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96):4-6
要想使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升,学校实现快速发展,推动中青年教师成长是前提条件,而这也是现阶段各校在发展过程中重点探索的一个课题。针对中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文章就小学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小学骨干教师引领中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文章主要提出了几项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许多学校里,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青年教师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然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尽可能地缩短青年教师由新手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乃至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加速其成长.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关涉着学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师教育的培训管理中,对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在培训中,以参训教师为本,互为良师益友,共建和谐课堂,实现双赢,初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从教学能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培育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已成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骨干教师自主、研究、提升、引领的专业发展定位,成都高新区新华学校创建“1+1+x”雁阵式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精神引领、项目驱动、评价激励,加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培养一批观念新、综合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对基层学校来说,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邹玲娣 《早期教育》2006,(11):21-21
为了促进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多年来我们遵循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师教教师”的活教育教学原则,坚持以“拜师学艺”的培训模式,促进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 一、从职初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 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职初教师根据自身的不足和需求提出自我发展方向.拜有经验、有特长的骨干教师为师。这种由年轻教师提出的发自内心的需求,恰恰是他们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心声,作为管理一定要细心聆听。  相似文献   

7.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巾小学的合作建设,是在合作研究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突出中小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陆海华  倪瑶 《文教资料》2006,(34):78-79
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于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必须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给青年教师营造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外在的客观环境,通过改善客观环境尤其是加强软环境的建设,进而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目的在于帮助其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A市4所幼儿园9名骨干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试图找出影响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主要因素,探寻骨干教师成长的特点,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整体的改革无疑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在进入高原期后,助推力不足,究其原因,其核心问题是师资问题。因此,我们从2002年起着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教育”,架构促进教师在能力边缘工作的教研组实践体系:让教师不断地进行个人反思;让教研组成员相互帮助;让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教研员、专家给予教师专业引领,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抓手。  相似文献   

11.
骨干教师成长的支持性因素: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成长与发展,既受其作为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支持;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各种支持性环境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作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与强化骨干教师责任意识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结合,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与强化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相结合,是当前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过程优先考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青年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各个学校都非常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农村中学更应重视培养骨干教师。我们要遵循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让教师与学校、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还要制订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建立多方位和多途径的培养渠道,建立一支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闫祯 《教育探索》2006,(11):120-122
对天水、陇南两市150多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调查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文凭、学历等显性指标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在学力、专业素养、创新意识、科研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隐性指标上并没有真正得到相应的提高,存在着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整体支持性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要实现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要在关注骨干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提高骨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构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机制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实现学校发展与骨干教师发展的一体化,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宽松、和谐、信任、合作的氛围,提供高效、系统、多样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各种层级的名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呼声中应运而生。这种由特级教师、器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人,一些有专业成长发展愿望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育松散型组织,以其特有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引领着一定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成长与发展,既受其作为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支持;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各种支持性环境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作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与强化骨干教师责任意识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结合,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与强化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相结合,是当前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过程优先考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需要教师个体和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个人应具有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和追求,能主动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善于学习并勤于反思;幼儿园应努力搭建成长平台,为骨干教师提供导师引领、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各级名师培养方案,给予相关政策扶持,提供充足经费保障,多种方式培养幼儿园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笔者受甘肃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和西北师大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的委托,承担了“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研究”课题关于天水、陇南两市的研究任务,并对这两市150多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普遍认识到,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主要要通过激发他们的心理动机,对他们行为进行强化,以唤起他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工作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主动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人的积极性的激发在管理上一般统称为激励。  相似文献   

18.
周如俊 《中国教师》2010,(14):42-44
<正>最近在网上看到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教授的文章《教师二次成长论——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文章介绍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三个型态: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  相似文献   

19.
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如何让更多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青年骨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其成长的过程及把握机遇等方面探究新时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教师培训必须以不断思考和相关的研究为基础,骨干教师的培训更应如此。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训模式的定位,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主要体现为:把握成人学习的规律,针对教师专业知识生成的特点,遵循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关照教师成长发展阶段,从而既为骨干教师培训的有特色、高水平奠定前提,又为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工作室的研修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