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看图讲述《哪来的脚印》一课,我改变过去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以上课、游戏活动、日常生活等教育手段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教学活动。课一开始,我就先请一位小朋友看看四幅图,然后和老师说悄悄话,告诉老师这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引  相似文献   

2.
悄悄话,灵!     
有一天,我把一把新的卷笔刀放在办公桌上,后来不见了。当我把这事告诉孩子们时,我从四十几双眼睛中发现了一双惊惶不安的眼睛。我用亲切的口吻说:“现在,我想请每个小朋友对老师讲一句‘悄悄话’,老师不会把这悄悄话告诉给别人的。”接着,小朋友就挨着座位一个个地给我讲起悄悄话了。当那对“惊惶的眼睛”移到我身边时,流出了惭愧的泪水。他把一只小手伸进我的口袋,在我耳边轻轻地  相似文献   

3.
拍皮球     
教育目的:向小朋友们进行安全、文明教育,培养和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游戏材料:小椅子每人一张,皮球一个,铃鼓一个。游戏过程: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大圆圈,边唱边做“击鼓传球”。请一位小朋友站在圆圈中间按节拍敲击铃鼓,众小朋友听铃鼓声,沿逆时针方向传球。当唱到“注意安全守纪律”时,铃鼓越摇越快,传球速度也随之加快。音乐结束时,球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站起来背诵这首歌词。然后重选一位小朋友敲击铃鼓,游戏继续进行。拍皮球1=C2/4朱晋杰词李嘉评曲13506650653043203135-6563-665535544231235665235-6653123665320301-10‖小皮…  相似文献   

4.
昨天上午,陈老师在我班代课,请了刘杰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谁知刘杰刚开了个头,小菲就大声嚷嚷:“别听他的,他讲的故事难听死了!”说完,两手猛力塞住了自己的耳朵,全然不顾眼前的老师。小菲是班上故事讲得较好的小朋友之一,深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平时,只要老师一说:“请一位小朋友讲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不当老鼠     
一天下午,我组织小朋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先讲了游戏规则,然后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为了让小朋友掌握游戏的要领,我先扮猫。于是,我给自己戴上猫的头饰,然后再一一给小朋友戴上老鼠的头饰,当戴到杨蕊函小朋友时,她把头扭向一边,然后说:“我不当老鼠。”  相似文献   

6.
保护小树     
所有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中间竖立一根木棍,代表小树;一个小朋友扶着木棍,当“护树勇士”。游戏开始。围圈的小朋友手拉手,边走边说:“小树小树快长大,我们都来保护你。”“护树勇士”大声说出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例如:“奇奇,请你来保护小树!一、二、三!”说完  相似文献   

7.
声形结合,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差,按“有相对强度的刺激物易引起注意”的道理,我常用声形结合的方法引出课题。如《小猫在哪里》教学时,我就设计这样的开头:“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两幅有趣的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看了以后再和老师说句悄悄话,告诉老师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这时,全班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都想听听同伴和老师说的悄悄话,当听说图片上画的是许多猫时,幼儿都会喜形于色。接着,我学猫叫,让幼  相似文献   

8.
游戏方法:全体小朋友分为甲、乙两队,左右站好。在队列前10米处,分别画两个大圆圈,两圈内放置数量相等的鱼、虾、螺状玩具若干。音乐起,大家一起拍手唱歌。各队第一位小朋友  相似文献   

9.
一得集     
教学活动开始了,可教室里还是乱哄哄的,小朋友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受到幼儿在课间玩“布雷斯塔警长”游戏的启发,我说了声:“现在我看哪位小朋友像布雷斯塔警长那样有狼一样的耳朵,能听清楚老师的悄悄话。”刹那间,教室里静悄悄的,每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袋鼠跳跳跳     
游戏准备:1.找一些如木头、砖块、绳子、皮球等作为障(zhàng)碍(ài)物。2.一只用来计时的表。游戏开始前,在场地上画定一段路程,作为起始点,中间每隔1米左右摆放一种障碍物。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比赛。游戏开始:一队小朋友先进行比赛,从起跑线起,排在第一个的小朋友像袋鼠那样双脚并拢(lóng)从障碍物上跳过去。到达终点后,本队的另一名队员紧接着从起点出发,直到全队的小朋友跳完。担任主持人的小朋友用表计算(suàn)每队所用的时间。速度快的队获胜。袋鼠跳跳跳@米妮 @李口…  相似文献   

11.
游戏说明: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开碰碰船者,在圈内小跑步,手做握方向盘动作。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拍手,唱到“碰碰碰,碰碰碰”  相似文献   

