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云铝 《新教师》2022,(1):73-74
统编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主线,也是单元学习的重点.那么,教师要如何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呢? 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解读要素,精准把握教学基点 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许多个"点",由易到难地分布在各年级的教材中.因此,教师要深入研...  相似文献   

2.
统编语文教材已正式使用了,教师用好统编教材首先需要把握好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基本特点。经过国家、省、市、县(区)不同层次的培训,广大一线教师基本明确了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和创新之处:一是"双线组元",即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二是"三位一体",即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构建的阅读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和相关的练习。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连伏章 《新教师》2023,(4):63-64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排方式,不仅设计阅读单元,还在三到六年级每册专门设计一个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读写共同发展的理念。基于教材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双线组元",即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来编排单元教材内容。从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来看,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新教材在单元体例教学上的重大突破。教师可以运用"目标统整、双线并行、三位一体、方式变革"等实践策略,落实新教材"双线组元"的理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6.
石艺 《贵州教育》2021,(1):29-30
一、教材概览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八个教学单元,其中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单元,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本册教材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是: 二、教材解读 1.识字写字. 四年级,在识字写字上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认真写字能力.本册教科书仍然在语文园地里编排了两次...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语文教材使用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对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落实语文要素方向不明、路径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恐慌"心理。其实,如果说统编版语文教材是一份藏宝图的话,那么,编者在图中早已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根据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线索和支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们就可以泰然处之了。  相似文献   

9.
肖猷莉  纪波 《江西教育》2022,(14):58-61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合理地分布在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中,有效帮助一线教师解读教材,让一线教师教学有了抓手.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语文要素"有效落地呢?...  相似文献   

10.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单元,使单元成为一个教学整体。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教学;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单元关联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设计出层次分明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综合性很强的单元,围绕着"双线",既有阅读又有习作,还有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单元线索,引导学生课内围绕主题展开阅读活动、课外进行综合学习的调查交流等,并通过读、做、说、写、展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传统我国节日文化,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统编版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明确了教学之教与学生之学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因此,教师要在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设定教学标准,并通过搭建多维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一、精准解读,明确语文要素的训练要点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中明确揭示了这个单元的训练要点,由于语言表达精准、凝练,又是呈现在教材中供学生阅读的,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一起精准解读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3.
"统编"即指由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对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进行科学的阐述。"单元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当中的重要话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兴起,"单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需求,"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随之出现并逐渐受到了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的认可,但当前对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就单元整体教学概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提供了展开单元学习的视角.我们应遵循单元"双线",发掘单元内教材的内在关联,统筹相关的语文资源,重构主要教学内容,发挥本单元"双线"组织的协同作用,强化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促使单元学习彼此联动、前后融通、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单元设计.整个单元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结构交织的方式进行安排.教材注重引领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素养.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从大单元目标的确定、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以及有效的阅读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两个突出特点: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所谓"人文主题",就是课文大致按照内容类别组成单元;而"语文要素"则包含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并且这些要素被分解成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编排进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中。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系统性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系统性不仅体现在阅读内容的组元上,也体现在写作教学知识的安排中,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现了所有年级的"全覆盖"后,教材解读成了摆在所有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议题,备课组作为学校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理应在组织教师进行教材解读等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以教材解读为主题,依托语文备课组从整个教材体系、单册教材架构、单元结构、典型课例等方面分专题组织研讨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材解读关注的"意识",提高教师教材解读实践的"技术",推进学校教研水平的规范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较以往教材在编排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凸显目标意识,双线并行组织单元以及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等。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教材的整体内容与形式,进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丁敏 《贵州教育》2021,(1):43-45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要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认真考虑、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兼顾单元重点目标、课文个性化学习目标、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几方面的实现;同时树立方法意识,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方法的指导与传递,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杨雪花 《新教师》2021,(3):42-43
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单元设计及选文来看,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当显著。一方面,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的编排有助于“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统编教材选文更具经典性、时代性和生活化,有助于以其为引子,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更能清晰地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地推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课外阅读资源与统编教材阅读教学内容的完美整合,实现学生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面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