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左传》中假设连词“若”既可以出现在从句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从句主语之后,但有规律可循:“若”位置的前后游移,是联系项与话题竞争句首位置的结果。前后分句主语是否相同、前分句主语的人称只是这一深层动因在句法上某种不完全表现。当联系项“若”后的主语获得话题身份,由于话题优先于联系项获得句首位置,因此“若”后置于主语。当联系项“若”后的主语没有话题身份,根据联系项居中原则,“若”前置于主语,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3.
也谈主语的隐含江苏东台市梁垛中学张文荣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如果相同,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前后几个分句里都出现主语;二是前边的分句里出现了主语,后边的分句里就不再出现;三是前边分句里不出现主语,而在后边的分句里出现。毫无疑问,后两种情况属于主语的...  相似文献   

4.
复句中的分句常有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句的主语而省。如“他常常扛着钓鱼竿,∨去河边钓鱼。”(《钓鱼》)(∨表示省略的主语)。但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主语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这也叫做“暗中更换主语”。它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小语课本中通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里主语蒙后省虽然使用得不太普遍,但其省略时的情况却并不简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蒙后主语省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前边分句的主语有时可以蒙后主语省略。如: (1)〔〕扛了征绿脸,他答应了条件。(老舍《四世同堂·偷生》第435页) (2)〔〕靠住二天门的  相似文献   

6.
1.误:Hisrightarmwasbrokenandcouldnttakepartinthegame.正:Hisrightarmwasbrokenandhecouldnttakepartinthegame.析:并列连词and后面分句的主语与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后一分句的主语可以省去(见以下A组例句)。and后面分句的主语与and前面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后一分句的主语不可省去(见以下B组例句)。根据上句的意义,and后面分句中应加上主语he。全句的汉语意思为:“他右臂骨折,(他)不能参加这次比赛了。”再看几例:A.(1)Heopenedthedoorandwentout.他打开门,出去了。(2)Theytalkedandlaughedontheirwayh…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主语蒙前省略范围和种类的认识,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观点。对于主语蒙后省略,有些文章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重新认识主语蒙后省略的类型。例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刊载的孙云同志的文章《主语蒙后省略》,认为主语蒙后省略有六种类型:(一)前边分句的主语蒙后边分句的主语而省略;(二)前边分句的主语蒙后边  相似文献   

8.
不定式分句的逻辑主语比较复杂,分为带主语的不定式分句和不带主语的不定式分句。带主语的不定式分句的逻辑主语可以由不同的介词引导;不带主语的不定式分句的逻辑主语可以在主句中或语境中体现出来,要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别进行剖析。学好不定式分句的逻辑主语对我们掌握不定式分句的句法功能,正确划分英语句子成分,有效地翻译句子,解释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等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关于主语界定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是个很复杂、很棘手的问题。语言学家从中英语言对比以及各个学派入手.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如“主位——述位”、“话题——说明”、“施动——受动”等等,他们提出的观点中,有对立的也有的是互补的。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新观点,对分句主语做一些探讨,对分句主语的进一步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以小句为观测点,在界定分句主语一致性的基础上,分析它在复句聚层关联中的句法语义特征,描写分句主语的隐现状态,挖掘主语一致性与分句主语隐现之间的关联,揭示主语一致性对复句聚层关联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语一致性是分句语义关联的重要因素,紧邻分句间主语具有一致性,倾向于形成同一层级的语义关联;反之,形成不同层级的语义关联。这一结论深化了复句句法语义关联的认识,对汉语复句教学和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主位结构,运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主位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翻译结构转换中的应用。英语是一种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话题突显,反映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便是英语的主位多是主语主位,而汉语多是话题主位,甚至小句中的主语还常被省略。因而,在英汉互译中,主语和话题的转换便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英语动词性小句的句法特征与句子主题的位置和性质有关。当主题由事件论元充当时 ,小句的主语无法获得主题特征也不能经历提升 ;被动化时其名词特征无法核销 ,故生成的被动句不合格。  相似文献   

13.
胥瑾 《英语辅导》2010,(1):160-163
汉英翻译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句和主语,而主句和主语的确定往往与篇章主题相关。为了突出主题或使主题贯穿始终,和主题密切相关的分句往往用作主句,和主题密切相关的词语往往用作主语。  相似文献   

14.
A sample of spontaneous speech by unselected children engaged in normal nursery activities was examined for developmental features, and for the effect on language of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Using a unit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length of the major clause, the predicate unit, an analysis of the sample showed that length of clause was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increasing age but insignificantly with socio‐economic status. A second measure, utterance length, was used to measure communication flow and this showed that certain adult‐dominated conversational styles which reduced the child to a respondent position, markedly restricted the length of the child's utterances, while other types of adult/child communication facilitated fluent speech.

Although immature constructions appeared in a de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predicate units of children from all backgrounds as the age of the children advanced, colloquial omission of subject and verb auxiliary persisted more strongly in the speech of working‐class children and this might cause some initial difficulty in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 the extended form of standardized English text which would be alien to their normal speech in many of the commonest constructions.  相似文献   

15.
英语关系分句和同位语分句的区别,大部分研究认为有三点或两点的区别,王益民先生认为英语关系分句和同位语分句有八点区别。本文经过分析查找的证据表明,两种分句在以下八个方面也存在差异:分句的位置;when,where,why的用法;what,how,whether,that的用法;分句的倒装;分句前介词的省略;指示词;关系分句可能相当于状语分句;以及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关系分句有时意义不同。也就是说本研究表明英语关系分句和同位语分句至少16个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汉英提升动词有不同句法表现形式.汉语提升结构的产生取决于输入项中论元的的话题特征,英语提升结构的产生取决于输入项中提升动词的补语从句的限定性;由于制约条件排序不同,汉语非提升结构的主句主语位置必须为空,英语非提升结构主句主语位置必须被虚指词填充.  相似文献   

17.
人们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索美感的生成原因时,着眼点皆放在审美客体作为总体引发的审美主体的愉悦感的追问上,这是不够全面的.其实,美感的生成在于省略.即由于主体生理上的有限性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主体在审美时省略掉客体丑与非美的因素信息,而能动地接受美的因素信息并进行转化在心理上引起愉悦的感受.审美的省略方式分为两种直觉式省略和有意选择性省略.  相似文献   

18.
英语定语从句,在英汉翻译中一直就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英语定语从句的功能开始分析,对英语定语从句和汉语定语在修饰功能上进行了对比,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了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立法主体在法律文本中的授权立法条款是将与该法相配套性法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力授予其他立法主体行使的条款。一般来讲,作为完整的授权立法条款应包括授权主体、授权客体以及授权事项的内容。在现行我国的法律文本中,不论是在法的总则、法的分则、法的附则中都可能存在该条款的设置,当然涉及的授权事项有所差别。我国在授权立法条款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如授权立法的必要性问题、授权立法的标准、授权立法的效力等级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