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偶尔听到同事说:“我们五年级的作文课某某教师兼代。”意思是说,作文教学与语文课教学另列门户。说者显得语气平静,而听者却很是愕然,眼前立马浮现出学生搜肠刮肚写作文的“苦难情境。“以我从教二十余载的点滴体会是:作文是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写作方法、思想感情的表达技巧等综合体现的一份作业,岂能将相辅相成的东西分开来完成呢?如果是为了将教师间的工作量显得均衡一些,非要这样做的话,导致的后果势必是:语文教学虎头蛇尾,学生作文是老虎吃天。以我之见,二者非但不能分开,而且要将作文教学持之以恒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还要将语文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紧紧地捆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以美促教,以美育人。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发掘语文教学本身的审美资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掘语文教学本身的审美优势,利用形象审美,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通过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因素的综合运用,达到以美启真、以美促教的目的: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即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课文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美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美化教学;展示语文教师的特长优势,即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将自己所独具的美质特长融贯于教学之中,以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优势。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审美教育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新课标的审美教育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将教学目的更加靠近了教学改革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就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学的本质被繁多的非语文内容覆盖;教学时脱离了文本,随意发挥,可以创新,扭曲了课文原本的内涵等。面对这样的现象,我...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面对素质教育新形势,作文教学将如何开展,下面先让我们共同关注一个作文课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那种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削弱了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功用,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语文课是业余课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语文课无用论;另一方面,将语文课排斥在专业学习的层面之外,违背了专业学习的规律,使专业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专业知识,既可以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语文教师的权威,又能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埋下伏笔,增强课堂情趣和学习气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的“肥沃”土壤。知、情、意并重,是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下面…  相似文献   

7.
古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进而掌握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就成了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在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古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颇佳。现将教学感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毛文 《甘肃教育》2004,(9):24-24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恰当有序的目标、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涵盖工具和人文的内容,即在工具运用中要体现人文,在人文追求中要运用工具,并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此,语文教学设计也应随语文性质的重新界定而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教龄。对于语文的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我感到很迷惘。现将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怪现象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研人员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但由于否定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借鉴或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语文教学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本人就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历来是语文教师所追求所奋斗的目标,作文教学效益也是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志之一。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体会地说:“对语文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讲,最难的语文作业也是作文。”每每遇到作文课,有些学生抓耳挠腮,东翻西找,无话可写,无感可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省: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会写作文。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学习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它,又何止是一门学科呢?笔者崇尚“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大”者,数量大,范围大,密度大。把语文教学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思想,即大语文。有个比方打得好:语文是空气。作为空气的语文充满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永远而又执着。因此,我想说:生活处处皆语文。  相似文献   

13.
“大语文教育”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河北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河北省的张国生等老师和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于90年代实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语文教改思想和教改实验。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将其内容归结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刘先生认为,张老师“把语文教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语文的课堂教学;教学渠道,指语文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理论有一个命题:课文是语文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本文认为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课文只是语文科的教学例题习题。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把课文误解为教学内容会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缺位,并且固定了“教例题习题”的教学形式。这两者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低效率。本文认为应该将“汉语言”和“听说读写知识技能”确定为语文科的两大类教学内容,实行分科教学,改变教学形式,改革语文考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对话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以世界为中介”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这种理论虽然是针对所有学科的,但对语文似乎更有实践意义,在把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学时,要将其“语文化”。下面是笔者在语文对话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语义教学活动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的方法,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母法”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母法,最起码有这样两种:一曰情境教学法;一曰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一向以“动之以情”为特长、它主要以语言文学这一审荚创造的符号形态为教学载体,情境教学法南江苏南通的李吉林老师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郑朝家 《广西教育》2005,(1A):55-55
语文与生活同在。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根据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人文性内容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和亲情,具有强烈人文色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张扬人文意识,落实以人为本,让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色彩更浓。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李丹 《广西教育》2013,(37):39-39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将生活之活水引入语文教学,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和内涵。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一、即时开发教学资源。勿错失良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并能及时开发有价值的资源。面对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凭借教学智慧,捕捉、判断、重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生成的亮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真正意义的有效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谢秀珍 《辅导员》2009,(19):25-25
如何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体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几年的新课改实践与经验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