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5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山东《烟台日报》刊登我采写的《逃离“采石场”》通讯喜获通讯类一等奖。这篇通讯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的体会是这篇报道是舆论监督稿件中曝光事件、关注问题解决较为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2.
翻开去年11月20号河南日报,一行熟悉的标题立即映入眼帘——《心中自有党性在》。“啊,我的稿件中了!”心中一阵欣喜,紧接着又是一阵失落后的惆怅。原来,去年10月初,我同时采写了两篇稿件,一篇是反映我县举行农民篮球赛的特写——《山乡发出赛球令》;另一篇是记述我县优秀纪检员刘万富的长篇通讯——《心中自有党性在》。在写前一篇稿件的时候,我没有进行深入采访,从体育  相似文献   

3.
求新出佳作     
前不久,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报1997年度优秀作品评选中,我写的两篇通讯和一篇评论,分别获了一、二、三等奖。我在写作以上稿件时,注意了从角度、语言、题材三个方面“求新”,力图写出有点份量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4.
我的四五个“窑哥们”都是粗糙人,给我设下的第一关是:稿件写成后,先让他们看,通不过,甭寄。我明白窑哥们的良苦用心,自然答应喽。一次,我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准备  相似文献   

5.
1951年,我被调到南充县潆溪区委作宣传干部兼通讯干事,这下可把只读了几年小学的我难住了,开始写稿不仅不会采访,抓不住点子,就连比较常用的字也认不了多少,写不起,标点符号咋个用法更搞不清楚。怎么办?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高玉宝《我的大学》一书,高玉宝自学成才的经验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于是我除了平时看《人民日报》和《南充日报通讯》《四川农民通讯员》,还购买了字典和有关新闻业务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动手写。起初,我写的稿件像流水账一样,第一篇,第二篇……发出去的上百篇稿件均泥牛入海。但我毫不气馁,继续坚持下去,我抽空就挤…  相似文献   

6.
1985年,我从基层粮管所调到市粮食局工作,条件比较优越,素材也较丰富,觉得有了用武之地,下决心针对粮食工作情况,结合本职工作抓好通讯报道。这一年我有189篇稿件先后被全国各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的有17篇。这些稿件中有70%都是结合本职工作搞的。立足本单位,横向联系写报道。我大量写的,还  相似文献   

7.
说来惭愧,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并不是我苦思冥想写出的文章,而是别人替我“代挂”的名。然而,却是这“挂名”的第一篇使我义无反顾地踏上“爬格子”这条道路。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对一切事都感到新鲜,往往是一天投出四五篇稿件。只图数量而不求质量,到头来投出的稿件都是“泥牛入海”。后来,我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彻底弄清通讯、消息、报告文学与一般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概念,写出的文章也不急于发了。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似乎多少有些偶然,一篇连报社当月好新闻都未评上的通讯,竟夺得了江苏省1999年度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这就是我发表在1999年6月13日新华日报上的通讯《解剖沉重的学生书包》。本来,这篇稿件的新闻性似乎并不怎么突出,它既不是公众关注度很高的社会新闻,也不是有多大影响的重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是达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抓好通讯报道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局干部职工所写稿件被各级报刊台采用1317篇,其中国家级报刊稿件8篇,省级报刊台稿件605篇,地市(县)级报刊告稿件704篇,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对.35%。——领导干部带头写。重视通讯报道工作是这个局的优良传统。他们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列入年爱岗位目标进行考核,局领导带头写稿投稿,1996年6名局领导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有30篇。——通讯报道骨干积极写。据统计,现全局骨干通讯员7人,在各级报刊台发表的文章占全局稿件的80%以上。局办公室副…  相似文献   

10.
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大多是要争分夺秒。然而也有例外。我的一篇通讯就整整采写了六年。还是一九七六年一月初,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水利战士”,正顶风冒雪奋战在淮安渔衡河疏浚工地上,九号清晨,  相似文献   

11.
在1986年度全省广播优秀节目评比中,我站的新闻性专稿《婆婆啊,婆婆》被评为一等奖,省评委会还特别对这篇稿件的播音质量,作出了比较好的评价。《婆婆啊,婆婆》这篇通讯,内容真实、生动、感人,作者和编辑对稿件做了精雕细琢的处理,我们播音员也  相似文献   

