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秋使用的初中语文第一册,除了将《东方红的故事》调整下去,换上《驿路梨花》外,其它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动。这一册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主要是让他们领会记叙的性质和要素。全册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现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作个大体介绍。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一件珍贵的衬衫》、《驿路梨花》、《老山界》和《“红军鞋”》,都侧重记事。这些事都是用来表现人的,但写法各有特点。《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叙述一件珍贵衬衫的由来,表现了周总理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真挚感情。作者选用了一件最能打动人心的事例,以第一人称的口气来叙述,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这种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在记叙文中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适于初中  相似文献   

2.
初中一册课文《驿路梨花》的练习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写的?』据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解释,《驿路梨花》运用了倒叙写法。「教学参考书」对练习一的答案作了提示,也认定本文用了倒叙写  相似文献   

3.
部编语文课本第一册新选教材《驿路梨花》,是一篇比较符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的记叙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记叙文的读写能力培养上,认真指导学生读书,并在读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练习写记叙文,力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试提出一些设想。 (一)指导读书,启发思考,培养自学能力。《驿路梨花》全文不满二千字,主题明显,脉络清楚,只要教师启发得当,善于提问,让学生认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4,(10):1-20
记叙文是以记人(《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叙事(《驿路梨花》、《社戏》)、写景(《春》、《济南的冬天》)、状物(《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为主要内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访问记、游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于记叙文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5篇记叙文。《老山界》主题鲜明,详略得当,堪称记叙文的典范。《小桔灯》是冰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朦胧的桔红的光和勇敢、乐观的小姑娘叠印,精巧的构思,令人叹赏。王安石的《伤仲永》以精练的笔法表现了他卓越的人才能观。自读课《驿路梨花》融自然美和心灵美为一体,全文充满诗情画意。《一件珍贵的衬衫》于朴素的语言中饱含真情。这组记叙文共需8课时完成。 通过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情操。学习文章的布局和表现手法。精采的语段要求熟读成诵。 老山界 教学重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掌握记叙顺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提示:以地名命题。 长征途中第一座难走的山。)  相似文献   

6.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一深化主题记叙文中引用诗句收束全文,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  相似文献   

8.
四 第六单元也是本册的重点单元,编排了《人民的勤务员》、《驿路梨花》、《截肢和输血》、《挺进报》等四篇课文,并安排了写作知识短文《记叙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情节并不复杂,但寓意深刻,是文质兼美的好范文。我们认为,怎样理解“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茅屋主人到底是谁?”和用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高尚的心灵美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怎样围绕重点、难点来教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讲解了陆游的诗《闻武均州报已收复西京》,着重讲解了“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一句,让学生了解这一句诗的含义和诗人写诗当时的情怀。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讲解课文之前布置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自查字典;又布置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辉同学问:《驿路梨花》中,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驿路梨花》一文从所叙述的事件来看,并不复杂,但作者通过周密精巧的构思,巧妙地安排素材,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准的问题,处处设疑、悬念层叠,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写文章应当写好开头和主体部分,更应当写出一个亮丽的结尾。古人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一个好的结尾,应当是在总文的基础上,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或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或含蓄深沉,令人回味;或启迪联想,催人奋进等等。下面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一、升华主题法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呢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驿路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结尾升华了主题,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立意新、构思巧、结构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堪称上乘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教学《驿路梨花》一文,若紧扣“五四三二一”,就能提纲挚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五四三二一”即:五件好事、四写梨花、三个悬念、二次误会、一行诗句。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五件好事(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助人为乐”来展现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文章重点写了五件好事:解放军建盖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管小茅屋;瑶族老人送粮到小茅屋;“我们”和瑶…  相似文献   

14.
(一) 《驿路梨花》(原载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光明”文艺副刊)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篇文章记叙了“我”所目睹耳闻的我国西南边鄙军民建设和照料山间草屋的事迹,热情地赞扬了他们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5.
《驿路梨花》的结尾,作者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著名诗篇《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全诗如下: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  相似文献   

16.
张瑞雪 《甘肃教育》2022,(17):38-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和调整的最大特征就是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更是将文化自信放在了四个核心素养的首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得到最高体现。在小说《驿路梨花》的教学中,教师从雷锋精神的外化形式——“梨花”入手,以美贯穿,领悟梨花意蕴;以美育德,感悟精神内涵。分析梨花本身的物象特点及其所象征的雷锋精神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吸引学生看到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创造构想,同时增添课堂的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谢尚俊 《学语文》2003,(6):19-19
清晰而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或曰主旨 ,是“整体感知”文章的重中之重 ;然而 ,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 ,这常常是一大难点 ,尤其是记叙文(含小说、散文等)。教学中 ,笔者采取理清类型、综合训练、定格运用“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仅就“第一步”中所归纳的记叙文主旨类型分列如下 :1.人品精神型———主要见之于写人为主的一般记叙文 ,如《驿路梨花》“通过对小茅屋诗情画意的描述 ,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让人们“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与贡献 ,学习徐霞客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标题《驿路梨花》的多层含义。3.深入研讨,理解文本深刻的人文价值。【课前准备】通读《驿路梨花》全文,思考课后“思考探究”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PPT: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相似文献   

19.
《驿路梨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存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着重从“美”字入手,让学生品读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20.
练习五课题《过路的解放军盖草屋》要求《人民的勘务员》和《驿路梨花》是两篇风格不同的记叙体文章,前者语言朴实,后者文笔优美,对于学习记事都很有帮助。这次练习是记事的扩写练习,《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妹妹叙述解放军盖草屋的经过只用了百来个字,是略写的,现在要求学生在读了两篇歌颂雷锋精神的课文后,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原来简短的文字扩写为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