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国维(1877~1927年)先生,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曾留学日本,历任学部图书局编译等职,晚为清华研究院教授。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等多种传于世。先生为近代著名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史学、古文字学诸领域创获殊丰。早年钻研西方哲理,于康德、叔本华学说特有会心。中岁从事文学研究,所著《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宋元戏曲史》皆划时代之作。海宁籍语言文学家吴文祺教授尝为著文曰《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而《词话》的影响尤为深广。按《词话》之成稿当在1908年秋冬…  相似文献   

2.
通检《人间词话》手稿,并与王国维相关著述比勘,可以发现:《人间词话》手稿26则与撰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的《人间词乙稿序》相关内容同,51则直接提到《人间词乙稿》;92则源出分撰于光绪戊中年(1908)仲夏及次月万寿节(六月二十六日)的《明刻尊前集残本跋》,93则是对《词录》(光绪戊中秋七月撰)之《尊前集》叙录“《古今词话》乃宋人书,非国朝沈雄所纂者也”一句武断结论的修改与补证;89、90则与撰写于光绪戊申年八月后的《戏曲考源》存在渊源关系.考虑到《人间词话》手稿是王国维对此前读词、评词及校词的一次系统性理论总结,整体写作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再综合上述内证,其具体写作时间当在1908年秋季,脱稿时间则当迟至是年的九、十月间,比较接近《国粹学报》初刊本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3.
今人对手稿本《人间词话》的性质或有误解,整理词话时所普遍采用的“刊稿、未刊稿,删稿”三分法似是而非。“通行本”曾用以指称徐调孚校注本、王幼安校订本等,但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现今的研究,应予舍弃。在理论形态和版本样态上,为《人间词话》或王国维词学寻找“终极”的做法可能会劳而少功,《学报》本与《时报》本都不足以胜任这方面的学术诉求。  相似文献   

4.
傅魁文 《新闻界》2002,(4):55-56
闲来览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受益匪浅,从中悟得诗词要写得俏皮、精美必须做到“神秀”、“骨秀”、“句秀”。或者其它略显平庸些,而必要占据其一“秀”。正如王国维所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人间词话》是千百年来诗(词)话写作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王国维在决意从事哲学以后,长期探索中西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的厚积薄发之作,其语言之精练、蕴蓄之深厚、持论之警辟,无不显示作者“不胜古人,不足与古人并”的气度,不愧为中国古典文论最后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人间…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清照不予置评,颇令后人不解。《人间词话》论及词学问题广泛,涉及词人众多,而鉴于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无论或褒或贬,似乎都应该被纳入《人间词话》加以评论。李清照之被王国维忽略,其间应有值得探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黄宗兴 《军事记者》2011,(12):57-57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一句话。所谓文章要有境界,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思想,有深度。  相似文献   

7.
读过林辰先生所著《神怪小说史》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这部著作中他要说自己所要说的话,要写出真正是自己的研究新见和研究心得。有新见、有心得的地方,就说得多一点,无新见、无心得的地方,就说得少一点,正所谓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不是如时下的一些著作那样,  相似文献   

8.
有清二百七十年间,号称词学中兴,词作数量远超前代;以质量而论,则难抗衡前贤。只是词学的理论批评──具体地说,词话的创作,却绝非古人所能范围,大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人的词话,晚出愈精。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语》尤为知名,称为清末三大词话。其中,《人间词话》将外来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即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新方法带入到中国词学,倡导境界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经久不息的讨论与探讨,促成《人间词话》成为一门显学,一个焦点,为之笔注,为之论述,屡见不一,…  相似文献   

9.
选题立意与出版境界王亚民大学者王国维在其探讨诗词集大成之作《人间词话》首标“境界”,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然不同凡响,独绝于世。我把王氏“境界”说引进出版领域,认为应该倡导出版境界。出版境界是一种理念精神,是出版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静安)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建国后,除《观堂集林》、《人间词话》、《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等专著外,其他大量论文学、美学、哲学的著作均未单独辑出行世而散见于《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等文集中。而这类大部头的文集仍为一般研究者所罕见。  相似文献   

11.
王昕  李盛尧 《兰台世界》2011,(11):26-27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本文阐述了作者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两个观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词萌于唐而盛于宋。静安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将词的特点概括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意在指出词这种诗歌体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皆具修饰精巧之美。与诗相比,词可谓更富性灵,以情胜,以韵胜,最是怡人心目。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选出.本文阐述了作者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两个观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闲来览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受益匪浅,从中悟得诗词要写得俏皮、精美,必要做到“神秀”、“骨秀”、“句秀”。或者其它略显平庸些,而必要占据其一“秀”。正如王国维所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温飞卿,即温庭筠;韦端已,即韦庄;李重光即李后主,李煜。这三位唐、五代名词人,在诗词上颇有成就、影响后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文化”这个词,本是对拉丁文culture一词的意译。那么,为什么用“文化”二字来翻译那个拉丁词呢?这就因为中国古籍中本来就有“文”“化”二字的关连使用,而其含义又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有一些关系。 例如《易经·贲卦·彖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正义》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又如刘向《说苑·指武》篇更把“文”“化”二宇连在一起:“凡武之为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以上《易传》把“文”“化”二字关连使  相似文献   

17.
对清人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扌适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一段话,我们特别注意到“时弊”、“士林”二词。“时弊”是指当时的八股取士制度;“士林”指的是士人群落。具体地从《儒林外史》来看则是士人们在八股取士制度下的诸种心态和行为。《儒林外史》写的是八股取士制度与士人的冲突(顺从或反抗);而在细读之下,我们发现吴敬梓其实在很多时候提示了社会习见对士人们的控制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18.
《扬子晚报户繁星”副刊最近刊出了关于“新闻”词源考证的两篇文章。作者都是“南京高国藩”。第一篇文章.作者说“在古书中遍考“新闻’这两个字的来源,查来查去.‘新闻’二字竟在《红楼梦冲”.并由此断定:“‘新闻’一词是在清代初期时才出现的”,“《红楼梦》记载‘新闻’~词在中国典籍中为最早见。”第二篇文章中.作者推翻旧说.又立新论.称“新闻”一同最早见于晚唐李成用的诗句“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和“旧业久地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中。(笔者注:见1997年10月6日、Ic月20日《扬子晚报》)为此,笔者特意查阅了…  相似文献   

19.
讲“庄严”     
“庄严”这个词,大约在东汉末才定型。荀悦(148—209)所著《汉纪》卷十四“武帝纪”中记有:“[南越]王、太后皆庄严,将入朝。”可是班固(32—92)等所著的《汉书》卷九十五“南越传”中记同一事,写作:“王、王太后饬治行装。”不过,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选择用“优美”“宏壮”分别评价“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对于其中出现的扞格难通的状况,不宜过分执着于概念的文化归属,而是有必要先回到《人间词话》的论说语境,通过“了解之同情”的方式,考察两组概念的演绎情况,辨明王国维的问题意识。如此才能回答概念的对应何以可能的问题,即“优美”“宏壮”对词的感悟方面不足的问题具有补偏救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