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学生学过的知识有的可能已淡忘,有的可能原来就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很完善、很条理,所以复习是不可免的。  相似文献   

2.
教研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把路引对,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考指导工作,也不例外。把路引对,教师和学生就可避免总复习中的盲目性,减少无效的劳动,把劲使在点上,充分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总复习的效果;否则,就要走弯路,事倍功半。由此可见,把路引对,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一、要把路引对,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复习的方向问题。关于复习的方向问题,在道理上许多教师都很清楚: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却又不太清楚了。其表现如下:1、把以本为本与提高学生的能力对立起来。有的教师认为抓了教材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他们不注意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而把希望寄托在“押宝”上,盲目地扩大语文总复习的范围,其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得了“消化不良症”.  相似文献   

3.
高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的重要性,由于大家都很清楚,毋庸赘言。本文仅就如何上好总复习课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并以此就正于同行。一、重视基础、系统复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学的基础知识,首先是数学中的各个基本概念,其次是由概念产生的一系列公理、定理、公式和法则,是数学总复习中最基本的内容,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和熟炼运用。讲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的中学语文教学,却长时间存在轻视、忽视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现象,对语文知识的讲授有的仅仅限于最开始的名词解释和简单的语言总结,教学质量的缺陷很明显。要解决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问题,就必须解决这些语言教学中的软肋。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的问答题占很大比重。试题的重心多属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对回答综合分析、归纳、对比、评价等问题感到困难。有的不会审题,答非所问;有的抓不住重点,详略失当;有的概念不清,张冠李戴;有的分析能力差,抓不住历史现象的本质;有的思想混乱,语无伦次。回答好历史问答题既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有准确的记忆,又要求学生对历史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复习历史课时,辅导学生掌握一些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成功靠的是老师、积累和平时训练。老师在复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不像有的同学那样纯粹相信自己的能力,偏离老师的计划,而是主要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复习,老师把复习都安排得很好,他们很有经验,时间排得很满,知识点也都面面俱到,只要我们能跟上他们的教学计划,学好英语就不难了。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从高一开始,我就很“听话”地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学习,打好了基础,高三的冲刺也就变得轻松。英语学习,不管是听力、词汇还是阅读,都需要平时的重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很庆幸自己有坚实的英语“地基”。平时的英语训练较之高考题目…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总会碰上英语基础极差的学生,基本上每个班都有.他们听不懂英语句子,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课堂用语也听不懂;词汇量不足,有的连最常用的单词或知道的单词也往往念错拼错;语法知识不牢固,有的写出的英文句子,语法错误一大堆;理解力差,有的只能看懂明显的简单的句子(如:时间、食物、家庭等);背景知识缺乏,有的连学过的史地常识也忘光了.对于这些学生,若长期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并采取有效的补习手段的话,他们的英语基础难以提高,他们的精神负担会更重.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在我的英语课上有所收获.那么,如何帮助较差生克服英语学习中各种主客观障碍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呢?为此,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高三复习迎考中,很多教师认为课本中的东西过于简单、基础,达不到高考的难度要求·因此将课本搁置一边,带领学生扎入题海;有的老师甚至偏爱难题、新题,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和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在复习中,教师往往又能发现,讲过的问题学生照样出错,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学生做题常出现的困惑·学生基础不牢,教师拔苗助长,忽视课本知识体系的系统复习,盲目提高难度就会造成上述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吃透课本,回归课本,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数学迁移的魅…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复习的目的也不应例外。所不同的只是复习是在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后进行的。当前有的教师常认为复习课难教,究其原因可能是对复习的目的和方法不明确,以致常把学生学过的知识“浓缩”成一个提纲,然后,在课堂上简单地、快速地重复。有的教师还根据“浓缩”提纲出大量题目让学生做。这些做法都势必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笔者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办法,请广大老师指正。1.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都反应:在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在课后也能自己复习理解,但就是考试时总得不到理想的成绩,心里很着急。自己也在找原因,发现在解题时,总是在审题这一关容易出问题,不是漏看就是错看,或是没有能理解题目的真实含义就下笔,往往一看就错,一做就错。心态越做越紧张,效果很不好。高考既是对考生基础和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考生心理状态的检验,其中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考和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一类函数存在性和任意性问题,它们有时出现在压轴题、把关题位置,是考试的热点之一.这类问题往往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很多学生对这些问题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而这类知识在学生进入大学后,继续学习高等数学时显得很重要,这类问题弄不清楚,也会影响他们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的基础问题:数集的确界、极限的"ε-N"定义等,对于这样的衔接性问题,都需要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在中考前大概一百天左右,英语学科就已经进入到了最终的总复习阶段,对于英语的总复习阶段来说,每一名初三的英语老师做法都是不同的,有些英语教师认为自己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因此就一味的进行基础的讲解,这样造成了差生照旧,优生不优的情况,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反复做练习就会很熟练,因此,每天都在讲练习、做练习,学生也被这些练习弄得头昏脑胀,英语的知识点也被学生练习得七零八落,很多知识点都不完整。还有些英语教师仅仅相信一两本复习资料,每天都抱着复习资料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和复习,这样复习结果自然就不会太好。本文中,笔者就对佛山2011年的英语中考试题进行分析,探讨中考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题型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复习难,难复习,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一致反映。眼看期末又至,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这个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寓教于乐”是提高复习效率之本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关键,是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但在复习中,有的学生会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在前面的新课中学过,认为这些都已掌握而忽视复习课。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体现出一定的设计艺术,让学生能在抓住基础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系统梳理,使复习得以深入。【案例】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师用课件创…  相似文献   

