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隐性采访不受法律保护 目前,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隐性采访的权利,但也没有完全禁止.也就是说,隐性采访得以存在,是因为有关依据法律没有说明这种行为是禁止的.但同样,也谈不上它有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隐性采访的权利,但也没有完全禁止。也就是说,隐性采访得以存在,是因为有关依据法律没有说明这种行为是禁止的。但同样,也谈不上它有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萍 《新闻三昧》2008,(6):55-56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质媒体,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开始有泛滥的倾向。但关于隐性采访,法律、道德伦理层面的争执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可循的情况下,媒体应该确立自己关于隐性采访的自律原则,在隐性采访中把握一定的“度”,避免陷入诉讼和受到道德、伦理的指责。  相似文献   

4.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隐性采访没有法律地位,不受法律保护,甚至经常构成法律与道德的悖论。这种方法可以尝试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不宜普遍倡导.各种媒介对隐性采访的使用应十分谨慎,既考虑到社会效果和社会容忍程度,也要考虑尽可能回避法律禁止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陈军 《今传媒》2010,18(9):37-37,43
本文从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媒体为什么要采用隐性采访方式入手,分析了隐性采访作为电视新闻媒体记者正常合法的一种采访方式带给电视观众的视觉震撼;研究和辨析了在当前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应该注意的采用范围和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6.
浅谈隐性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和一般采访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在记者隐瞒真实身份和被采访者事先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一些公众极为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但某些个人或组织却刻意想隐瞒的事实。在舆论监督方面,隐性采访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焦点访谈》和《每周质量报告》以及各地新闻媒体所揭露的一系列重大案件既满足了公众义愤填膺的心理,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媒体的知名度。然而,在隐性采访过程中,由于记者法律知识的欠缺,隐性采访很可能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不断介入,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作用似乎有弱化的倾向.而"迎合"甚至"媚俗"之风日渐盛行.特别是个别媒体无原则地利用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重要手段,背离了媒体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进行隐性采访必须考虑社会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翟娜娜在《中华新闻报》第241期上报道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厅长杨立新在第二届“新闻与法”研讨会上的发言,杨厅长说,隐性采访是一种手段,起码应该是不违法的。它是法律所没有特别禁止的,就是可以做的,但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他列举了进行隐性采访时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权利,如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荣誉权、信用权和人格尊严等。他指出,在隐性采访引发的法律纠纷中,记者可以用几个重要的抗辩事由来保护自己,如:公众的知情权、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一定限制、新闻性等。隐性采访不违法但受限制  相似文献   

9.
从"红心鸭蛋"到"茶水发炎",一面是记者的社会责任、公众的知情需要,一面是随时会陷入的责难、非议,甚至道德困境、法律纠纷。隐性采访,这种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手段,让记者们爱恨交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隐性采访对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等行为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把握不好又会伤及自身,甚至影响到记者职业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可以进行隐性采访,对哪些人、哪些事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在采访中,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为此,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隐性采访的底线和尺度在哪里?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媒体上越来越多的隐性采访,本文从公众利益和媒体利益的错位、记者角色与假扮身份的错位、个别现象与普遍问题的错位、手段与目的的错位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隐性采访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11.
温馨 《今传媒》2012,(3):154-155
当前,中国新闻界大量采用隐性采访手段。在这股"流行风"下,本文从隐性采访成风的趋势及其引发的争议入手,着重讨论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及记者采访方式的选择,并最终呼吁记者慎用隐性采访,呼唤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考量。  相似文献   

12.
韩放 《记者摇篮》2006,(8):30-30
隐性采访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采集到公开采访无法了解到的新闻事实,揭露大量腐败、黑暗的社会现象,满足受众知情权及其对媒体惩恶扬善的心理期待,赢得了百姓的掌声和记者们的喜爱。但隐性采访也存在法律及道德上的悖论,只有对其进行规制,才能使隐性采访合理有序发展。一、隐性采访的限制1、记者伪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应慎重。伪装身份意味着欺骗,应当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当欺骗比起对方的卑劣行径是微不足道的,揭露这些卑劣行为对于公众极为重要,通过公开采访又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时,隐性采访才可以认为是正当的。记者不能伪装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张峻 《新闻实践》2004,(7):30-31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另类采访手段,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 “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眼下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探知新闻事实、触及社会深层与底层、并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形式,也是显性采访的有益补充。对隐性采访的议论和评判颇多,有的赞之曰"记录真实的最佳法宝",有的贬之曰"不知死活的胡作非为"。在隐性采访过程中,如何对记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防止他们假借隐性采访之名,行新闻造假之实?媒体监督机关如何严格把关,建立隐性采访的防假机制?这些问题是理论界亟需探讨的。本文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入手,探讨记者隐性采访时的职业底线、遵循准则、操作方法,以及媒体监管机关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在我国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但是隐性采访在公众的舆论监督和知情权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公众认可新闻媒体采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法律纠纷,隐性采访如何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隐性采访方式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之间的有效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隐性采访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包括偷拍偷录)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争议问题。隐性采访的问题涉及法律、道德.也关乎大众传媒的新闻功能与社会责任。隐性采访又名“暗访”.它与“明察”互相配合.是调查新闻事实不可避克的途径,也是揭示新闻真相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的舆论监督活动中.新闻媒介揭露违法犯罪行为.捍卫公众的知情权利.具有很大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形态,对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没有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记者会因为自己的隐性采访而沾沾自喜,也没有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记者会把隐性采访当作自己的主要采访手段,更没有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记者会觉得隐性采访比正常采访简单和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为达到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隐性采访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更为真实、独特,因此也更受受众的青睐,但由于采访方式较为特殊,极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和争论,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9.
曾彤 《新闻界》2003,(4):21-22,24
新闻媒体的性质及其社会角色,决定了媒体在传播信息、实施舆论监督时,极易卷入侵权纠纷中。过多的新闻官司,不仅干扰媒体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媒体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减少由于侵权而引发的官司,已是媒体必须认真对待的严峻问题。本文将就媒体当前最容易涉及法律纠纷的主要方面作一简要的分析,包括:隐性采访,公民名誉权及隐私权,著作权,对未成年人的报道与犯罪报道等问题。一、关于隐性采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的《广播电视辞典》(1999年版)对隐性采访定义如下:“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20.
周珂 《新闻世界》2008,(9):125-126
隐性采访以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深受公众欢迎。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方便地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但是,记者同时也要注意诚信问题,以免诚信危机的加深。隐性采访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作为公开采访有效补充的采访方式,在不得不使用隐性采访方式时,记者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遵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