12.
我是作秘书工作的,平常也喜欢向新闻单位投稿。去年以来,被当地报刊、广播电台(站)采用一百多篇稿件。在写稿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新闻稿一定要强调真实性. 新闻稿要真实,这是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曾因为没有认真调查,有几篇稿件严重失实,在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从去年十月份,我听到这么一事:有个牧场场长不谋私利,自己造房,不到牧场上买便宜货,受到群众好评.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只找一个人核实了一下,就写了一篇通讯《秉公办事的好  相似文献   

13.
记得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写稿热情很高,不管什么线索抓到就写。60多篇稿件未变成一个铅字。一次,我采访到一对同在一个营的孪生兄弟双双立功受奖的线索后,一口气写了一篇千字小通讯。新闻干事看稿后对我说:“写稿得先界定好体裁,这样的素材适宜写成消息。”我按他所说的对线索材料重新进行了分析,写成…篇一300多字的短消息。稿件发出没几天就被《前卫报》刊登出来。这使我认识到:写稿光凭热情,不分体裁,见什么写什么是不行的(应该根据不同材料,酝酿好稿件体裁再动笔。换个体裁天地宽@唐跃辉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我任乡通讯报道员以来,先后被全国6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广播站采用消息、言论、通讯、来信等各类稿件近千篇,连续8年被县委宣传部和乡党委评为先进通讯员。回顾我搞新闻报道的经历,体会有三:  相似文献   

15.
回想起我在长安报当记者时采写的一些获奖稿件,通讯《青山隐隐作痛》(原载1998年7月14日西安日报二版)一稿的采写体会最深刻,也最难忘。这篇通讯稿件分别荣获’98陕西新闻奖二等奖、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环保好新闻奖。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够多次获奖,得益于深入调查采访,得益于对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得益于敢于采写批评稿件的大无畏精神。挖掘重要的独家新闻和质量上乘的新闻稿件,记者们可以说是各有高招。我的体会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抓到更多的好新闻。我的家乡就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深山,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16.
去年九月,我高中毕业后,自学新闻写作,至今已被县级电台采用稿件近30篇,市级电台、报刊采用15篇,省级以上报刊采用4篇。我写稿的三点体会是:当短则短。刚开始写稿,我也没能很好地把握这个“短”字。有一次写了篇六百多字的“抓赌”的通讯,见报时,编辑删成了三百字,文章短了,却言简意赅。今年初,我写了篇反映专业户事迹的千字稿,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九八四年调到县委宣传部从事通讯报道工作的。从那时以来,我经过勤学苦练,初步掌握了新闻的采访、写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撰写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台等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二百九十五篇。其中去年发表了二百零五篇。《宿舍楼搬家》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先后被地区广播电视系统评为一等奖和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评为三等奖。同时又分别被省电台和地委宣传部命名为模范通讯员。下面我谈谈从事通讯报道工作以来的体会: 勤奋,出成果的关键我初从事专职通讯报道工作时,心里很担忧,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文字功底差,怕稿  相似文献   

18.
我搞通讯报道10年,共有2500多篇稿件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特别是在1988年,对我来说是个丰收年。写稿出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投稿渠道拓宽;二是稿件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有份量的稿件多了,不少言论登在头版上。我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这就是“自我催熟”。所谓“自我催熟”,就是有意识地催促、鞭策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学  相似文献   

19.
圆我冠军梦     
初涉通讯报道这条看似容易却艰辛的路,就发誓要搞出点名堂.就自我制定“宏伟蓝图”时 湖北省兴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通讯报道奖励政策,同时设立通讯报道冠军 奖,并规定冠军奖得主必须是在市以上新闻单位用稿最多且必须在市以上党报上发表1篇以上头版头条稿件、有多篇稿件获奖的通讯员.面对如此“苛刻”条件,我决心迎难而上试一试看准的路就要走下去,我这样想,我坚持拜师学艺,求教写作高手,经常和各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保持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取写 作真经,并坚持自学,在书中畅游,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我是笔耕队伍的一名新兵,采写通讯报道是我近一个时期公余生话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当夜幕降临,家里一块小小的天地就成了我笔耕的园地。功夫不负笔耕人。五个多月时间,我在报纸、电台等刊播稿件102篇,终于在荒园中见到了几朵小花和一片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