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蓬勃兴起的改革浪潮中,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所已经走过整整两年的路程了。“筚路兰缕,以启山林”作为开拓道路的这一尝试,它是否符合现实需要?有否发展前途?现在就管见所及,浅谈几点意见,勉力抛砖之举。(一)上海辞书出版社是编辑出版工具书的专业出版社。自一九七九年《辞海》合订本出版后,接着出版各种专科词典、手册和年表等达八十余种。按照它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安排,出书要求是大型、中型、小型辞书并举,力争“月出一典”,从而开创辞书出版事业的新局面。由于我国的出版事业体制是编、印、发“三权分立”,辞书出版社同其他出版社一样,深受印刷工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国出版会议的精神,我社进一步审议了1981年至1990年的事业发展规划。我社在八十年代的奋斗目标是:“月出一典”(平均每月出版一本词典),即在八十年代内出版120部词典。这个指标不包括其它工具书,如手册、年表、索引等。如果加上这些工具书,力争达到200种,为填补我国辞书和工具书领域的空白,开创辞书事业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我社出书的指导思想是:辞书与其它工具书同时并举,以辞书为主;大中小辞书同时并举,以中型辞书为主;专科词典与语文词典同时并举,以专科词典为主;文化积累与经济积累同时并举,以文化积累为主。  相似文献   

3.
1915年10月,<辞源>一书由中国现代第一家大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部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汉语语言工具书.不久,中华书局也出版了另一部同类型的工具书--<辞海>.<辞源>和<辞海>这两部辞典成为我国大型汉语工具书的双壁,直到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出版以前,无能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4.
“小小辞书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为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小型工具书,出版才三个月就已脱销了,一向以大中型工具书的出版为重头戏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对辞书的小读者市场也给予关注,“小小辞书架”,赢得了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朋友告诉我说,《辞海》每出一版,对原先参加过编写工作的人员名单都有增加。为了解潘光旦当年参加《辞海》工作的情况,我竟然注意起《辞海》末尾的编纂人员名单来。1999年版的新《辞海》又出版了,先是从电视上听到消息,然后在海淀书城中国书店看到了新书,最后在学校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也上了架。仔细看过之后,真像这位朋友所说的那样。《辞海》是1979年正式出版的。我在1979年  相似文献   

6.
工人日报2005年10月9日《北京有一个温暖的家》一文,第一段第四行“首善之都”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语意重复。经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工具书,发现它们里面都没有“首善之都”这样的说法。《辞海》对“首善”的解释为:《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意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此称京师为首善之区《。现代汉语词不达意典》中“首善之区”词条的解释是“首都”之意。显然,文中“首善之都”是误用,正确的用法应是“首善之区”,这里的“区”,不是行政区划的某个区,而是指“地域”、“…  相似文献   

7.
改良部首查字法是十年内乱前着手统一汉字排检法时确定的四种标准方案之一。它自1965年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示向全国推荐试用至今,已二十个春秋。到目前为止,采用它排检的工具书仅一家一《辞海》(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试行本)也曾采用此法,但正式出版时改换废止了;而绝大部分新出的辞书仍使用着旧的部首法或类似《新华宇典》的稍加修测部首法。实践的结果表明,它推广不开来。  相似文献   

8.
一年以前,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侯文铿教授主编的大型会计工具书《会计辞海》。这本辞书的问世,以其“汇中外古今会计知识于全书,融理论与实用为一体”,并具有“内容新、词条全、表达准确、资料充实”等特点而赢得了广大会计  相似文献   

9.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中国工具书出版的龙头老大,只《辞海》一书就足以笑傲江湖。但L海辞书出版社并没有因此裹足不前,新近出版的《辞海新知》可为明证。近代以来,上海就是中国两大文化中心之一。近年夹,随着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文化的建设也是高潮迭起。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以全新的面貌和管理机制,令人惊喜不已。在连续出版物建设上,王元化先生主编的《学术集林》,突出严谨学术,已经饮誉海内外学界。现在《辞海新知》的出版,对于上海的学术文化无疑又是一件锦上添花的盛事。季羡林先生为《辞海新知》书写了寄语,正是从重振…  相似文献   

