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时代新心理主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秉承了日本文学历来对"生"与"死"这个主题的讨论。作家擅长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入手,讨论人物对于生死的选择转变。在作家致力终身的代表作《菜穗子》中,他用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了三村、黑川两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菜穗子——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小说当中,菜穗子的生死选择几经变化。她也曾逃避现实,选择孤寂落寞的避世生活。然而童年玩伴的人生悲剧和丈夫的转变最终使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她对于"新生"的追求犹如凤凰涅槃,冲破了小说中现实环境的桎梏,展示了堀氏小说主题从"死"到"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妈祖原型形象是宋代湄州林氏,她预知祸福、慈悲行善、终生未嫁。虽年少离世、却屡显灵验。经过历代官方敕封,其圣格不断上升。,从宋到元明清,妈祖经历了儒释道对其形象的吸纳和神化,妈祖被尊奉为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菩萨,儒家佑国护民的忠孝神、,妈祖成为儒释道共同尊崇的偶像,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后世妈祖是集儒释道于一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象,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觉醒》中的阿黛尔和雷西不仅是对主人公埃德娜的烘托和反衬,更是埃德娜观照自我的一面镜子。她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伴随了埃德娜的整个觉醒之旅。从她们的身上,埃德娜认识到自身潜在的女性气质,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对情感和欲望的追求,并且以艺术为媒介探索自我的生成。但同时这两位女性的自我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其中阿黛尔所代表的“母性枷锁”注定了埃德娜的觉醒和抗争以悲剧告终。而埃德娜回归大海的结局则是肖班对女性存在与自我实现这对无法调和的矛盾的一个乌托邦式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对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解读,通常认为,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大多数女性遵循相似的命运模式。然而这些相似的命运模式中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异:那些在本质上遵循传统女性美德的女性往往以貌似幸福的婚姻收场,而那些更多地偏离维多利亚价值观的女性则几乎毫无例外地悲惨地死去。乔治.艾略特挪用了英语文学中传统的荡妇和天使范式,这种挪用并非对范式简单的重复。小说家在尊崇传统范式的同时,彰显了其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反叛和讽刺。  相似文献   

5.
论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和心腹奴仆,也是贾府最有实权的女管家之一。在红楼梦艳丽夺目的小说人物画廊里,周瑞家的显然是属于另外一种典型——灰色的人物形象。她既非理想也非大奸大恶之人,完全是一个生动而又真实的人物,是红楼梦中老婆子群像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嘉莉妹妹》中嘉莉为了极力摆脱物质的贫困,只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嘉莉只顾自己的感受,从不理会别人以及社会,为了获得物质快乐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最终成为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拟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试图分析嘉莉最终取得成功事实上是孤独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当代南方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鲍比·安·梅森在其小说中创作了大量的普通人物.探讨了他们颠覆历史传统,勇敢迎接挑战的思想主题。从历史角度出发,研究这些变化发生、发展的始末以及主人公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速”。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李艳敏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1):26-29,33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中,有一个不可小觑的小人物邹七嫂。她像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活跃于未庄这个封闭王国的舞台上,用自身的驱动力量无形中影响了阿Q人生的起落。  相似文献   

10.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迷"。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西娅·阿斯利是澳大利亚当代知名女作家之一。在六、七十年代由男性主宰的澳大利亚文学界,她是那一代人中唯一一位成功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以男性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社会中的局外人或小人物,对她所目睹的澳大利亚社会进行尖锐的讽刺。本文认为,西娅·阿斯利之所以从男性的视角进行创作,是与她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而正是这种视角的转换,才使得她可以通过文字阐述自己的思想,抨击社会的种种陋习。  相似文献   

12.
于秀兰是多年来一直坚持文学创作的宁夏回族女作家之一,《兰亭心雨》作为她的散文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其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一名离开故乡的回族女性的角度,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从一名现代女性的角度,发现了回乡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喜人发展;同时她还从一名知识分子的角度,对故乡的落后表现出深深的反思。她用对故乡的深情抒写,为现代都市浮躁的灵魂寻找一片静土;她在对生命与生活的审美观照中,陶冶个人的性情、表达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激。她的散文因此而表现出一种沉静淡雅、洗练蕴藉、思辨自省之美。  相似文献   

13.
自卑:简爱的另一面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评论家对《简·爱》性格的评论多在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等方面做文章。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各种细节和心理对话的分析,捕捉到简爱性格隐藏的一面:自卑。那种因自身地位和贫困与他人的的不平等所导致的深深的自卑感影响了她的一切决定。那些以爱、信仰、道德、宗教为名的选择其实不过是一个懦夫逃避现实的借口;那些所谓的争取独立、平等、自由的行为,恰恰正是为了掩饰心底最深藏的自卑。  相似文献   

14.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她有着鲜明丰富的性格特征,神采独具,魅力四射。简而言之,刘姥姥形象的特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智、义、朴。她心地善良、头脑灵活大智若愚、风趣幽默、随机应变、见义勇为,善于应酬又不失质朴,知恩图报而不辞劳苦……她的言谈举止,始终不脱自己的本色,是个阅历丰富、聪明机智的庄稼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作家汤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黑人形象,描绘出从蓄奴制到种族歧视种种境况下黑人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存在于美国社会以及黑人自身的复杂问题。并且,她还深入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出发,探索解决黑人问题的途径。而黑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几乎贯穿于莫里森的所有作品中,本文拟用非洲文化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探讨其作品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丁玲的创作在1940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弘扬革命的主旋律转向对革命的善意批评。她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革命内部存在的阴暗面进行了揭露:知识分子问题,革命女性问题,社会组织问题。丁玲创作的转变自有其内在的思想欲求,她的经历、个性,所受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延安宽松的文化氛围,鲁迅精神的倡导等是理解她创作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中大量运用花意象,她本人在词中也以“惜花人”的形象出现。在其创作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由于创作心态迥异,“惜花人”形象由“爱花人”、“怜花人”发展到“悲花人”。词人以花自况的心理贯穿一生之创作,通过对花的赞美,表明自身高洁、坚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其诗词具有委婉沉郁的婉约风格,但也从多侧面展现了豪放的气质。全文抓住李清照诗词婉约风格背后的豪放,探讨其明丽俊朗的不羁个性,卓越犀利的英雄豪情,凄清豁达的豪放情趣,分析家庭环境、婚姻生活、战乱逃亡等对其诗词豪放风格的影响,并阐释这种豪放风格之于李清照创作成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的词显示出她多方面的才能,表现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她善于从寂寞凄清的环境中捕捉自已瞬息万变的心灵花絮,善于把感情作为一种发展、流动的过程来表现和抒发,善于通过咏物来制成象征性形象,重视作品整体形象的塑造,追求画面的和谐统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现代文坛一位命运悲惨但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在表现底层女性生存苦难的同时,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萧红用"越轨"的笔致,大胆瓦解了男权社会所公认的理想男性形象,彻底消解了男性权威,真实地还原了男性的本来面目。萧红之所以如此颠覆男权话语中的男性形象,是与她成长历程中父爱的缺失和情路的坎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