14.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这段时间怎样搞好作文复习是许多考生关心的问题。毕竟作文是高考中赋分最多的一道题,有的同学很急于提高作文成绩,但又苦于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复习,还有的同学觉得作文复习不复习都一样,复习了也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或事先背几篇范文,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怎样进行复习更有效呢?应该说,到现在为止,你的写作能力想有一个较大的进步恐怕已不现实了。因为它与你长期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以及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这些方面在短期内是很难有明显的提高。但如果你在原有的写作基础之…  相似文献   

15.
不清楚“然而圆规很不平,……”中的“圆规”究竟是借喻还是借代,也会明白“圆规”指杨二嫂,不影响对这个句子基本意思的理解。但若不了解一定的句子结构,哪怕你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也可能不懂其义。这是因为语言知识对学生理解母语一般不会构成障碍.而对理解外语往往会形成障碍。语言知识在学生学习语(母语)和学习外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是把学过的内容再重复学一次,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归纳总结,查漏补缺.复习课上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一样,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二是学生的爱好不同,有的不喜欢英语甚至排斥英语;三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一样,对英语不同语境的分析能力有巨大差异;四是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漏掉教师讲的知识;五是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不一样,不自觉地放弃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知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英语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 有经验的教师,把为“双补”对象上课比作“烧夹生饭”.“夹生饭”是比较难烧的:火太小,生的部分烧不熟;火太猛,又会把熟的部分烧糊.这一比喻确实恰当. 许多“双补”的青壮年职工,对初中各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学时都程度不同的接触过。但是当时教学秩序混乱,教员无心教,学生无心学,所以就出现了“夹生饭”:有的内容比较熟悉,有的模糊,有的在理解上还有错误.现在补课,必须摸清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教学,既不能把他们当作高小毕业生从头教起,又不能上成复习课。这里的难度,是很要教师水平的. 最近,听一位数学教师上因式分解课,感到他深得此中要领.他从平时接触中知道:简单的因式分解题,大多数学生是会做的,但是对基本概念理解得不清楚,遇到复杂一些的题目,就往往不是无从入手,就是发生差错.因此,他没有简单地照教科书上的顺序教,而是一开始就选择几道典型的因式分解题让学生演算,然后从分析学生解题中的错误人手,引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补教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18.
上好一轮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地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适应选拔性考试的需要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很清楚的.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复习课要尽量使学生感到有收获、有乐趣、不枯燥乏味.如果不精心安排,不精心设计,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一些学生问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都理解了 ,下课后复习也记住了 ,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 ,一遇到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来讲解问题 ,一解题心中无数 ,该怎么办 ?教师也经常这样抱怨 :上课时已经把书本上的知识要点讲得非常清楚、透彻 ,平时也做了大量针对性的练习题 ,可是考试成绩为什么总是提不高 ,学生对历史课学习兴趣也受到影响 ?每年学生参加历史科高考后 ,不少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情况没有把握 ;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 ,自认为把老师平时所讲的知识全都搬到试卷上去了 ,…  相似文献   

20.
<正>临近高考,不少学生对政治复习感到有些迷茫:有的死记硬背,不会应用;有的钻入题海,基础不牢;有的苦苦寻觅,不得要领;有的孜孜以求,收效甚微;有的心浮气躁,自以为是……那么,如何在考前科学备考,提高政治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呢?纵观历年全国文综高考试题,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立意,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学科性和综合性相渗透,寓能力考核于知识考核之中,考题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