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婚姻状况和家庭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再婚家庭和再婚家庭中青少年子女数量在与日俱增,再婚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威胁着家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测量两个再婚家庭与一般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来了解再婚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再婚夫妻组合成新家庭后,除了双方要相互适应,经历一段感情的磨合期外,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对待继子女。很多再婚夫妻产生矛盾,不是因为感情和经济问题,往往是因为一方或双方没有处理好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那么,再婚夫妻如何正确对待继子女呢?一是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新家庭组合后,继父母对孩子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角色,他们大多数感情上倾向于亲生父母,对继父母在感情上有所排斥,甚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较为严格地限制再婚再生育范围,中国人口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当调整我国再婚夫妻再生育政策,保护再婚夫妻的生育权,允许再婚夫妻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但重新组合家庭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的部分情况,可以再生育一个。并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对比,再婚特殊群体的状况,以及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等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再婚家庭作为一种有别于原生家庭的新型家庭模式,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而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则表现出更为错综复杂的特点。作为继母或者继父,如何与原生家庭的子女和睦相处,从而保证再婚家庭能够得以健康地成长,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何为特殊学生?一类是处于贫富两端的大学生,另一类则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或再婚家庭的子女。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团结的局面,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和改进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离婚率之高是世人皆知的。资料表明,在美国的婚姻总数中,再婚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众多的再婚家庭中,一半以上的第二次结婚的夫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又办第二次离婚。许多社会学家的统计材料证实,导致这种“再婚离婚率”高于“初婚离婚率”的“危险因素”之所在,首先是如何处理好继父继母与继儿的“微妙关系”。由于父母离婚,子女进入了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这一重大变化,给子女造成一定压力(包括心理上的和社会上的压力)。因此教师应想出一些办法来促使孩子们适应父母离婚后的状况,事实证明,这对身处再婚家庭中的子女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526名特殊家庭和510名普通家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2.20±0.49)最差,其次为学习认知问题(2.09±0.66)较多,再者是性格缺陷(2.03±0.54)和情绪问题(2.00±0.51)。特殊家庭子女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性格缺陷、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均显著劣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显示,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流动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多,其次是离异、丧偶和再婚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少。特殊家庭初中生在学习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显著多于特殊家庭小学生。特殊家庭小学女生的自我概念问题显著多于小学男生。特殊家庭初中男生的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性格缺陷和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劣于初中女生。  相似文献   

8.
所谓“离异家庭子女”,常指父母离异、再婚,由父母单方、老人或亲戚监护抚弄的孩子.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正在逐年增多,在社会上已形成了特殊的群体.据有关方面统计,该类学生占在校人数的8-15%.由于在感情上得不到父(或母)的抚爱,在生活上缺乏更多的关心,导致了爱的残缺不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9,(4X):64-64
<正>王金云教授撰文指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在性别上表现出很大差异。所谓特殊结构家庭,是指与一般家庭结构有别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出现父母离异、分居、再婚、死亡、父母犯罪坐牢等问题的家庭,属于异常结构家庭。目前,有的学者把  相似文献   

10.
张玲玲 《考试周刊》2014,(83):168-169
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主题,老师要做好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信、乐观地面对现实生活,从后进生转化成优等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社会离婚率的升高,重组家庭这个新的家庭模式也在不断地增多,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婚姻纠纷中的一大难题。而收养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存在的单一收养模式——完全收养,并不能满足再婚家庭各当事人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寻求另一种模式来适应继父母收养继子女这种不同于一般收养的特殊收养。在国外有着悠久历史的不完全收养制度,显然更适合这种特殊的收养。因此我国在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立法上增设不完全收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竞争加剧,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包括再婚、单亲等在内的特殊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孩子是无幸的,为了使他们身心能健康成长,对他们的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对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的心理有一定高度、深度的把握,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大凡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能从其家庭教育的轨迹中找到明确的缘由。从教育成效来看,我们也知道,家庭环境、结构和功能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健全的家庭对子女发展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不健全的家庭则会对子女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一般来说,成长困难学生主要是指离异、丧偶、再婚、特困、分居、本人残疾、寄养、父母残疾、服刑和孤儿这10类家庭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离婚率升高,再婚家庭中继父母、继子女关系确认问题一直得不到高效便捷的解决。现存的收养制度对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关系的确认存在着诸如认定困难、立法矛盾等问题。着重于分析基于不完全收养制度来确认继父母、继子女关系即拟制真系血亲关系,也就是说以收养制度作为生效要件对相关制度构想和价值进行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家庭学生心理及其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问题家庭出现且逐渐增多。问题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继独生子女教育之后,学校教育亟需解决的又一课题。问题家庭子女在道德品行和心理品质上存在不同于一般差生的特征,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习惯的变革,我国特殊结构家庭数量正呈上升之势,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贯彻“教育要让人民满意”的办学方针,针对当前特殊结构家庭对子女的负面影响、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明显特点作粗浅的分析,并就班主任的教育调适方法作初步的探讨,以期促进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地震重灾区出现了大量的重组家庭。地震重组家庭不同于一般再婚家庭的显著特点在于,大多数因地震丧偶而重组家庭的个体对自己的原配偶还存有很深的感情,原有的夫妻生活印记很容易造成新家庭的情感隔阂,并引发更为严重的财产、父母、子女等纠纷。研究表明,社会干预能够解决地震重组家庭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有效地阻断影响重组家庭关系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灾区震后重建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再婚人数每年达近百万对。当好继父母的前提:要有爱情的支撑。当好继父母的基本条件:对继子女必须真诚,而且有耐心。当好继父母的一条成功经验:让亲生父母当“恶人”,继父母“出演”“好人”角色。  相似文献   

20.
高砚 《时代教育》2012,(22):23-24
随着新一代移民在北美地区的增多,关于新一代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加拿大,新一代中国移民有着较高的学历背景和经济实力,对比以往的移民,在对子女的教育、跟学校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几个移民家庭的观察和采访,旨在提供给广大读者当代华裔移民子女的教育现状和影响教育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