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第一次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71年3月,苏共二十四大重申并论证了这一结论,同时把探讨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为苏联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自此以后,苏联理论界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论述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现将其主要观点简要介绍如下: 1.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这是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和主要观点之一。苏联学者说:“发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要创造新的理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到邓小平“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毛泽东“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论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毛泽东“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到邓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追求中国特色的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3.
叛徒勃列日(氵日工)夫1967年提出: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他们吹嘘“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客观必要的和重要阶段”。〔2〕苏修“二十四大”规定:“从理论上探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苏联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方向”。〔3〕根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内外政策的需要,这幕“探讨”丑剧开场了。苏修头目和理论界就这一问题大作文章,大吹“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4〕。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即“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思想,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要“分几步来走”的“阶段性思想”和“长期性思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名设想,挖掘这一理论深刻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东方落后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本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模式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能超越、资本主义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肯定成果”不能超越、多国共同胜利论仍是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应遵循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研究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我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并且认为这个阶段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这些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既是我们党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也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这一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毛泽东“两阶段”论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在指导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方面 ,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成了苏联理论界最热门的课题。依据这一理论制定了1977年苏联新宪法,还准备把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的纲领,以取代1961年赫鲁晓夫主持制定的苏共纲领。但是,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之后,苏联新领导人对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就逐步转变。1986年2—3月苏共二十七大通过的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引人注目。由于这个党纲新修订本还保留了苏联已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因此一些同志对苏联领导人是不是否定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尚有疑问。最近的事态发展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1986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苏联今天的社会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阶段,《真理报》国庆社论又重申了这一新提法。至此,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衰落,已明白无误。  相似文献   

9.
纪念邓小平既要缅怀他的伟大功勋,总结他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更要继承和弘扬他的伟大精神,尤其是他晚年实现“三大超越”的伟大精神。这三大超越是:时时处处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以个人为本位来审视一切的“自我”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超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区分了社会主义"建立"和"建成"两个概念,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既有积极的成果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当前及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期间"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有着否定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惟意志论以及对苏联所处发展阶段再认识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其重点却是宣扬苏联社会所取得的成绩,掩盖矛盾,粉饰太平。  相似文献   

12.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得出的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共提前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9月中共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改变了其一贯的关于革命转变的设想.这固然是当时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尤其是苏联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共在国内建设上需要苏联的援助,而苏联对中共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感到不满.中共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变中,苏联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蜕变与瓦解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苏联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教训昭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积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苏联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在所有制改革中要吸取苏联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教训,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联是第一个建成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因此也就成为了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本土化的试点。实践表明,苏联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是失败的。无论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还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法治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即使在今天,对于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国来说,其经验教训仍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是苏联所有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而他所领导的时期又处于苏联的早期,他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对其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影响很大,特别是他的民族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民族思想和理论的核心是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实践上就表现为对苏联社会众多民族利益的漠视和损害。导致民族积怨越来越深,民族根源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