10.
《辞海》1979年版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大型辞书。它先后刊印过6种版本:按部首笔画混合编排的三卷合订本,一卷缩印本,28本按学科分类编排的分册,语词增补本,百科增补本以及合两种增补本为一卷、按部首笔画编排的增补本。截至1988年底止,它的发行量是:三卷本70万套,缩印本300万部,各种分册合计1000多万册。这一发行数字,在国内外的大型辞书中是创记录的。它已名扬海内外,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工具书之一。数以千计的参加者除了以长期坚持、脚踏实地、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精神共同呕心沥血地塑造了中外出版史上的这座丰碑外,还以他们开拓创新的劳绩,形成了为广大读者所称道的“辞海特色”、“辞海经验”和“辞海精神”。对于这样一件出版史上的大事,理应有所论述,作为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共同财富,为我国的出版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文不揣谫陋,姑作尝试,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大约是1976年吧,香港有一个人从“文化大革命”前修订的《辞海》未定稿中挑毛病,搞了一份《辞海错误一百例》,将它奚落一通。这篇东西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上。我们暂且撇开这位先生的政治用意不谈,单说他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就算这所谓一百条错误都是事实,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古往今来,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没有毛病,尤其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要从中挑出上百条,甚至上千条  相似文献   

12.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1年出版的《辞海》缩印本,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型工具书,很富有权威性,深受读者欢迎。但正如该书《1989年版出版说明》所言:“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版难免还有一些缺陷”,出于对该书的爱护,为了使之日臻完善,现就笔者视野所见,胪列两处错漏,以资再版时补正。  相似文献   

13.
《辞海》是我国出版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的百科辞书,是广大读者经常查考的工具书.1965年出版的《辞海·未定稿》和1979年出版的《辞海》三卷本都收有"新闻"、"报纸""新闻学"这三条词目,两个版本的释文大体相同.1981年4月出版的《辞海·文化体育分册》也收有这三条词目.这本《辞海》分册经过修订,其中这三条词目的释文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应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要求,由王中教授主持下和有关教师反复讨论修订的,和1965年版、1979年版的释文相比均有所改动.《辞海》的释文具有一  相似文献   

14.
从《中文工具书》的两处关于“史志”的表述引发思考,分析了《隋志》作为通代性典制史志的性质与特点,探讨了《隋志》在中国古代典制工具书系列中的承上启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特意找了国内权威的工具书——《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这些词典都说生物是进化的。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但它的定义就是错的,说“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从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16.
短讯     
从1979年至1986年为止,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上海辞书出版社版《辞海》三卷本、缩印本共发行252万套,其中仅《辞海》缩印本1986年发行60万部,《辞海》各分册以及增补本总发行达1000万册以上。其发行量之大,创造了我国大中型辞书发行的新纪录。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还出版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各类专科词书初版新书20种、重版书27种,总产值4050万元,共销售2500万元。1987年《辞海》三卷本和缩印本计划各印20万部。国家教委最近批准南开大学明年起在中文系编辑专业开设研究生班。学制二年,毕业一年后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广大读者迫切要求读书,他们借助工具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眼界,开阔视野。“读书热”带来了“工具书热”。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到1984年为止,总计发行1,237.1万册,其中三卷本43.2万部(129.6万册),缩印本89.6万册,分册819.8万册,三卷本增补本30万册,百科增补本15万册,语词增补本40万册,《四角号码查字表》14万册。  相似文献   

18.
我馆以搜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为主,不仅品种齐全、系统完整,而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我社出版《辞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我馆藏书从仅万余册发展扩大为80  相似文献   

19.
“类书”一词始于《新唐书》,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叫“类书”?在《辞海》(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31页)中有个较简明的说明:“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俭、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始于魏文帝时《皇览》,历代都有编篡,但多亡佚。现存著名的有:唐代的《北堂  相似文献   

20.
辞海人生     
在共和国50华诞之际,《辞海》终于又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1999年版《辞海》如期出版了。透过《辞海》一版又一版的纸墨,我们能感受到,一代接一代的学者,呕沥心血,播扬文化,淀积已知,嘉惠来者。辞海人生,虽沧海一粟,却亦弥之千秋。世间多有写家子,半片悲欢加一份“感悟”便能冲出一大壶“香茗”,但那些对宇宙、人生、真谛进行穷究的辞海人,则苦心孤诣,绝不肯浅尝辄止。他们的工作如抽丝剥茧,艰苦卓绝,共同构建中国辞书史上的里程碑。《辞海》中的每个条目,都是经过专家和编辑反复讨论和推敲。从发稿到印制成书,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