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可从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一、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可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选取网球专项学生4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专项知识传授、录像模拟训练与现场实地指导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球新手运动员进行知觉技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通过8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的训练,探讨网球专项知觉情景训练对网球新手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能力,认知操作反应时、准确率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专项知觉技能训练能提高网球新手运动员视觉信息加工效率,改变视觉搜索的策略;(2)专项知觉技能训练能提高网球新手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能,尤其是控球力量性和控球精准度,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9):42+45-42,45
随着网球运动技战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运动员的体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的体能评价已成为实现科学化训练的必要手段,也是亟待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从高校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素质的要求出发,在分析高校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高校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模型,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员体能评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英 《新体育》2024,(2):16-18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的基本击球方法之一,据统计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超过70%,因其具有速度快、控制力强、力量大等特点,成为多数运动员用以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而力量和身体平衡性是正手击球技术当中两大基础素质。本次研究共选取某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班20名男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经过核心力量训练6周后与训练前相比有较为显着的提高,对照组接受传统力量训练6周后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促进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提高网球运动员的击球速度,采用体育测量法和数量统计等方法,对28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速度、正反手击球动作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专项速度素质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所筛选的多项测试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水平,部分测试方法可以作为网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训练手段进行应用。腿部爆发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球运动员发球,正、反手击球动作的速度,腰腹的速度力量素质也是影响网球运动员专项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该文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训练,了解PBL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对30名网球运动员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8周的教学训练。结果:实验后实验组身体素质(50m跑与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网球技能方面两组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将两组之间的网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运动员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于提升网球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尤其对50m跑与立定跳远2个项目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建议:今后在网球教学中,高校网球教练员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兴趣,培养训练积极性,但需要教练员充分掌握PBL教学法并熟练运用,也需要拥有更多的网球专业知识储备,为提高网球专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查阅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结合对跳远运动训练实践和体会,找出了跳远专项训练中,国外跳远运动员与国内跳远运动员在起跳方面存在的差异与不足。提出了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指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专项力量训练要在一般力量基础上进行,应把发展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作为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我国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网球竞技运动中,无论是国际比赛、国内比赛,还是青少年的系列比赛,倘若网球运动员要想实现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中,网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球运动核心力量的内涵特征,然后阐述了核心力量对网球运动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现状,最后提出了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路径和方法,希望可以为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到专项体能测试中与网球发球球速的相关指标,为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0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素质进行测试,并对其发球速度进行记录和分析,将测试指标与发球球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球球速与部分专项测试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部分专项体能素质指标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发球球速有密切联系,建议在提高运动员发球速度的训练过程中优先选择这些动作作为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武汉体育学院10名网球专项学生实施六项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与功能性动作测试,利用费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体育院校学生以上两项测试进行系统分析,以此降低网球专项学生因不适宜的日常训练所造成的损伤概率,为我国大众网球的开展储备优秀的师资力量。结果表明,在测试过程中很明显可以观测到运动员肩部和核心区肌群完成功能性动作质量不高;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可以得知,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有部分显著性相关,而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总分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因此,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只能简易的识别个体的功能限制和不对称发展,而对于预测运动员现有的竞技水平和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缺乏一定的效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指网球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和自身素质提升而采取的必要训练措施。随着网球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网球技术流派的打法击类型层出不穷。尤其是以底线进攻为主流的进攻方法成为运动员最为推崇的类型。基于此,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体能消耗更为巨大,赢得比赛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是否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和充沛体能。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遵循比赛导向、系统性复合、适量区别、适度恢复的基本原则。在网球运动中,要强化体能训练的速度训练中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等几个方面的训练,提升网球运动员的整体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郑宏伟  吴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62-663,665
随着网球选手的击球更快更重,网球的比赛节奏也越来越快。比赛中选手们已经不仅仅是在比拼击球的质量,更是要比拼高强度的节奏中的稳定性,甚至是在被动,受迫情况下的回球成功率。要想拥有稳定的击球,就需要发展选手的体能与控制身体的能力。因此,训练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稳定平衡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今网球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展核心力量理论叙述以及对照分析在稳定和受迫情况下的击球形式来阐述发展核心力量对保证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性,为网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功能训练的理念来源于康复领域,现已逐步应用到运动训练中。由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腰椎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常出现的功能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功能训练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可根据情况,增加改善肩关节、胸椎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的训练,提高肩胛骨、核心和下肢稳定性的训练,以及改善肩袖、躯干肌力不平衡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有效减少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程序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75-178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指标(力量、速度、灵敏素质等)的优化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女子乒乓球多球训练和比赛中一些指标的变化 ,探讨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理据、方法及合理运用 ,经过二个月的多球训练 ,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等专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果说明 ,磷酸原→磷酸原糖酵解→糖酵解 3种组合模式的多球训练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网球比赛经常持续超过1h,有些比赛甚至超过5h,其对抗程度越激烈,对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高,良好的体能对网球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十分重要。专项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合理发挥技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而良好的训练方法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又是十分明显的。本文结合网球项目阐明了功能性训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介绍了网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的方法体系,为当前我国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据分析法,对广东省高校甲组网球队训练中队员选材、训练时间安排、训练计划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队员选材应该扩大宣传效应、由体育部门统一协调统筹、做好新进队员思想工作,训练时间的安排以提高队员水平为主体灵活安排,训练计划的安排应遵循队员掌握技战术的规律实行大周期范畴下各个阶段以微周期形式来实现相结合,旨在为广大高校同行们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借助表面肌电图技术、三维高速摄像技术对高校优秀网球运动员双手反拍击球时躯干肌肉放电情况进行研究,运用生物力学理论分析得出:弧线式引拍方式有利于躯干的充分扭转,积累更多躯干的弹性势能,高校网球优秀选手躯干左右两侧旋转肌肉群收缩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球比赛和专项训练时运动负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专业网球比赛负荷特点设计大学生网球专项训练方案,通过比较大学生网球比赛和专项训练的负荷因素,揭示大学生网球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和专业网球比赛的差异性,为大学生网球专项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网球运动成败归因的科学研究不仅为丰富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理论提供实证依据,对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法以男子网球运动员在大赛后的访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成败基本归因是一致的。从自由节点和相应的总参考点数来看,国内、外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对于失败归因不同。从相应节点比例来看,成功时,国外运动员的归因更加细致和多元化,而失败时,国内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归因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