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论作者最讨厌的就是遇到假新闻,新闻由头错了,评论往往一点价值都没有。然而,假新闻仍然防不胜防。比如10月8日,就有媒体报道说,今年安徽专科(高职)以上的上线率,每100个学生中就有85人是女生,15人是男生。这一数据创下了国内此类统计中女生所占比例的新纪录。但当天,教育  相似文献   

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话,几十年来新闻界一再强调,并付诸实践。在新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这一点呢?回答是肯定的。一个时代要有时代精神,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一个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劳动,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历来是我们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应当毫不含糊地坚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人对此有些犹疑,有的人不大赞成。有的人还认为,这种先进人物的报道,现在的一些青年人不喜…  相似文献   

3.
读者对出版物提意见,其中之一是错别字方面的。的确,阅读图书遇到错别字,就像吃饭嚼到砂子,使人感到很不是滋味。何况它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我们就多年在校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这方面的现象,找一找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以及探索一点消灭错别字的途径,以求教于出版界的同仁。一字之差的严重错误把“赋诗”错成“贼诗”,把“欣赏”错成“欣尝”,把“大十六开本”错成“六十六开本”,把“场记”错成“埸  相似文献   

4.
我国书籍的再版率1984年达到30.7%,和其他国家比较并不低,但是仍然有不少需要再版的书不能及时再版;有些书籍再版时也未充分注意提高质量。过去文化部出版局曾就再版书问题发过专门通知,当时抓了一下,以后就放松了。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切实解决。为此,认真研究书籍再版对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十分必要了。书籍的再版对整个出版工作有什么重要性呢?第一是有利于提高质量。要求一本书第一次出版就尽善尽美,这个愿望是好的,在编辑工作中,要求书稿在发稿以前做到这一点也有必  相似文献   

5.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除得益于文字记载而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中国人民视对档案资料的收藏和保管,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也与档案工作的严密有关系。历代皇帝无不从历史典籍中吸取统治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将自己的功过得失记录在案.加以编篡、收藏,供子孙后代参考.借鉴,即使是近代国家领导人.也从几千年的史书典籍中领悟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幸运的。这首先是因为整个IT行业 ,当然也就包括互联网得到了比其他行业更为开放的政策优惠。另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阶段 ,总会出现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抓住了良机。在1985年 ,中国互联网“先行者”钱天白教授发出了国内的第一封E -mail,这意味着互联网首先是被我国的科研专家所关注的。他们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个群体。而出于专家的敏锐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科技精英们没有漠视这一可能带来整个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几年后,中国的第一个骨干网———中国科研教育网在国内率先开通…  相似文献   

7.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说起新华书店,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党的宣传阵地,是发行精神产品的文化企业,这是没有错的。但如果只承认、看重这一点,而忽视它同时也具有普通企业的属性,就会在认识上带来偏差。文化企业也是企业,除了确保社会效益之外,其他同企业一样,应当将改革引向深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的关系。实践中,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社会效益是立店之本,经济效益是兴店之路。忽视社会效益,惟利是图,就是放弃新华书店建店的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依托。特别是在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步…  相似文献   

9.
往事(四)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叙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和启示,这是因为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我就不可能有以后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何况,在我们这个有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对老师的遗忘是不可宽恕的,而我恰恰非常喜欢这个传统。虽然,我所列举的那些老师们并不是什么“名人”,而且好几位都已作古了。现在的年青人,对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不甚了了的。经历过的人,有的消亡了,有的不愿意再提它,有的提起它便诅咒,用“路线错了一切都错”概括那三年,我也是过来人,我不希望那段历史重演,但那段…  相似文献   

10.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一、文学创作的特殊性1、全民专业——一生没有接触过文学的人恐怕是很少的。文学以其广阔的、多彩多姿的生活图景,强烈而深刻的动情力去打动人心,寓教于情,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不可想象没有文学会有历史,没有艺术会有人类的精神文明。你一旦选择了这个专业,你就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你的生命就和他们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诈品公开发表之后,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与整个社会沟通,受到社会的检验,这就是文学专业的全民性。这与专业性较强的科学技术有所不同,也是将“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D号改为“为人民服务,为社…  相似文献   

12.
尽管,一进入到工作状态就马上会强调节奏和效率,虽然,这两年《广告人》随着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处在高速成长期,但是,始终都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萦绕在心头,这就是:我们是不是需要慢下来?从历史上看,由于十年动乱,让中国人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此,"赶超"成为了整个民族最急迫的目标。于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陷入了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精英史观在媒体中存在的主要表现 1.“得一人而得天下”论。这实际上是精英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是有效的数字而人民群众只是无效的“0”的旧调在媒体重弹。这一点在历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像《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就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定天下。但结果怎样呢?刘备二人都得了,天下也没保住。可我们现在的媒体,特别是报刊上有关企业家业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吕蕾 《兰台世界》2014,(5):137-138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隋唐时期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征伐耗尽了隋朝强大的国力并使之如强秦一般迅速灭亡,在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隋军何以三战三败”?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8,(8):1-1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刚过60岁,就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爬楼梯也无力,甚至遇到一点磕磕碰碰就骨折——这都是骨质疏松给老年人带来的麻烦。许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特有的毛病,然而,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这其实是个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生动形象的比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也为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女评球     
世界杯开战,全世界球迷的节日到了,这是体育圈的盛事,本不关娱乐圈什么事儿。但超女李宇春、张靓颖将在全国数十家媒体开设评球专栏的消息,突然让我有了世界大同的感觉,许体育圈的人转行娱乐圈大把赚银子,就不许娱乐圈的人涉足体育圈分一杯羹?这事谁也挑不出个错来,人家两厢情愿,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端庄     
有一则新闻,载于法制文萃报2001年12月 27日社会新闻版,题目是《“汉语托福”笑话百出(主题)考生不明白歌星会“红”(副题)》。 这则新闻,除首尾各一句,便全是“笑话”。“笑话”列举了五个,算是“百出”的举例。几个外国人,抱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学习汉语,由于举世公认的汉语难学而在考试中答错了几道题,这不是正常现象吗?有些“就算让中国人做也有点难度”、“甚至是帮忙辅导的中国学生”也没答对的试题就不许“外国人”错?错了就可笑? 由此,我想到了新闻的端庄。 端,正,不偏侧,不歪斜;庄,重,不轻挑,不…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没看的人可能会感到遗憾,看过的人恐怕也会感到遗憾。中国人最重春节,这里面有亲情的交融,有劳作之后的休整和放松,更有对来年新春的祝福和企盼。晚会搞得轻松热闹一点,与春节的气氛是合拍的。问题是怎么个热闹法才更有意义。今年的晚会豪华艳丽,美轮美奂,极尽铺排。然而能象《爱的奉献》那样一夜唱红的却没有,而巨一种戏唱一两句的编排,外行人看着象走马灯,想听想看的人又不能过把瘾。历年看重的相声、小品,这次虽说也有些好的,如《鞋钉》就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看后有那么一点回味,但多数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快节奏,高效率,信息流动疾速。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在加快信息传递的节奏,各科技能的运用也力求在简明、实用、快速上下功夫。作为新闻内容与中心思想的浓缩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的新闻标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在政治上、实事上和文字上的准确无误,而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即在上述基础上做到字少意丰、生动引人,扩大信息的含量。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不能不讲究一点制作技巧,也就不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