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秋季,新课程在我市启动,七年级学生开始试用湘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学科实验教科书。通过一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感受到了新教材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通过对新老教材的比较鉴别,我对新教材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一、新教材文字内容删减多看过初中地理新教材后我们发现,新教材纯粹文字内容(大字部分)特别少。于是,就有老师说,教材内容少,好上。也有老师说,新教材内容少,不好上。相对而言,我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文字内容的确删减许多,但删减的大多数内容是需要在“阅读”、“活…  相似文献   

2.
直面自己     
老编:你好,老编热线。 文柄:你好,老编。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我现在有个问题特别严重,想请老编帮忙 。 老编:好的,你说吧! 文柄:我原来在一所普通中学里读书,在那里我的成绩每次都是年级组第一名。后来,我转学来到了一所重点高中,这里学校的条件非常好,同学们学习也非常刻苦,我很快就融入了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后来,到了高一的期末考试,我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随着考试的临近,我感觉自己特别紧张,我忽然觉得我的周围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回到家中我甚至不 通中学的学生也不差。可越是这敢直视父母的目光。 样,心理…  相似文献   

3.
解放后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了。回顾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变迁,特别是语文教材方面,变化最多。对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少错误观点。在作文教学上,也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回顾过去的历程,从而吸取经验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语文是一门主要科,又是从事学习的一条金钥匙。郭沫若说:“青年人要有三个基础:思想基础、科学基础,语文基础。”老作家冰心在80岁时说过:“在中小学的课程里,哪一门是最重要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应当是语文。”作家秦牧也说:“我希望中学生们,这些年轻的朋友能够重视对祖国语文的学习,掌握运用祖国语文的本领。”这都充分说明语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到一所小学参加家长会,一位年轻母亲对我说: "我儿子老粘着我,还特别胆小,怎么办?" "能说具体点儿吗?"我问. "一到晚上,老是往我怀里扎,一会儿亲亲胳膊,一会儿亲亲手,一会儿亲亲我的脸.上卫生间、阳台都不敢自己去,老拉上我,睡觉也不敢单独睡,到现在还跟我睡在一起.您说这算不算'恋母情结'?"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那一次,我被市教研室安排到某校“送教下乡”。我当时执教浙教版十一册数学,按上课时间推算,正好教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可公开课上应用题,很容易会让教师唱独角戏,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即使会做也不愿意讲思路。不少老师劝我还是上别的内容。可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按教学进程上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尽管在新课标中,应用题将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分散出现,不再像老教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可现在各校还有不少年级都使用老教材,应用题教学仍有其研究的价值。确定上课内容后,如何应用新理念上活老教材,让应用题教学从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备课活动,无非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是教的内容,“怎么教”是教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确定“教什么”是备课的关键。特别是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化为学习对象。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其优美的语言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不是任何一名语文教师能一眼看穿的。因此,我们语文组的说课活动,始终特别注重“说教材”这一环节。特别是新的教学大纲颁布实施以来,我们逐步改变了以“说教学过程”为主体的传统,“说教材”成为说课活动的主体。一、说教材的艺术美教材的艺术美,就是课文的语言艺术美。主要包  相似文献   

7.
正向老师:我是一个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力不从心,因为听朋友说她们学校有班主任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而参加的。我刚接触教师共同体,什么都不懂,论坛上的讨论基本上都是有经验的教师在发言,我就在一边看他们的精彩发言,这样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多,每次参加活动都满载而归。但是因为老不  相似文献   

8.
<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因为选进了中国小学语文教材而传遍了全球,也惹怒了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小波罗(秉承老波罗的严谨作风,凡事喜欢追根问底)。小波罗这个气啊:我说孔老夫子啊,你的儒家学问了得,我们西方人都要学习,但是你就不能也学学我  相似文献   

