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凌 《出版广角》2013,(10):19-21
从阅读图书中获得信息最能体现受众的主体性,受众可以有效地控制阅读速度与内容等等,这些优势被中产者所认可。从这种情况看来,大众图书的策划,无疑应当关注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层受众。现代出版由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部分组成,它们的产品相应地为大众图书、教育图书与专业图书。其中大众出版是指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休闲阅读以及文化体验相关的出版,其产品大众图书也称作一般图书(Tradebooks)或消费类图书(Consumerbooks)。从投资角度来看,与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相比较,大众出版并非最佳选择。首先,大众出版进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20,(10):106-106
雕刻中国人的阅读地图《中国图书评论》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为宗旨的图书评论刊物。本刊深度介入公众的阅读生活,引领大众阅读,与您一起体察喧嚣时代的社会脉动,探知好书精髓,领略新书风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图书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只有坚持科学的出版发展观,坚持大众图书精品战略与精品意识,以精品意识去开发大众图书产品,才会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而大众图书出版业也才可能在良性的轨道上得到长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亮 《出版史料》2009,(2):81-88
六、我国新时期图书评论工作的引领者 图书评论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宣传图书,引导读者阅读的重要方法,是贯彻出版方针,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武器,是促进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许力以同志一直重视图书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宪峰 《出版参考》2015,(Z1):53-54
图书编辑正确对待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关系,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关键。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以便在整个出版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图书,今年开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将每月推出“大众好书榜”,介绍推荐新近出版的优秀图书,把好书第一时间送到读者手中,“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经过严格的推选程序,2014年4月10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今年第一期“大众好书榜”。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12,(2):34-36
由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组织15家中央媒体和网站开展的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1月17日在京揭晓最终书目。共有文化、文学、生活与科普、少儿、等4大类50种图书入选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此次入选的图书导向正确、内容健康、题材多样、语言生动、贴近群众,阅读价值较高,能满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加强湘版图书的评论工作,鼓励专家、学者、出版发行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写出更多更好的书评文章,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指导读者选购、阅读湘版图书,湖南省出版局决定举办评选湘版图书优秀评论文章活动。凡在1979年1月1日至1984年10月31日期间内,在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各类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上和中央、省级《出版工作》上发表的湘版图书评论文章,均可列为评选范围。组织参加评选的文章,可以由作者自荐,也  相似文献   

9.
2009年经济类图书出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赵坚 《编辑之友》2010,(1):31-34
经济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经济类图书的读者范围也非常广泛。经济类图书的阅读已经成为大众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经济类图书选题的出版彰显了中国出版机构在选题规划策略、编辑加工能力、市场营销水平、图书外包装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诸如  相似文献   

10.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  相似文献   

11.
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以便在整个出版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方向性和适应性.关于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释,与同业者共勉.  相似文献   

12.
徐来  蔡凤娟 《出版科学》2009,17(6):64-67
借用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分层方法,将以图书为媒介的受众划分为阅读趋零型、目标明确型和营销导向型,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受众的特征,初步探讨图书出版针对三种类型受众的可行发展途径。研究表明:培养阅读趋零型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保证目标明确型受众的图书资讯和购买渠道需求的双满足、综合运用好威信效应、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以引导营销导向型受众的图书购买决策,是建立在受众分层基础上的图书出版的可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人民军医出版社医学图书的策划出版实践,认为图书编辑运用网络平台打造畅销书的手段主要包括:即时获取热点选题,明确出版方向,降低出版风险;开拓新的作者资源;在策划及编写过程中与读者保持互动,使图书内容更贴近阅读需求:利用网络营销降低成本,取得最大化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洁 《出版广角》2013,(10):46-47
作为旅游活动的导向,大众旅游图书要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时尚性和引导性,这是大众旅游图书的五种特性。大众旅游图书与一般图书不同,它不仅有一般图书的共性,还具有区别于其他图书的鲜明特点,因而大众旅游图书要想出版必须有鲜明准确的性质与特点以便读者阅读。大众旅游图书以详述旅游景点的文化为主体,为游客的行程提供帮助。根据百度百科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可知旅游活动具有娱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阅读方式也多样化,这对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危机重重.虽然图书出版种数总体依旧在上升,但实体图书的销量却并没有与之相应增长.就图书销售种类来看,受大众追逐的依旧是儿童、青少年类和文学类图书.图书与影视关系日益密切,成为图书未来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所以与之相关的畅销书销量也会随之大增.本文从图书出版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的图书评论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图书评论活动宇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书的内容与阅读价值,西方国家的出版公司除了进行书目报道和广告宣传外,还积极开展图书评论活动,对新书进行评述性的介绍。在西方国家,凡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上被评述过的图书,往往都会引起读者、书商、四书馆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型出版公司——普特南·伯克利集团公司已将威廉·莫罗公司和阿冯图书公司兼并,并宣布推出一个新的名为“大道”的出版商标。该集团公司将以这个商标出版供大众读者阅读的小说与非小说图书,其题材涉及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大众出版,是指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休闲阅读以及文化体验相关的出版.它着眼于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主要功能即是提供文化娱乐,按人们的生活娱乐兴趣来细分,可以有小说、传记、少儿、旅游、文化等一些常见的类别.原版大众图书市场就是指以普通读者为销售对象、通过书店销售原版图书的市场.原版大众图书过去只在外文书店有售,品种较少,售价较高,购者寥寥,服务也只针对一些专业读者和外国客商、游客,而非普通读者,整个大众市场还是未开发地带.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业的数字时代已经来临,其影响主要在于引起了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图书出版途径及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变化。大众出版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要"尽快适应,努力参与,分享发展",并从调整出版战略和出版战术两个方面提出了"转变观念,转变身份","有所不为,特色制胜"的理念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图书产品供给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关系.全民阅读不同于经典阅读,大众有独特的阅读需求和行为特征.作为供给方的创作者和出版者,应该在兼顾迎合与引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大众阅读有的放矢地突破供给中的理念和实践困境.为此,创作者和出版者就必须大力提升优质畅销书的供给能力,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和出版宗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