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庆伟 《垂钓》2014,(5):36-37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各大淡水水系。黄颡鱼多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喜欢昼伏夜出。黄颡鱼成鱼体长12-14厘米,属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黄颡鱼每年4~5月产卯,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由于黄颡鱼肉嫩无刺,深受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人民的喜爱,因此市价较高,是广大钓友喜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左江钓黄颡     
黄颡鱼是一种体型小,喜阴怕光的肉食性鱼类。黄颡鱼分布地域广,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大小河流、湖泊水库都能发现它的影子,且该鱼类喜荤贪食,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3.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黄颡鱼的外形描述。黄颡俗称黄腊丁,盎斯鱼,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水库、湖泊、河流中均有。黄颡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出没于水库,河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活动觅食。它属肉食性鱼类,食性偏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垂钓黄颡鱼必须针对它的习性和食性,才能有很好的钓获。除此之外,对口…  相似文献   

4.
农兵 《垂钓》2012,(5):18-19
罗非鱼。一种中小型杂食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属慈鲷科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生活在淡水中。也能生活在咸水中。在湖、河、池塘的浅水,甚至水稻团,都能觅到它的身影 黄颡鱼,鲇形目。鲢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等。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每年4月~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这两种鱼吃食凶猛。就饵的浮标信号绝不拖泥带水,且肉厚刺少味美。是淡水鱼的珍贵品种,因此颇受南方钓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春钓黄颡鱼     
黄颡鱼,各地民间叫法大不相同,有的地,方叫“黄骨鱼、黄鸭叫、昂刺鱼”,还有地方叫“嘎它鱼、嘎鱼”等等,是一种中小型底栖性肉食性鱼类,几乎遍布我国所有的水系。野生成鱼多在100克以上,多年生多在150?400克之间,也有体重超过500克的,但不多见。由于黄颡鱼味道鲜美,刺少肉多,市场售价一路走高,也促使不少钓友热衷于垂钓黄颡鱼。  相似文献   

6.
柏名荣 《钓鱼》2005,(10):30-30
黄颡鱼又称黄丫,俗称黄骨鱼,为小型鱼类,背鳍有硬剌,体背呈草绿色,体侧腹面为淡黄色,常见性鱼类。我国的五大水系及其它相关的湖泊水库都有其踪迹。  相似文献   

7.
谢葵 《中国钓鱼》2007,(9):16-16
一、钓具。在有黄颡鱼生活的河流垂钓,因黄颡多在近岸贴边活动,最好用手竿,3.6米、4.5米均可,上饵、摘钩、取鱼等操作简单、便利(尤其是夜钓,定点多竿,更显优势)。1.鱼钩。要大些,好处是①钩大穿大蚯蚓方便麻利,且小杂鱼不易噬食,不必担心大嘴的黄颡吞不进口。②黄颡嘴硬,钩大取钩方便。③夜间易遇较大鱼类,钩大牢固结实易扎牢鱼嘴,不易跑鱼。  相似文献   

8.
江钓黄颡     
李洪生 《钓鱼》2005,(17):39-39
黄颡俗称黄腊丁、昂剌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剌,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的鱼类。黄颡属底栖凶猛性鱼类,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活动,出没于水库,湖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觅食。每年4~6月份产卵,肉食性,食性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  相似文献   

9.
湖钓黄颡     
贺军 《垂钓》2001,(3):50-50
黄颡鱼在江淮地区俗称“嘎呀鱼”,可能是因其出水后常发出“嘎嘎”的声音而得名。黄颡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湖泊水塘的浅水积泥处,有集群习惯。它以小鱼虾、水生昆虫为食,生长缓慢,个体多在300克以内。惟有常年不干的湖泊里,才能钓到身长20厘米、色泽金黄的大黄颡鱼。  相似文献   

