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萍 《教育》2015,(7):53-5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区角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活动样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显示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而学习性区角活动作为区角活动的一类,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性区角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把学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区角领域是教师的另一个教学环境,也是幼儿的活动领域。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角中的利用要遵循安全原则,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有很强的趣味性。有些家长对利用废旧材料可能带有偏见,那么幼儿园要转变幼儿家长的观念,让家长能够支持废旧材料在中班区角活动中的使用。本文就废旧材料如何有效地在中班区角中使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班幼儿在开展《动物大世界》主题学习性区角活动中对动物的各种外形、特点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围绕动物展开了涵盖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其中以语言区的"动物棋"最受喜欢。本案例通过教师对幼儿操作该玩具的观察记录,力图从区域材料投放的动态性与层次性方面进行教育反思和策略跟进,为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调整梳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陈琳 《考试周刊》2015,(24):186
幼儿园当前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能激活幼儿的创新意识。当我们不断反思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时,却忽视了如火如荼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操作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有效地激活幼儿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性区域环境、注重材料设计的意义、注重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发挥教师在区域中的作用这几个方面,激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让创新教育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学习性区域活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还是幼儿自由活动、展示个性的场所。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创造条件地促进幼儿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龚丹 《考试周刊》2014,(73):191-192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全面发展幼儿的知识、态度、情感、能力等。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十分灵活的教育幼儿形式,可以顾及幼儿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学习性区域活动很受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必须站在幼儿生活经验角度考虑,根据他们的学习特征、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适宜教育。  相似文献   

7.
何润花 《考试周刊》2014,(27):187-188
幼儿的探索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离不开环境创造。只有充分利用环境,才能促进幼儿发展。构筑丰富、有趣的物理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探索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充分利用区角、材料及人文等,从"硬件"到"软件"进行环境创造,让幼儿在环境中互动,在互动中探索,在探索中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阅读区作为重要的学习性区域活动,还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场所。阅读区的规则承载着独有的教育价值,它可以有机地将教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组织、约束、调整幼儿的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浙江省90所幼儿园168个班级的区角活动以及966名幼儿为研究样本,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试用版)》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进行调查,旨在探索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不高;相对而言,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状况优于区角活动实施状况;控制了幼儿年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跟材料与空间、活动设计与指导两个子项目相比,区角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更显著.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应以生态学视野来审视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建议幼儿园进一步拓展区角活动空间,丰富区角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区角活动机会与时间,为幼儿的区角活动提供更有效的设计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高岩 《山东教育》2007,(4):28-28
主题区角活动是幼儿进行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它能够促进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更能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充分展现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在活动指导中应做到观察先行,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主题区角活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今天,当我们不断反思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问题时,我  相似文献   

12.
盛银凤 《考试周刊》2015,(6):182-183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活动,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幼儿园活动。作者结合本学期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中通过对学习性区域活动的理论学习、交流讨论、互相观摩展示等,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中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习性区域活动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那么是否这项活动就是放任幼儿自由活动呢?可以利用活动前的讨论,让幼儿了解活动内容,明确活动规则;活动中的讨论,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有效操作;活动后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增加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14.
区角活动能给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教师应创设多个主题区角,让幼儿走进环境,自主创造环境,使幼儿在适宜的区角活动中得到自我发展,展现鲜明的个性色彩,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活动区教学是指幼儿园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即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活动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和活动区,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又称“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港台地区惯称“学习角”“角落教学”“探游区”等。  相似文献   

16.
绘本阅读对幼儿来说合宜且重要。我们利用区角活动,将幼儿绘本阅读融入其中,从环境的营造、自主选择下的多变体验、思维发散下的正面引导以及教师指导下的时机把握转换等方面,实现基于区角活动背景的幼儿绘本阅读实践锻炼,收获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时丽亚 《学子》2014,(5):12-12
正科学区角活动具有灵活的空间,它能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的活动机会,每位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结伴开展活动。怎样使科学区角更具生命力、使幼儿的科学区角活动更具实效性?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活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沃土。帮助幼儿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环境的充分的科学经验,并适当地将部分科学经验上升为初级科学概念;设计指导幼儿操作活动的问题要讲求开放性与可控性相结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让幼儿观察表达在先,教师归纳小结在后;耐心对待幼儿提问;既要做好确定课题、准备材料、设计问题、组织交流等宏观调控.更要做好微观指导;正确评价幼儿、正确评价活动效果;重视自然角、科学桌、科学宫、饲养角、植物园地等非正规科学活动的作用等……是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混龄区活动对幼儿人际交往水平的提升有着特殊价值,但目前幼儿园混龄区存在着突出问题:环境创设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幼儿持续参与;活动对幼儿人际交往引导不足,导致异龄交往受限;活动评价尚未完善,幼儿的交往经验难以巩固和提升。应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厘清混龄区对幼儿的社会学习尤其是人际交往学习的价值,灵活运用"坚持适度指导原则,帮助幼儿习得技能;丰富混龄区域环境,促进异龄同伴交往;完善混龄区活动评价,反思幼儿交往水平"等支持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A4):13-14
区域活动又称为区域游戏,指的是在走廊、室外场地、睡眠室等各个区角,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区角环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活动兴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受到传统文化和安全考虑的影响,区域活动成为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区域活动场地不充分、活动内容单一、活动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的几个问题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设计探索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单调性,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营造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氛围;多途径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增加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等有效实施区域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