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宋代早起的诗话作品,司马光《续诗话》相对于欧阳修的《诗话》在内容、理论、体制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其诗话中虽未形成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但结合其诗文创作,可以相对完整的复原出他的诗歌理论的大概。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谈词话     
一、词话的兴起及其大盛词话之起晚于诗话,因为诗的历史比词长得多。诗话,据说始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前此非无论诗之著!如潘若同《郡阁雅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其多及野逸贤哲异事佳言,知非纯粹论诗之作,是则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氏(参考郭绍虞《宋诗话考》)。《四库总目提要》亦称北宋诗话惟欧阳、司马光及(刘)放三家为最古,并指出“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为诗文评五例之一而次于《文心雕龙》、《诗品》等之后。对于词则《词曲部》立《词话之属》一目,首列王灼《碧鸡漫志》。  相似文献   

4.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著名的古文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相似文献   

5.
《六一诗话》是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在此集中,欧阳修评论了众多作家及流派的著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诗歌创作主张。此集仅28则,其中提及梅尧臣的就有7则。文章主要从欧、梅二人的早年经历、思想爱好、创作主张及交往入手,探讨此种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诗话是一种论诗谈事的笔记小说,欧阳修晚年写作的《六一诗话》,可视为诗话体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初作诗话的目的虽算不上严肃认真,但其中的许多论述其实较为明确地表现了欧阳修的诗学观点,如认可"穷而后工"的创作态度,主张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意新语工",看重义理和"事信",追求闲远平淡的诗风等等。  相似文献   

7.
《六一诗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颍州是欧阳修热爱的地方 ,欧阳修曾在颍州组织和参与了一些文学活动 ,其自号“六一居士”也是从颍州开始的 ,这也促进了《六一诗话》的产生。西昆诗人创作的众多杂史 ,给《六一诗话》的产生提供了文体条件 ;而西昆诗人和西昆诗歌本身也成了《六一诗话》的重要内容。从欧阳修本人的创作经历看 ,他先后著有《杂书》和《归田录》两部杂史 ,《六一诗话》正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作为中国古代诗话体文论的开山作这一点,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关于《六一诗话》的理论意义,却鲜有提及者。郭绍虞先生曾指出:“欧氏学有根柢,故是书虽取随笔体裁,不成系统,然细加抽绎,不难窥其全貌。正不能以此为不甚经意之作而轻率视之。”鉴于欧阳修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我以为,对《六一诗话》进行一番研究,对于全面了解欧阳修的文学观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即试图作一引玉之砖,谈谈个人对《六一诗话》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瀷(1681——1763),字子新,号星湖。著有《星湖僿说》30卷,包括天地门3卷、万物门3卷、人事门11卷、经史门10卷、诗文门3卷,其中诗文门3卷具有诗话性和诗学理论价值,包含诗评、诗话等丰富的诗论内容,在继承前人诗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见解,并注重诗文内容的考证,是朝鲜李朝时期很有影响力的诗论集。  相似文献   

10.
在宋文的研究中,批评文体的分析和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即使60年代开始的对宋文体式有了专门性的研究,但数量颇少,且研究的不够深入,藉以此,本文选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作为切入口,贴合其具体诗文作品对其批评文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诗文可以归类为序跋体、书信体、墓志铭体等,通过对这些批评文体的分类解析,欧阳修对宋代文体的独特贡献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滁州.欧阳修全国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醉翁亭记》的诞生地滁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重视欧阳修与其他诗文大家的比较和欧阳修诗文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二是重视历史文化视野下的欧阳修多元化研究。三是重视欧阳修各体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四是重视欧阳修各体文学特征及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七律共225首,约占其诗歌创作总数的四分之一。在诗文革新诗人中,欧阳修是七律创作数量比较大,比例亦比较高的一位诗人。其七律在内容上多写闲适细腻的日常生活情事;在艺术上,以平实流畅、质朴自然为主,又能整合杜甫七律及晚唐体、西昆体七律之长,发展了宋初王禹偁等人的白体七律,并影响到后来的苏辙、张耒等诗人,最终确立了北宋七律平易畅达的风格。欧阳修的七律诗风与其诗学思想密切相关,体现了诗文革新诗人在诗体学上的认知与理念。  相似文献   

13.
北宋人王当的《王子思诗话》是一部在宋代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诗话著作,其中评论韩愈诗文者11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当代学术界还没有给予这部著作以足够的重视,有必要认真地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4.
宋代的诗话非常繁荣,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以严羽的《沧浪诗话》影响最大,尤其是对明代复古派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使明代诗坛形成了以复古诗潮为主流的局面。《沧浪诗话》提倡学古、重视格调与情感,赞赏神韵等诗歌创作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20,(1):75-78
欧阳修笔记中有丰富的文学思想。其文学生态论涉及面广,宋初皇帝对科举的积极态度,对文化的重视,对读书的提倡及自我力行,优待文人皆有涉及。政事之余,勤勉为文,常常君臣唱和。在笔记中摘句论诗,开风气之先。对李白杜甫的评论公允客观。可以对照论证和补充诗文及诗话中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试论岑参"边塞"诗人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代文学名家的诗文和诗话中,对岑参及其诗作的评论很多,通过考察这些诗文和诗话,试图揭示岑参“边塞”诗人地位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首创《诗话》,其后,《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相继出现。初期诗话以其丰富的内容、自由的体制和活泼的风格为诗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期诗话所包涵的内容、理论主张、独特风格以及它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等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诗话是记录诗人创作、生活经历的随笔性文字,历史悠久。清代中叶,在大理白族地区出现了第一部诗话《荫椿书屋诗话》,为弥渡诗人师范所写。该诗话展现了清代中叶云南诗坛,特别是大理诗坛诗歌创作的繁盛景象。通过对该诗话写作时间及版本的介绍,对诗话内容的归纳分析,指出该诗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诗话是人们较少涉及的一个领域,江西派诗话更是少为人所提及。本文对江西派诗话的产生背景、作家作品、论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诗话非常繁荣,对后世的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以严羽的《沧浪诗话》影响最大,尤其是对明代复古派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使明代诗坛形成了以复古诗潮为主流的局面。《沧浪诗话》提倡学古、重视格调与情感,赞赏神韵等诗歌创作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