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青少年正处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特殊的年龄阶段使他们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之一.一方面他们的知识逐渐丰富、发育逐步成熟,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形成暴力犯罪.近几年来,频频有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不少新闻媒体在对这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大肆炒作.可是具体的,媒体暴力炒作是如何影响青少年,他们对媒体暴力炒作的看法以及是否受媒体暴力炒作影响等问题,还是不确定.因此,通过专门对媒体炒作以及青少年暴力等有关问题展开调查,深究媒体炒作的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了解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同学对青少年暴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炒作的历史,从大的方面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经纪炒作、媒体炒作、平民炒作炒作,《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通过媒体反复做夸大的宣传。"这一解释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这是炒作的动力;二是"夸大的宣传",这是炒作的性质。有人说,  相似文献   

3.
魏鑫 《新闻窗》2012,(3):57-57
近年来,媒体炒作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炒两性、炒绯闻、炒名人……。 媒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增强所谓的“卖点”,从而有助于扩大自身的影响,提高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但是,炒作到底该不该?对不对?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艳照门"风波、明星绯闻炒作、各种商业炒作……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媒体摆出了迎合的姿态,作出了媚俗的定位选择.  相似文献   

5.
娱乐圈当今盛行炒作,一部影视剧开拍前要炒,开播或放映之前要炒,一个新专辑推出前也要炒,一个大型活动举办前也要炒。炒作,已经成为娱乐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并日益变得合理化。炒作靠什么?当然要靠媒体。每当公司和个人需要炒作时,就放下了平时摆出的大架子,主动会为媒体提供各种“猛料”,  相似文献   

6.
刘武俊 《新闻记者》2001,(12):62-62
新 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不信你看 :各种媒体对“14岁少女康某被拐案”及其骗局的炒作、对盛名难副的所谓“基因皇后”献基因库一事夸大其词的渲染、对“飞黄英雄”异乎寻常的关注、对渝湘鄂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包养情妇等私生活的喋喋不休 ,以及曾以对牟其中、何阳之类“名骗”众星捧月般的炒作等等。这些现象值得新闻界认真反思。现代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和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讲 ,媒体对话语的控制实质上就是一种颇具隐蔽性的权力技术 ,媒体的舆论监督实际…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络大谣有哪些利用媒体的手段?个别媒体为何沦为网络大谣的"传声筒"、"扩音器"?媒体如何"擦亮眼睛"不被网络大谣所蒙蔽?在与网络谣言斗争中媒体人有什么责任? 这样的追问才能显现媒体和媒体人的良知和底线. 从新闻视角看网络大谣如何利用媒体炒作 网络大谣产生影响,离不开媒体,离不开炒作.具体来看,网络大谣利用媒体炒作手段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发布平台多重嵌入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杨:最近可供媒体炒作的“猛料”层出不穷, “砸奔事件”、赵薇“军旗装事件”、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等等,大有让媒体应接不暇的势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实并没有“炒作”一说。既然现在对“炒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不妨先不给它扣上一个“贬义词”的帽子,以平常的心  相似文献   

9.
媒体每次过分关注一件事,都有炒作之嫌。但是这次炒作,却在客观上办了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0.
时尚人物     
不记得是哪位高人说过,如今是个炒作的时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炒作。股票要炒作,媒体要炒作,明星也需要炒作,一时间炒得天昏地暗风云变色,其中犹以娱乐圈最为火爆。 前几日,媒体便报道周迅与李亚鹏假戏真做,双双坠入情网,众人正在狐疑之际,又有报道说周迅已经收下了李亚鹏的订婚戒指。一时间,叫好声欢呼声祝福声不绝于耳。孰料,又有媒体站出来说,李亚鹏的哥哥亲口辟谣,绝没有什么订婚戒指!这是,围观众人已是晕头转向:这“靖哥哥”跟“蓉儿”到底有事没事啊?那定情戒指莫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二代"题材新闻频发,作为对社会利益负责的媒体,我们应该有所反思。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二代"新闻的炒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危害。媒体应该坚持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坚持新闻适度策划,不炒作不煽情,同时主流媒体积极介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酝酿社会更大的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12.
推开热闹的"艳照门",笔者看到了隐藏其后的"传播门"--媒体是此次"艳照门"事件扩大化的重要推手.本文在分析明星、经纪公司及媒体三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揭示媒体报道中明星"隐私辈出"的深层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反思媒体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的不当传播,呼吁媒体理性冷静地面对娱乐炒作并提出了面对恶性炒作媒体可选择的一些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缘起 《视听界》2009,(3):11-11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再下禁播令——严禁炒作名人丑闻、绯闻、劣迹。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电视台把“阿娇复出”当做一个事件来炒作是不被准许的,但广电总局并不是要封杀这些明星,只是严禁媒体炒作。  相似文献   

14.
晓言 《中国广播》2007,(11):79-79
提起“炒作”一词,不少同志的第一反应:它是个贬义词,认为媒体运用炒作手法,炒作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提升自己争取受众、拉动广告的做法,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商业化的潮流中,炒作和虚假新闻日益泛滥。应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传媒大观     
《新闻爱好者》2004,(12):38-39
清华大学河南日报首期公共健康编辑记者培训班近日圆满结束。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纽约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围绕中国重大流行病和公共健康政策与社会问题、媒体如何应对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和公共卫生危机、应该以何种方式来报道公共健康领域的各种新闻事件、如何配合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等问题,对报业集团采编人员进行培训。部分读者对某些报纸参与房价炒作表示反感一份调查显示,受众对媒体参与房地产炒作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反感。部分读者认为:国内某些城市的房价上涨,与部分报刊为经济利益炒作有关。因为房地产商…  相似文献   

17.
林忆 《新闻实践》2006,(7):56-56
新闻策划对媒体的重要作用,业界都是认同的。关键是怎样遵循新闻策划的一些实践原则,把握好“度”,避免炒作新闻。新闻炒作的几种表现新闻策划是为了使报道更能反映事物本质,更有效果,更有影响力,提高正面引导的作用。而新闻炒作主要是有些媒体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或是受利益驱动,或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心理等等,过度炒作  相似文献   

18.
文化娱乐类报道 ,已经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结合近期文化娱乐热点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就文化热点新闻的采写与媒体的价值导向这一问题 ,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以就教于新闻界同行。明星炒作与文化趣味导向机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和我国的台港地区 ,报纸上的文化娱乐新闻 ,尤其是影视娱乐版的内容大多是明星绯闻之类的东西。明星为了提高其身价和作品的卖价需要媒体的报道 ,而媒体为了发行量、收视率也需要明星的炒作 ,这两者构成了一种互为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应当承认 ,媒体的明星炒作为影视业、唱片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产报道越来越多,很多媒体设置了专门的栏目或者版面进行报道。但是房产报道的名栏目却很少,受众对房产报道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近年来,甚至有些论调说:“媒体和房地产商是共同利益体,媒体在为炒作高房价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20.
"谢才萍包养事件"中的媒体所为,在道德上,造成违法者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法律上,导致对违法者的侵权。造成媒体道德防线失守和法律边界被逾越的主要原因在于记者的盲目跟风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