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以后,各地协商对话活动陆续展开,报道也多起来了。读者爱看这类新闻。扫兴的是,有些对话新闻却不见对话,只见一方大讲一通,空话大话均有,而另一方说了些什么,在报道中完全见不着。顾名思义,对话是双方交谈,只是一方大讲,而另一方不发一言,焉能称之为对话!这类新闻名为对话,实为训话,是名不副实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以后,各地协商对话活动陆续展开,报道也多起来了。读者爱看这类新闻。扫兴的是,有些对话新闻却不见对话,只见一方大讲一通,空话大话均有,而另一方说了些什么,在报道中完全见不着。顾名思义,对话是双方交谈,只是一方大讲,而另一方不发一言,焉能称之为对话!这类新闻名为对话,实为训话,是名不副实的。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协商对话的畅通渠道。在纷杂的新闻现象中,出现了一种社会协商对话活动和与之相应的协商对话报道。笔者认为,作为新闻战线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校报应当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这一新闻现象。努力使自己成为高校进行  相似文献   

4.
“对话报道”——一种崭新的新闻样式,正在不同层次的读者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在短时间里给整个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奇特的效果,据说是连最初运用这一形式的记者们也始料未及的,从而引起了众多新闻行家们的深沉思索。现在要对“对话报道”作全面系统的总结为时尚早。但是,及时地对这一新闻样式进行剖析透视,以期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却是必要的。本文试就“对话报道”的新闻效应作一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广大读者和行家们。共振效应——  相似文献   

5.
赵蕾 《新闻爱好者》2012,(13):59-60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  相似文献   

6.
“对话报道”有哪些形式? 采写对话报道,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写成新闻、通讯,也可以写成专访、对话录,这要根据对话的内容和报道的要求来决定采用哪种形式。目前采用的大体有下列几种形式。对话的概括报道。这类报道往往用新闻的形式,写出对话的活动及其结果。《天津广泛开展社会协商对话》(1987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党的十三大以来,天津市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协商对话活动日趋活跃,不仅有人民代表与市府成员的对话、理论工作者与企业干部的对话,而且有作家与企业家对话,局长、公司经理与干部、职工的对话。这些对话富有双向性,增强了透明度,消除了隔  相似文献   

7.
会议报道几经改革,但传播效果仍不尽人意。抛开新闻体制等宏观方面的阻碍不谈,对话精神的缺失可以看作是会议报道最大的瓶颈。笔者从会议报道的现状出发,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研究会议报道的缺陷,认为应该采取立足对话的精神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电波直接播报出去的一种报道方式。在这类报道中,广播连线记者对新闻报道的把握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新闻的报道质量和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9.
11月17日下午,本刊编委会邀集新疆新闻界部分人士座谈新闻改革问题。会上发言和插话的共有13人,另有7人递交了书面发言。发言内容摘编如下。十三大指明了新闻改革方向王思华(座谈会主持人)近年来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战绩。此如说,政冶透明度大了,人大会议、十三大的记者招待会的报道都说明了这一点。新闻传播媒介更接近群众,抓了住房、物价、婚姻家庭等问题,新闻发挥了社会渠道的作用。再是批评性报道增多了,对话式新闻、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都出现了,还重视了新闻时效等等。尽管如此,对照十三大要求,还是不够。赵紫阳同志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指出新闻是一条渠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协商对话制度。赵紫阳同志在报告中说:“必须使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制度,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所谓协商对话,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平等相待、真诚坦率。“对话报道”体现了这一要求,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既不同于广播对话.也不同于答记者问的对话式报道正日益生机盎然于我国新闻坛,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就分别在《新闻纵横》、《今日关注》、《热点透视趴《新闻会客厅趴《面对面趴《高端访问趴《对话》、《当代工人》、《实话实说》等十多个栏目中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广播、电视媒体广泛地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就是报纸媒体也日渐增多地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对话式报道已日益成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评述焦点热点、解析疑点难点的重型武器。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4,(5):23-23
导致新闻体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报的发明并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使用,促成了新闻本的倒金字塔结构,但其形态还比较粗糙;广播的产生,完善了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本篇幅更短小精悍、导语更精练突出,并促进了新闻独有的简洁、准确、通俗的语言风格,出现了对话式报道、现场报道、专访等报道品种;电视的出现,其多维性促使专访、对话式报道以及报纸图片新闻的更加成熟和繁荣,其逼真的现场感,促成字中的现场新闻、视觉新  相似文献   

13.
访问者:叶明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被访问者: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编者按今年7月,广州某报刊登了一篇“广州出现注水西瓜”的报道,导致人们不敢吃瓜,瓜农损失惨重。失实报道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叶明华与董天策教授就此进行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深化改革的大潮冲击下,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一种围绕国事心事,沟通上下感情,密切各方联系的社会协商对话活动日渐兴盛,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新闻也蓬勃兴起。对话新闻,即领导与群众,这部分群众与另部分群众,就某个普通关心的现实问题,平等对话,交流思想,民主协商探讨和研究问题的一种纪实性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形式,最早见诸报端的,是发表在1984年12月13日《工人日报》上的《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一位企业党委书记关于企业思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故事化是一种借鉴故事的写作手法来报道新闻的写作方式,它通过细节的刻画、悬念的设置、平民化的视角、人物的对话以及线性结构的运用,把新闻事实当做一个故事叙述出来,凸显新闻中的人性与人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新的基本形式。协商对话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直接”,二是“平等”,三是“双向”。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新闻民主。所谓新闻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在新闻舆论活动中的贯彻和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民主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自由、三种权利。一个自由,就是报道新闻的自由。这里的主体是人民(包括新闻工作者)。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的主人。就对传播媒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洁  张淼淼 《青年记者》2006,(24):39-40
新闻故事化的缘起与军事报道“三贴近”原则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媒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形式讲述新闻,“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同时也涉及到军事报道领域。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  相似文献   

18.
6月10日早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听到了一则消息里报道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在为胡耀邦总书记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他们之间一段精彩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围绕马克思和亚当·斯密这两位历史人物展开的。可以看出,撒切尔和胡耀邦之间在这次对话里进行了一场友好而又严肃的关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对话转向中,第二人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在报道前、报道中、报道后都有使用,在社交媒体推送中使用也在增多。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八家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标题进行分析,发现第二人称除了对话一般读者拉近距离吸引受众参与外,还可以与热点新闻人物或群体对话,带有公开表扬或批评的意味,在同理心、支持性心理氛围等对话特征方面体现明显。本文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第二人称使用的分析,探讨交互理念和技术背景下对话在新闻中实践中的体现,有助于认识用户导向趋势中新闻客观性操作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王凡华 《新闻界》2012,(21):16-18
对话理论是揭示语言艺术规律与审美的一种方法论。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但传统的新闻写作过于强调信息的传递,而忽略了新闻作为对话应有的艺术生动和哲学美感。本文以对话理论为框架,结合传播学、新闻学和叙事学理论,着重探讨新闻写作对话性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提升新闻写作"对话性"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