9.
现行课程标准确定了课程目标,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制定了水平目标,但对学习内容只提出了达到目标的内容和活动建议。虽然这给教师以极大的选择空间,但由于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习惯于“计划经济”,对《大纲》、省编教材有一种依赖性,因而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顿时感到什么参考都没有了,甚至有的教师说:“不知教案怎么写?课该怎么上?”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老教材相比,除在内容编写顺序与老教材不同外,新教材在练习的编写上也有突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力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用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刚刚走上讲台。正巧赶上了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实施。当第一次拿到冀教版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数学》教材时感觉内容怎么这么少。好像都没什么可讲。后来通过参加教材培训。又认真翻阅了《一年级实验教材培训资料》。使我对教材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有了深刻的认识。特别对“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思考。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力不从心,听朋友说他们学校有班主任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而参加此群。我刚接触教师共同体,什么都不懂,论坛上的讨论基本上都是有经验的教师在发言,我就在一边看他们的精彩发言,这样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多,每次参加活动都满载而归。但是因为老不发言,讨论前的课题和材料,主持人也渐渐不传给我。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参加了江汉油田老年大学电脑班的学习,别人不理解地问:你都80多岁啦,还有那心情?其实,我是老年大学最早也是最老的学生之一,戏称自己是一个老留学生了。  相似文献   

14.
爱动是小学生的行为特征之一。我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和教材的难易、抽象程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我对学生说:“这节课主要是由你们动手操作。操作前要注意观察老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实行新课程的今天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科书,与老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特别是识字量更大了。刚入学的儿童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识字.而且识字速度也较快。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但是我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孩子更多...  相似文献   

16.
张甲成 《学周刊C版》2011,(6):130-131
每年春节过后,我都要在班上举行演讲活动。演讲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我看春晚”“春节习俗之我见”,也可以讲笑话、说广告语、说祝福语,甚至演小品、说相声等。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凝聚班级的向心力,内容健康向上,能鼓励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讲台上展示,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7.
爱拼才会赢     
我迈进高中的学习有一段时间了,对高中数学我颇为头痛。 我对数学这门学科一直都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顺从。为了考试,为了成绩,为了以后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不得不拼命地学习,可我感觉数学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都无法把它学习完、了解透。虽然说教材上的内容越学越难。可也激发了我永不认输的脾气,越是不懂,我就越要想方设法把它弄清楚。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语文和自然常识(上海版)都有一课有关吹泡泡的教材。从教学要求说,彼此不尽相同,但在语文课让学生有了吹泡泡的经历之后,自然常识课该怎样上?是删除?是重复?还是另辟蹊径,因势利导,上得更有自然课的特色?下面介绍我的设计。 一开始我明确向学生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是吹泡泡。我觉察学生反映并不热烈。我接着说:今天老师不是教你怎样吹泡泡,而是来研究怎样吹,才吹得大、飞得高、把吹大了的泡送人而不弄破。讲到最后这一点时,全班学生都骚动起来。可见这第三个内容是学生从未考虑过的,所以兴趣大增。从这一反馈看出,当处理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材时,非有一两项新颖的“招数”来吸引注意,是不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有幸参加了三水市的第一批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这一任务给我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新的数学课程无论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我认为,只有认真学习和体会改革的新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钻研教材,才能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因此,在实验中我有意识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我有许多令自己烦恼的事儿,但再烦恼也比不上这件事了。我妈妈很喜欢把我跟她单位一位同事的孩子相比。那孩子比我大一岁,是个女孩儿,学习的确蛮不错的。可妈妈成天说她,就像那个小孩儿是她女儿似的,说得我耳朵都快给磨破了!上个周末,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我买了3本外国名著。我也承认,我买书疯狂了点,可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呀!妈妈数落我老买书也就算了吧,可她又扯到学习上了。她说:“我单位×××的孩子,人家学习那么好!上次我带她买几本书,还有一本文言文的呢!”我努力平静下来,对自己说:不要发火,别跟妈顶嘴,什么也不说。妈接着说:“可你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