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静儒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29-129,164
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之中,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伴随着音乐的主画面,并有专人讲解,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和解释进行同期联合。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配音解说是最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解释配音,专题片再好也无法表现出适当的情景意境。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配音中注意技巧的锻炼和技术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配音解说是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解说与画面结合得当,能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使音像浑然一体、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欣赏效果。因此,我们说解说是一门艺术,配音解说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每一部作品的整体质量。从专题片稿本到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决不仅仅是把僵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而是一种再创造。在这里,它集中体现了播音员的业务水平、播音素质、理解稿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视配音包括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电视新闻配音、电视专题配音和电视剧人物配音等几大类,而我们所要谈的主要是电视专题片的配音.  相似文献   

4.
李国亮 《新闻世界》2013,(10):211-212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配音涵盖诸多领域文稿内容,并非按照单一的配音形式就能掌控,因此对于播音员的要求是综合性多方面的,而现实中很多新闻播音为主的播音员很难表达纪录片的内在精髓,不能完满的为内容增色。本文从情感、画面以及常见问题入手,结合自身实践对专题片和纪录片的配音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唐翊凡 《记者摇篮》2012,(11):31-32
要制作出一部好的专题片需要很多的条件,好的选题、精彩的拍摄、感人的细节、准确解说、优美配音、流畅的剪辑等等。但首先,捕捉到的形象的视觉素材,拍摄出的"精彩"画面,是完成一部优秀专题的第一步。一、尊重"真实"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真实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专题片的拍摄,是拍摄者根据事先确定  相似文献   

6.
郭远辉 《声屏世界》2014,(12):32-33
<正>近两年来,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这档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声音至上。表面上,它只重其声,不顾其他。细究之下,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好声音",不仅仅是一副天然的好嗓子,好声音只是一种形式,它最本质的蕴藏在声音中的内容,是铸就声音的"材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配音与此同理。好的配音,是一部好纪录片、专题片的生命。"好声音"配出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铸就"好声音"呢?  相似文献   

7.
人物类专题片,是一种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个典型人物给予集中、深入报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拍摄人物专题片除了要把握好选题、拍摄技巧、准确解说、优美配音音效烘托以及流畅的剪辑之外,还要使专题片中的人物表现灵魂饱满、情绪充沛、形象突出,既真实可信,又富有感染力。笔者认为,拍摄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要做好纪实跟踪真实性是专题片的本质特性。专题片在传递信息时,会不自觉地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态度与观点,但观众  相似文献   

8.
在一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比如说优秀的素材、适合的配音、良好的摄像技术、好的文字稿件等等。其中,专题片中的宣传片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所谓专题片中的宣传片,就是指介绍整个专题片的概况和主题思想的一个小片子。它放在整个专题片的最前面,时长大约在30秒—60秒左右,概括了专题片所要叙述的大致内容,起到导视的作用。一个好的宣传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在看完宣传片后能够对片子产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  相似文献   

9.
电视专题片不同于新闻,其制作手法更加复杂,包括画面、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音响声效、字幕、特技等等,各种制作手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只来探讨电视专题片中的声画关系问题。声,声音。电视专题片的声音大体有四种:配音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及特殊音效。这四种声音与画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加强,共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播音员夏青、葛兰不久前的新疆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12日,我们昌吉电视台的领导慕名来到石河子,找到正在给“全疆播音员培训班”授课的夏青、葛兰夫妇,请他们为我台新摄制的专题片《昌吉述说》配音。在宾馆休息室,我们见到了葛兰和由于身体不适被人扶进的夏青,并递上了专题片的解说词。看完后,夏青、葛兰当即表示,一定挤时间为我们配音。为表示谢意,我们提出给他们夫妇一些报酬,他们谢绝了。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指的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人们生活与社会的集中,深入描写。一部优秀、有冲击力的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与完成是前期与后期相关人员审美物化的载体,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审美投入的电视专题片会是多么枯燥和无聊。正如艺术一样,电视专题片也是取自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一种形式,不能仅仅枯燥的写实,更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体验,加大对审美的投入。电视专题片的审美投入包括撰写,拍摄,画面,画面剪辑,音响,解说配音,节奏和平衡结构等,是编剧,摄影,制作,演播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这些审美的投入应当相互配合,而不是独立的,只有和谐有序的审美投入,才能使影片获得成功。下文就电视专题片制作审美投入的几个侧重点做一些说明,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部分,在很多纪录片中甚至起到首要的作用.解说词与音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了电视专题的美感.解说词兼具审美性与文化性,在电视专题片的所有构成元素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播音员在配音时必须坚持解说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重点讨论了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意境,并对播音主持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一种视听艺术,播出的节目都是声画的结合体.声音在专题片中不可或缺,它让影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曾经有人说过:不记录声音的纪实是不完整的纪实.在专题片中,声音即有意味的形式,它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广义上来理解,专题片中的声音元素包含配音的解说词、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和音乐等.  相似文献   

14.
电视产品“个体户”生产不出来,它是集体劳动,是“合作化”的生产。你看,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后面,要跟出一串人的名字,有撰稿、摄像,有编辑、配音,还有字幕、特技等等。如果一台晚会,那是整整一个“团  相似文献   

15.
同期声制作属于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技巧之一,能够提升电视节目的场景真实感,提升节目制作的画面感和听觉效果.同期声制作跟播音转述方式相比较,能够让专题片的创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并能够做到语音配音不能展现出来的现场真实感.本文分析了专题片创作中的两种语言和同期声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了专题创作中同期声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6.
电视人:看门道
  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是,除了采访、写稿之外,还得拍摄、剪辑、配音、打字幕,电视专题片和艺术片还需配乐,电视广告还要用特技。凡从事电视行业的人,不管记者、编辑还是主持人,都非常忙碌,以致不少电视人往往只注重办电视,而忽视了看电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影视配音这一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音专业越来越受到众多配音爱好者的关注。对于影视配音的审美,很多人觉得声音好、配得像就行,甚至只要是播音专业出身的人都可以配得好,这是对影视配音认知的审美误区,有必要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帮助配音爱好者快速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本文所讲的“电视语言”,是指纪实性或评述性的新闻片、专题片中用以供播音员或主持人画外配音的脚本文字语言,既不涉及电视镜头语言、音乐语言、现场声响语言,也不包括电视片中人物的语言。文中所讲的电视语言,是指由电视特性决定的电视片中语言运用的独立风格、独立性状,而不是说电视语言有什么独特的语音、语法、语词规律(诗词语言就有这种独特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一个语种语言的基本要素总是相对  相似文献   

19.
金昱杉 《青年记者》2022,(18):82-84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形式的一种,而戏曲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题材曾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历年星光奖“电视文艺专题片”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戏曲专题片发展历程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分析,认为戏曲专题片没落的主要因素并非戏曲没落,当下以“故事化”为创作主导的戏曲专题片若要颠覆“纪实性”原则应当慎重。同时,探讨了戏曲专题片从电视本质到文化诉求的创作理念嬗变。  相似文献   

20.
陈赛 《青年记者》2009,(14):111-112
广告,是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电视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电视广告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既有图像又有声音,其中广告配音作为要素之一在广告效果的实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告要有创意,才能吸引眼球。广告配音必须追求个性化。广告配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配音是指广告中所出现的一切声音,包括语言、配乐、动效等。而狭义的广告配音是指播音员为广告所配的旁白、人物语言等。本文所谈及的广告配音属狭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