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看,改革开放促进了全球一体化,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口语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高效率的社会要求有高水平的对话,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课程标准看,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语文教学现状看,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互相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使之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学会合作呢?  相似文献   

3.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这样一个充分展现自我能力的现代化社会中.如果不能熟练地进行口头交际.如何立足于社会。口头交际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人的躯体比脚要重,可为什么又能直立呢?答:人确实是上重下轻,而能保持平衡——直立并行走而不倒下的能力——并不象你想的那么简单。当体重移到脚上它需要对肌肉进行不断微调,这就象一个杂技演员能够将一只盘子平衡在一支棍棒上一样。一旦孩子学会走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关注入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在成为时代的呼唤。那种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物理课堂的切入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要激活课堂,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主体,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发展,要激活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7.
“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用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合作是指导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地进行。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深受广大一线教师青睐的让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怎么样呢?他们对小组合作显得不怎么热情.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听优生之任优生之。  相似文献   

9.
肖庆华 《宁夏教育》2005,(12):22-23
由于社会劳动就业竞争激烈、择人标准偏重文凭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使学校升学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现象,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基本生存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人后,基本的生存能力低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数十个国家进行考察,考察后郑重提出“生存教育”(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0.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什么是合作呢?  相似文献   

11.
合作能力是21世纪国民的必备素质,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学校教育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使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来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使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效率最大化呢?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尽管有不少的经验、成绩,但确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八重人轻”的现象: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少数,较全体;重分数轻素质;重高中,轻初中;重高年级,较低年级;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家庭教育。这些现象反映了办学指导思想的某些偏差,就是忽视素质教育。可见,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确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我校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而幼儿时期正是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入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  相似文献   

16.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每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让自己的学生具备这一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何让学生具备这一素养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说话、听话合为口语交际,其要求是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向来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学得、轻习得的问题。这种忽视教学主体、缺乏意义建构的教学过程,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缺乏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意义建构而陷入高耗低效的泥淖。如何构建有意义的语文教学过程呢?  相似文献   

19.
学会交流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学会交流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适当地有条件地让步等技能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功之一,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达到与人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