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中的一个特例,它是由于通过线圈自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对自感现象进行分析也是许多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自感现象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感现象较为全面的认识.一、生活中的自感现象生活中常见的自感现象是以自感高压和自感延时两种面貌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的理解普遍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容易混淆的现象,把电磁感应现象在汽车点火系中的运用引进《电工学》教学,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自感和互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由于导体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自感现象: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  相似文献   

4.
1 自感电动势 1)自感及自感电动势线圈因自身的电流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因为现象发生在同一个线圈上.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第四章"电磁感应"是最重要的一章,其中第6节"互感与自感"重点介绍了自感这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笔者现就自感现象的传统实验与用传感器演示自感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实验进行比较,对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是否用上传感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DIS 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它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实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最终把实验结果直接用图表或图线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直观、形象、简便等特点.笔者把 DIS 技术应用于自感现象实验,使实验结果变得更为直观.一、传统实验的局限性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比较抽象,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由楞次定律知道,电磁感应产生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磁通量的变化,在自感现象中,其效果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即总是起着推迟电流变化的作用,在分析自感现象的问题中,经常利用这种电磁感应的效果来分析问题。下面来讨论小灯泡亮度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是高中物理中两个重要的演示实验。为了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两个实验的条件是非常特殊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实验现象则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大不相同。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如果对自感现象的本质理解不深,仅凭上课时对通电自感、断电自感实验现象的感性理解,不顾条件变化,生搬硬套,就会出错,甚至不知从何下手。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运用电磁感应规律分析实际问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对电磁感应知识的复习,不仅要正确理解电磁感应的基础知识——明确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及自感现象等,更应该关注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因为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一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通过分析这类问题的训练,我们不仅能深入、全  相似文献   

10.
1自感现象的理论分析自感现象分析是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年各地高考中多次出现。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多以理论分析为主,自感现象理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是供高中二年级使用的教材,课本关于“自感”一节中,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特殊现象——自感现象实验研究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在自身回路中产生的电感应现象.其本质是:自身电流的变化,导致其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通过线圈自身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最终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当原来电流在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因此,“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对电磁感应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正确理解电磁感应的基础知识——明确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及自感现象的理解等,更应该关注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通过分析电磁感应综合问题的训练,我们不仅能深入、全面、细致地理解电磁感应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  相似文献   

14.
正自感现象非常普遍,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学习《自感》的过程中,对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原电流的变化)理解不透,进而对自感现象的判断出现偏差,下面通过实例进行剖析和总结.1."立即"和"逐渐"的问题例1如图1所示,线圈L与灯泡A串联,开关S闭合且达到稳定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则当闭合S和断开S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15.
邹靖 《中学理科》2007,(4):35-38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重要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了在R—L并联电路中,断电瞬间自感现象的一些不正确的解释,并应用暂时电路的理论和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产生自感现象的基本条件以及自感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自感现象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学习的难点,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化难为易。 一、“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一般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无电流存在。但在能产生自感现象的电路里,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也可能有电流存在,电流主要是由外界电源供给的。它可能是直流电源,也可能是交流电源,如高中  相似文献   

18.
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电磁感应"内容的要求(1)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例1分析电动机运转时产生反电动势的现象,分别用力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进行说明.(4)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例2观察日光灯电路,分析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例3观察家用电磁灶,了解电磁灶的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实验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 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第六节"互感和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断电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理想 《物理教师》2014,(4):46-46,49
人教选修《物理》3-2“互感和自感”教学内容,是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也是学生在认知上对电磁感应规律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本节教学的关键是做好自感现象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