10.
鱼光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鱼光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鱼光鱼喜欢生活在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两合水中,喜栖息在泥沙底质的水域,好钻洞,泥沙底质较软,适于穴居,多数情况下,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迅速冲上前去,一口咬住不放。此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荤食,扑食对象是青虾、小草虾、水生昆虫等,见到饵料,张口就抢。鱼光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记性,鱼咬钩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15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中,只有黄唇鱼和克氏海马鱼是纯海洋鱼类。 黄唇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的鱼类,该属有3种鱼,我国只产黄唇鱼一种。黄唇鱼体延大,侧扁,尾柄细长,吻尖钝,口中等大,斜裂,无须,体被栉鳞(头前半部为圆鳞),外形略似黄花鱼(小黄鱼),尾鳍尖长。黄唇鱼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南部及南海沿岸,是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幼鱼喜栖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它主要摄食虾、蟹及小型鱼类,生长快,一般体长在1~1.5米,重15~30千克,大者可达50千克。其肉可供食用,鳔为上等滋补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各地叫法有别,有的叫昂刺鱼,有的叫黄鸭叫,还有叫嘎沓鱼等等,不一而足。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尤其是市场售价一路走高,促使不少钓鱼人愿意钓黄颡鱼。黄颡鱼体延长,身显粗壮而尾部略微侧扁。吻部钝圆。头大而嘴口并不大,眼睛大。头有六须,即上颚两长须,下颚四短须。鳃孔大。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胸鳍骨硬。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臀鳍基底长。尾鳍分叉呈上下叶等长。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6,(3)
湖北省渔业协会会员、多项专利发明人、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印保林研制出的魔力捕黄颡鱼机在湖北洪湖横空问世。用魔力捕黄颡鱼机捕捞黄颡鱼,机到鱼起,可说是神通广大!黄颡鱼(常见的地方名还有: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等),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一般个体重200~300克,重的可达450克左右。黄颡鱼体色艳丽,少刺无鳞,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是鱼中珍品。据分析,每100克黄颡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  相似文献   

14.
溪钓黄颡鱼     
汪洋 《中国钓鱼》2005,(10):17-17
黄颡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肉食性鱼类,身上有三根毒刺,常见的有黄色和黑色两种:黄颡喜阴暗,性凶猛,居住在溪河中的石堆、石缝里,对水温、气压的变化不敏感,住早春气温很低时就开始吃食了,钓点不安静时,对它吃食影响也不大。黄颡喜食腥饵,对钩饵的质量要求不高且吃口狠,是一种易钓的鱼类。  相似文献   

15.
夜戏黄颡     
杨勇  昕东图 《垂钓》2010,(5):19-20
黄颡,俗称黄腊丁、央丝、黄刺鱼等:因其中钩上岸后会发出“嘎嘎”之声,所以北方钓友也称它为“嘎鱼”。黄颡为我国淡水中典型的猎食性凶猛鱼类,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是自然水域中分布较广的垂钓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黄颡是小型肉食鱼,多生长江河中,江南三月即可垂钓。垂钓黄颡有以下注意事项。 提及黄颡,沪上钓手多有不知,不是沪人孤陋寡闻,实在是当地另有其名。水产市场称其为“昂刺”或“盎仔”鱼(实为(鱼央)(?)鱼)。辞海释义:黄颡鱼属硬骨鱼纲,鲿科,我国各地均产,系常见食用鱼。这种鱼个体不大,重500克的  相似文献   

18.
月生 《钓鱼》2010,(18):44-44
肝粉是钓鱼爱好者用来垂钓可取食静态鱼饵的、肉食性鱼类的好饵料。鲇鱼、黄颡、翘嘴鲇等鱼类大都喜欢吃,鲫鱼有时也喜欢吃。常见的可以用来制备肝粉的原料有鸡肝、鸭肝、鹅肝、猪肝、狗肝、兔肝、驴肝及牛肝等动物肝脏。各位钓友也许要问最好用什么动物的肝脏呢?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又名嘎子鱼,因为它会发出嘎嘎的声响而得名,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自然水域中,喜欢清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河流中生活的黄颡鱼更喜欢卵石水底,便于其藏身。冬季因气温低,不十分活跃,春季到来,气温回升,特别是菜花金黄时节,它们便开始四处活动觅食;春汛的到来更是黄颡鱼活动的高峰期。黄颡鱼一般昼伏夜出,因汛期河水浑浊,白天也少有活动。根据黄颡鱼的这种习性,垂钓黄颡鱼以夜钓为主。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恶化,过度捕捞,特别是非法电鱼、毒鱼现象的蔓延,黄颡鱼已是日见减少。不过在一些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黄颡鱼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也给予我们钓鱼人一点垂钓的机会。下面仅以本地垂钓黄颡鱼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相似文献   

20.
张锡恩 《钓鱼》2004,(3):52-52
shi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shi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