12.
小喇叭广播     
目的: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能力。玩法: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请一人当主持人(第一次可由教师担任)。主持人说:“哒嘀答、哒滴答,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现在请××小朋友广播。”被请到的小朋友大声讲一句话或一件事。如“昨天,我们中班小朋友参观了动物园”、“王刚小朋友帮助小班弟弟妹妹搬椅子”等。接下去主持人又说:“下面由××小朋友广播。”××小朋友大声讲一句话或一件事。依次类推,主持人需有意识地请不太爱说话的孩子来广播,让他们有锻炼的机会。开始游戏时,可以只说一句话,熟练后应要求说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怪味比赛     
游戏准备:每队一个篮球。游戏开始:在场地上画好起跑线和终点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排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队排在最前面的小朋友把球夹在两腿中间,做好起跳准备。比赛开始,两队夹着球的小朋友同时蹦跳着向终点前进。途中要是丢了球呢,只好赶快回到起跑线,重新起跳前进。到了终点,要赶快回身将球扔给本队排在第二位的同伴。以此类推,哪队最后一个小朋友夹着球先跳到终点,哪队就赢得比赛。小提示:赢得比赛的秘诀是尽量少丢球!怪味比赛@天源 @张艳 @李勇智  相似文献   

14.
隔离护栏作用大马路分成左右道跨越隔栏太危险这点一定要记牢小朋友们做游戏马路不能当场地车辆太多不安全公园里面来嬉戏大马路宽又宽交警叔叔站中间指挥行人和车辆道路通畅又安全人行横道线整齐又好看车辆见了它速度要放慢小朋友们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线安全通过没危险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是提醒严格遵守不违反过马路时要看清交通法规记心间@张春茹 @张蕾  相似文献   

15.
摸摸看     
让四个小朋友站成一个圈,各人发给两样东西。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皮球和一个苹果,另外一个小朋友拿一个木块和一个苹果,第三个小朋友拿木块和皮球,第四个小朋友拿木块和铁块。让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子中间,叫他记住每个小朋友拿什么东西(最好让他闭上眼复述一遍,如复述正确,则游戏正式开始)。将站在圈子中间的小朋友眼睛蒙上,让他在原地转三圈(这时其余的小朋友立刻交换位置)。然后教师告诉这个小朋友:“请你摸别的小朋友手中拿的东西,然后告诉我你  相似文献   

16.
说句悄悄话     
两天来关于纸篓里的那块豆腐干是谁扔的,到现在还是个谜。正当我不知怎么办时,园长给我出了个点子,她说:“你不妨先把这事放一放,到游戏活动时可请每个幼儿到你耳边说句悄悄话,也可把豆腐干谁扔的轻轻地告诉老师,你要保证会原谅和替他保守秘密。”我决定试一试。游戏时,何亦忻小朋友在我耳边悄悄地说:“豆腐干是柯凡俊扔的。”柯凡俊也承认是自己扔的。这办法真灵!我松了口气,便轻轻地对柯凡俊说:“挑  相似文献   

17.
我班有个叫王蒙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时基本上一言不发,小朋友们都不爱跟她玩。为了让她开口,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说:"现在老师要跟王蒙小朋友说句悄悄话,谁做了王蒙的好朋友,王蒙就会把悄悄话告诉他。"小朋友都想知道悄悄话的内容,他们起劲地叫王蒙的  相似文献   

18.
注意课中休息与愉快教学相结合。课中休息是新授阶段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并可以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如我在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带着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我跟每一小组的第一位同学说了一句悄悄话———“黑板上就有两句大自然的语言,请找找看”,接着,让他们将这句话悄悄地传下去,并让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是一句什么话。经过一传再传,有的传对了,有的走了样,有的已经不像话了,弄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一游戏活动,同学们觉得很新奇,玩得也很开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课中休息与愉快教…  相似文献   

19.
“展示与讲述”是孩子最喜欢的课程美国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是语文、阅读、听写、图型、数学、绘画、手工艺、游戏、体育等等。其中每一项又有分项。大体说来,简单、实用、轻松、生活化是美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是“展示与讲述”。“展示与讲述”这一课程每周有两三次,每次由教师指定一位小朋友负责展示及主讲。展示的物品及讲述的主题不拘。对于初入园的小朋友,事前老师会发给家长一份通知,请家长协助小朋友找讲述的主题和展示的物品。因为讲述的主题形式不拘,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主讲人身上,所以每一位担任展示  相似文献   

20.
小音名找家     
目的:巩固幼儿对七个音名的认识,训练动作的敏捷性。准备: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圆圈。中间空地上画七个圆圈.标有C、D、E、F、G、A、B七个音名,请七位小朋友扮演小音名,戴上标有音名的头饰,站在中间。玩法:教师先点一名幼儿为提问者。前奏后,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小音名”边唱歌边做动作(见动作提示),提问者问到哪个音名时,就由那个音名回答。歌曲唱完后,教师将曲尾的音乐反复弹奏,音乐一停,“小音名”就去找自己的家,即找到标有相同音名的圆圈。如谁找错了,就与圈上的小朋友交换角色。如全找对了,则游戏重新开始,两遍后更换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