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慢生习作现状令人担忧,慢生怕作文、恨作文、抄作文,甚至不写作文。究其原因,各不相同。就教师而言:一是慢生常被忽略,处于被动位置;二是教师常用“高八度”的标准来衡量慢生习作的质量,慢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就学生而言:一是认识能力差,思维单一,依葫芦画瓢;二是自制力弱,情绪波动大,匆匆涂鸦,半途而废,写到哪算哪;三是缺乏激情,没兴趣,无习惯;四是缺乏正确习作的“内在动  相似文献   

2.
纵观慢生习作现状令人担忧,慢生怕作文、恨作文、抄作文,甚至不写作文.究其原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差生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本身制造的。"慢生"变为"差生"与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使"慢生"的成长速度加快,最关键的是想方设法激发慢生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为自己的"大器晚成"保持自信和勇气。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61):51-52
片段作文是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非整篇作文,是写好各种记叙文的"储备库","慢"写片段作文的意义在于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表情达意更自然。学生通过学习名家文章片段的写法,并进行适当的"慢写"片段的训练,最终到达能自由书写和倾吐的境地,从而使作文鲜活亮丽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先介绍做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行小学作文评价低效之现状,教师要寻找其中的原因,探寻生本习作评语撰写之法。教师可采用直叙式评价、欣赏式评价、换位式评价、批判式评价、压榨式评价、联想式评价、抒情式评价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力求使评改者与被评者获得双赢,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形式,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为目的而构建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利用"微课"构建习作资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帮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下面以苏教版六上习作3为例,阐述如何在作文前、作文中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写,教师怕改。要想提高习作教学效果,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作文,就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学段的特点,在习作教材及习作教学方法的情趣上下功夫,处理好"说"与"写"的关系,把握好"情趣"与"技巧"的关系。只有"情趣"与"技巧"相得益彰,"趣说"与"乐写"相辅相成,学生才能热爱习作,享受习作乐趣。  相似文献   

9.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第一,"导生"评价。以40人的班级为例,教师可培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习惯和知识本位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受学校和教师"关门管理"、"关门教学"习惯的严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隔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联,导致学生习作走进了强做"无米之炊"、难成习作之美的困境。"生活作文"的教学方式,对于打通生活与作文的联系,让作文内容不再贫乏,让作文思路不再闭塞,让作文  相似文献   

11.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  相似文献   

12.
提到习作,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烦躁,甚至有的学生会"提笔色变",得了作文恐惧症。不少教师也为学生"写不出文章"而感到烦恼。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原因,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习作、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聋生语文教学的难点。聋生因其生理、心理诸多因素的制约,视作文为畏途。部分聋生的作文要么语序颠倒,语句混乱;要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聋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让聋生的作文"靓"起来呢?一、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提高聋生自我探求的乐趣,是培养其写作兴趣的关键。我通常选择涉及聋生身边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容易提起他们兴趣,引起他们思想共鸣的事情,这能消除聋生对写作的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后修改,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习作训练环节却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影响、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二次习作",并加强管理与研究,采取"可操作性的‘二次习作’方法"、"自主性的‘二次习作’训练"、"激励性的‘二次习作’评价"和"过程性的‘二次习作’展示"等指导策略,以有效引领学生做好习作评后修改,提升习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学生的习作中真正能够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的寥寥无几。我们要认清小学生习作的"失真"现象,寻找"寻真"之法。一、何谓"失真"长期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知道,小学生习作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想象作文,一类是记实作文。所谓的"记实作文",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如何做到"真实""客观"呢?在新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16.
王丽 《中国教师》2013,(2):24-25,38
<正>一篇优秀的初中生作文,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描写"要做到生动而形象。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描写"?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旨在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笔下的"描写"生花。一、全面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原因学生为什么写不好"描写"?原因有五个。一是小学教师很少对  相似文献   

17.
回顾学生的习作,雷同作文、伪情作文、缺"钙"作文层出不穷。这些由于"倒置"引发的"尴尬",影响了学生意愿、自主、个性表达,也严重挫伤了我们"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作追求。而当我把习作当成一份绿色的事业,精心培育"习作树"的时候,"倒置尴尬"的现象也被悄然突围。  相似文献   

18.
文从"习作内容"、"习作形式"、"习作评改"三个方面提出给学生作文"解缚松绑",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自由表达、放飞心灵的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将小学的写作称之为"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儿童学习写作,其核心是让每个儿童知道作文该"怎么写",假如对涉及的写作知识一概不谈,那么习作教学中的"教"将皮之不存。因此,让习作教学面向儿童,  相似文献   

20.
林晓敏 《教学随笔》2014,(22):106-107
"作文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何为习作学困生解"困",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首先找出学困生习作被"困"的原因;然后适时激发"学困生"的习作兴趣;最后耐心指导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