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刍议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把修辞学的对象和有关的复杂关系,概括为两点:(1)修辞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习惯及体裁形式的遗产,就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2)修辞所须适合的是题旨和情境。关于第二点,即修辞要适应题旨和情境的理论,我认为,是开创性的,超越前人的,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陈先生修辞理论的核心和精髓。  相似文献   

2.
照泉 《语文知识》2002,(2):46-47
任何客观事物(包括情感)都有一个“度”。这个度反映在思维(内部语言)方面可称“维度”。这个“维度”现下虽已经引申为“在总本内部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仍有“刻”度、程度、力度、限度、幅度”等的表述。在语言运用中,为了比较恰当、妥贴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还要有一个“适度”。这个适度,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归结为“适应”。适应的对象是“题旨情境”,就是要适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降,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理论在提出之后陆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争论。本文对题旨与情境的概念追根溯源,并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后讨论两个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介绍《修辞学发凡》、《修辞学通论》提出的修辞原则——“适应题旨情境”和“得体”——的基础上,对二者加以比较,概括地从四个方面揭示了两种原则之“同”,从六个方面揭示了两种原则之“异”,以期有助于对二者作更为深入细致地理解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望道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个创造性地提出修辞必须适应题旨情境.张弓先生认为修辞活动必须:"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同语言环境相一致;明确前提:视点适当."王希杰先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出了修辞的得体性原则,得体即"适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它是"修辞立其诚"的现代诠释,是对中国古典修辞学传统的回归.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誉为比喻的百花园.其中的比喻之妙,就在于它高度适应这个"度",因而历来为人称颂.  相似文献   

6.
修辞要适应题旨和修辞要适应语境,是修辞研究者大都认定的修辞的两条基本原则。对于修辞要适应语体的问题,直到八十年代末,修辞学界意见还很分歧。综合起来看,有三类意见。第一类——不提修辞要适应语体是修辞的原则。持这类意见的代表人物有陈望道、张弓、范晓等。他们只提题旨和情境或语境为修辞原则,不提语体为修辞原则。但是,他们在各自的论著中涉及或论述了语体和语言各因素的关系。在这方面,张弓的论述可以说是奠基性的论述。这说明他们对语体的性质和作用有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江苏徐州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说写训练课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他的“创设情境”说写训练课,尤为同行所称道。所谓情境,指的是说写时的言语环境和条件,包括说写的目的、说写的对象、说写的时间、说写的地点、说写时的上下文和语体要求等。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曾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即是说修辞时必须时时处处不脱离情境,并千方百计适应其需要。这既是一条基本的修辞原理,也是对修辞提出的最高要求。当然这一原理、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于作为小学阶段的说写训练课。只是它所要适应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发凡》阐释了修辞标准和修辞分野两大问题,并指出了修辞的评判标准是适合题旨和符合情境,修辞的两大分野是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这些开创性的理论,为其后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与发展给予了科学的引导和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望道先生指山:修辞“大体可分为广狭两人:(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79年新1版,第1页.)陈先生又说:“凡是成功的修辞,必然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同上,第11页)可见,修辞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选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观思想感情,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积极活动.据此,我们认为:词类活用既是语法现象,又是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的最佳表达效果是适切。“适切”的提法,最早见于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陈先生关于说话写文章要适切“题旨情境”的理论,至今仍对汉语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单就某一话语来说,无所谓好和坏,但话语同角色关系适切不适切,话语同具体语境适切不适切,则能够决定言语交际的成功与否,也可以看  相似文献   

11.
谈谈修辞活动中的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燕 《现代语文》2006,(8):75-76
语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修辞学中,语境具体指修辞活动所依存的环境.历来研究修辞的学者都很重视语境的作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以题旨情境为修辞第一要义的.<发凡>提出的"六何",即何故、何时、何人、何地、何时、何如,就是构成语境的要素.今天我们主要从二者的关系方面谈谈修辞活动中的语境.  相似文献   

12.
宋代学者陈骙和现代学者陈望道相隔数代,其修辞学说也各成体系,但他们各自修辞理论的形成和《论语》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儒家经典《论语》中阐发的“文”“质”观,对陈骙确立修辞诸原则和陈望道提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两大分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论语》与《文则》《修辞学发凡》的比较来探讨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就贯彻了“以语言为本位”的思想,建立了独创的修辞学体系,随后又多次对修辞学的学科性质作了一再阐述:修辞学其性质属于语言学,系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无疑的。关于修辞学的学科性质,虽然仍有一些局部的争论,但承认它的语言学属性在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不过,承认它的语言学性质是一回事,在实际的研究中能否贯彻这个基本原则又是另一回事。笔者最近读到“思想水平和修辞技巧”的讨论:由于语言和思想的非一一对应性,怎样处理修辞的研究跟思想的研究之间的关系?由此我联想到修辞效果的评价问题,这些问题困扰修辞学界已久。例如骆宾王《讨武曌檄》算不算好的修辞?曹植《七步诗》算不算好的修辞?在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通过重读陈先生的著作,想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
张弓先生(1899—1983)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老一辈修辞学家。他在修辞研究方面的贡献仅次于陈望道先生。但他的《中国修辞学》的出版却早于陈望道先生六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1932年上海大江书铺出版的,他的《中国修辞学》是1926年华英书局出版的。《中国修辞学》出版不久,刘大白先生(著名诗人、文学史家)即给它很高评价,说它“在一般号称中国修辞学的出版物中,没有能和它比并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章学”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修辞的“两大分野”,是指“积极修辞”与“消极积极”,是陈望道从日本现代修辞学引进的两个重要概念。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对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内涵有过简明扼要的说明,但一直未引起中国修辞学界的重视,更未引起学者们的深究。不仅如此,很多修辞学论著根本就不提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认为,研究修辞学不仅要重视这两个概念,而且有必要对其内涵作出清晰的界定,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的开篇就针对当时修辞学界盛行的修饰说提出了"语辞调整说",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语辞调整说"提出的背景、含义、提出的意义和其局限性,以此来客观地说明"语辞调整说"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修辞散论     
何谓修辞?修辞就是对语言调整修饰,使之适应题旨和情境,以求达到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言若不加调整修饰,就会艰涩干瘪,没有文采,正确的思想感情无从表达,文章的效果也无从谈起。孙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没有文采的文章,必然是昙花一现。所以,为了使文章流传久远,就要讲究修辞。人要修饰打扮,房子需要装潢美化,语言也需要调整修饰。  相似文献   

19.
陈望道修辞理论超越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陈望道始终以美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去观察和认识修辞现象,第一个将美学与修辞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其研究达到时人及许多后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文章还特别指出“反复与对称”、“多样的统一”是陈望道修辞理论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仿拟”与“模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仿拟”是修辞学的一种辞格,“模仿”则是指写作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仿拟”不是“模仿”,但对“仿拟”所下的定义似欠周密,《中国修辞学史稿》作者郑子瑜先生看到陈氏“仿拟”立论之不足,从修辞学史料中补充了大量资料,丰富了“仿拟”的内涵,但他对“仿拟”与“模仿”的界限却不明确。笔者不揣谫陋,试述拙见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