共同分享了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氘子、阿尔法粒子等)的装置。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被加速到很高的能量,使其与原子核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来研究原子核或“基本”粒子的  相似文献   

8.
对短周期元素的推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从几个方面对短周期元素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一、位置与结构(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是(1_1H),质量最轻的元素是氢(1_1H).(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H、Li、Na.(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He、Be、Mg.(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原子结构 1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原子核核素和核外电子排布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更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本节教材在化学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第7页图11.1—8,要求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11.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Ag~108 I~127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制氧气 (B)在晒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C)白磷自燃 (D)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2.原子核(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相似文献   

12.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们都是单电子原子。单电子原子的基态和各激发态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与角量子数l无关。但是,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既受原子核的吸引,而电子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作用,除了主量子数外,角量子数也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一种因素。因此,确定多电子原子中的能级是比较复杂的。笔者,对这一问题作初步分析: 一、屏蔽效应和有效核电荷的概念 对于氢原子来说,核电荷Z=1。原子核外仅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只受到原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国卷Ⅱ     
1.原子核AZX与氘核21H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易疏忽的问题陈昌贵(湖北省孝感高中,432100)在竞赛辅导中,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03u,电子的质量me=5.486×10-4u,质子的质量mp=1.007276u,中子的质量mn=1.008665u,则氦原子核的平均...  相似文献   

15.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各个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从低到高排列的。1号元素(即其原子核含1个质子)是氢,自然界中最大号的元素是92号元素铀。比铀更大号的元素(超铀元素)就只能是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例如如果能让氢原子核和铀原子核聚合,就有了93号元素。  相似文献   

16.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17.
常温下,除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易脱离原子核外,其余的电子仍围绕原子核运动.这些电子叫束缚电子.金属都是晶体,其晶格都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常温下,由于金属原子的热运动,金属的最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在晶格中无规则的自由运动,这样的电子叫自由电子.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存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现在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基础研究所的樽茶清悟等人已研制出无核的人造原子。新研制的原子虽然无核,但电子轨迹的图像、由电子数决定的原子序数与自然的原子极其相似。人造原子是用极小的半导体磁盘制作的。在这个磁盘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证明,当考虑原子核的运动并引进折合质量μ以后,虽然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是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矢径,(?)表示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几率分布;但是,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必须承认H_(rel)=P~2μ+U(r)=E_(rel)描述了氢原子在其质心参考系中的能量,不是电子与原子核相对运动的能量.并且,实验上观测的也是氢原子在其质心参考系中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赵严峰  叶原 《天中学刊》1999,14(5):68-69
γ射线通过物质时,会在一次碰撞中整个地丢失能量.这与带电粒子通过逐次碰撞丢失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物质中它主要发生3种效应:(1)光电效应.光子把它的全部能量交给孩外束缚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成为光电子.它主要发生在γ射线能量低、吸收物质原子序数Z高的情况下.(2)康普顿效应.光子被原子中的束缚电子或自由电子所散射,其飞行方向发生偏转,同时电子受到反冲.这是一种非相干散射,主要发生在中能γ射线能量(几个MeV)的范围.(3)电子偶效应.能量大于2mec2的光子在原子核或电子的库仑场中会产生电子一正电子对γ→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