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区分学科、教育阶段及其教育目标是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前提,也是准确架构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结构的关键。"新课标"背景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素养本位课程与教学新体系"对教师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为切入点,在梳理高中课程改革历程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模式进行剖析,探索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教育的工科课程学习中,课程设计是大学生从理论知识到知识运用的过渡过程,同时也能检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以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课程设计为例,分析介绍高校工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同时也对课程设计安排者提出了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表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也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评教。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数学文化是比数学知识更深刻的内容,应置于课程设计之上.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但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数学文化的知识几乎不出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学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对数学发展历史和数学文化毫无概念,这显然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能力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让学生了解经历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体实施以来,音乐课程的发展更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理念更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本文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为例,主要分析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状态,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按学生心理发展、认知的不同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质量的高低及其均衡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受教育质量的高低及其均衡度,因此,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中归结到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及其均衡发展上。本文研究的就是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背景下寻找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标的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上,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出发点,将其评价的重点放在"两个发展"及"两个转变"上。  相似文献   

8.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9):24-26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各有不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以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标的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上,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出发点,将其评价的重点放在“两个发展”及“两个转变”上.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课程的普遍观念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使义务教育课程制度满足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上的复杂多变的需要,与相对贫困的教育资源和极大而多样的教育需求相适应,促进全民族儿童与少年的健康发展,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目标。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以下诸多问题需要考察和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我国社会普遍的课程观念和态度,我国课程的实施机制,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矛盾以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  相似文献   

12.
李卓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78-179+184
2022年4月义务教育新课标发布,信息科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与以往课程大纲相比新课标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变化非常大,与之相适应的新教材却还没有出版,加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于是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了信息科技小初高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研究。研究中首先分析核心素养,明确育人方向,根据北京景山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原有特色课程设计新的课程结构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力求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寻找培养人才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湘艺版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是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为发展目标而编写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材的编写初衷,力求从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是在选材上,强调作品要美,学生要喜欢、记得住,能打动学生;要有教育内涵,适合青少年发展与成长;还要有符合学生兴趣与终身受用的基本知识.其次是在呈现上,要有涉及全体学生或多数学生自觉参与的形式与载体,有可供教师深度挖掘的空间.再就是特色,要有自己的亮点,具有高于其他同类教材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1.“三讲”、“三不讲”。明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现有基础.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课程设计的生长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在课程设计中,要构建“三讲”、“三不讲”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三讲”指讲重点、难点、盲点;“三不讲”指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相似文献   

16.
朱永前 《考试周刊》2011,(86):95-95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林坤 《现代语文》2011,(3):159-16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改革运动极为活跃.相应地,课程设计模式和课程理论也不断出新,归纳起来,主要有: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都是以人本主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STEM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它能将传统的分科课程进行跨越学科和学段的融合,贯通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若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故本项目在借鉴国内外STEM教育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阶段STEM教育的开展现状,从中小衔接和课程融合的整体出发,建构适应学生持续发展所需的STEM课程设计项目和技术,以促进STEM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择校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择校现象在现阶段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择校权是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人权;择校是学生及其家长追求教育公平的正当需求;择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择校是保障儿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规范和治理择校现象应因势利导:确立学生及其家长择校的合法性地位;规范无序、失控的择校行为;逐步放开择校市场;保障公平择校的基本条件;拓展义务教育择校空间;保障义务教育择校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