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硼砂-盐酸缓冲溶液(pH=8.40)中及Pb~(2 )微扰条件下,Rhod.6G-Na_2B_4O_7-HCl-TEA-H_2O_2体系在滤纸基质上能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Co~(2 )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6G(Rhod.6G),导致其RTP剧烈猝灭,而三乙醇胺(TEA)可增敏室温磷光的猝灭程度,据此提建立了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6G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测定TEA存在时体系的△Ip值,发现比不加TEA时增敏3倍。钴(Ⅱ)量为0.0048~192(fg/斑)(对应浓度范围0.012~480pg/mL,0.4μL点样量)与△Ip值成线性关系,其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44.46 201.4×m_(Co2 )(fg/斑), n=6,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0.0006fg/斑(对应浓度为0.0015 pg/mL),同时测定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寿命τ=11.8ms,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基于R(HFinCl4I4)在滤纸同体基质上能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KBrO3氧化R发生室温燐光猝灭,HCHO与KBrO3反应生成Br2进一步氧化R,导致室温燐光剧烈猝灭,HCHO含量△Ip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HFinCl4I4-KBrO3-Tween-80体系同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加比不加Tween-80时,△Ip增大9.1倍.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6~1.6(fg/spot)(对应浓度为0.040~4.0pg/mL,0.40pL/spot),工作曲线回归方程△Ip=136.6+28.28mHCHO(fg/spot),n=6,相关系数r=0.9935,检出限为4.5ag/spot(对应浓度1.1x10-44g/mL),灵敏、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甲醛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HFinCI4I4-KBrOy-Tween-80体系固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法测定甲醛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Triton X-100增敏钛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β-二羟基连二萘酚(R)反应,导致R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信号猝灭效应,建立了高灵敏度固体基质室温磷光(SS—RTP)测定痕量Ti(IV)的新方法.Ti(IV)量在0.010-2.00fg斑^-1(对应浓度范围0.025~5.0pg·mL^-1,点样体积0.40μL)与磷光信号△Ip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Ip=11.52+10.73CTi(IV)(pg·mL^-1)},r=0.9993,检出限0.0045fg·斑^-1(对应浓度为1.1×10^-14g.mL^-1).所建立方法成功用于茶叶、人发样品中痕量钛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103.3%,RSD分别为2.9%和3.8%.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B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维生素B6对鲁米诺一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反应测定维生素B6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8~2.0×10^-6g/mL,检出限为2.3×10^-8g/mL。对5.0×10-6g/mL的维生素B6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5.
在多聚磷酸介质中,氯酸钾直接氧化间苯三酚会产生化学发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间苯三酚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0.010 μg/L~10 μg/L,检出限为3.9×10-3 μg/L,对1.0×10-2 μg/L的间苯三酚溶液进行连续测定(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该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间苯三酚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条件下,Ni(II)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聚合物,对PAN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作用,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一步敏化该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强度(ΔI)与Ni(II)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Ni(II)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位于545nm处,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4502.9ρ(μg/mL)+271.82;线性范围为15.2500ng/mL;相关系数γ=0.9975;检出限为4.57 ng/mL.对Ni(II)分别为50ng/mL、200ng/mL、400ng/mL低、中、高三个浓度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0%和1.7%.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钴(Ⅱ)与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的电化学性质,实验发现,Co2 与5-NO2-PADAT在六次甲基四氨体系中能产生一个较为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在峰电位Ep"为-1420mV(vs.SCE)处,钴浓度在4.0×10-5~5.0×10-4mol/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5mol/L(r=0.9933,n=6);本法用于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HAc介质中,Hg^2+能灵敏催化a,a-联吡啶(bipy)取代[Fe(CN)6]^4-中的CN^-配位基的反应形成[Fe(bipy)3]^2+络阳离子,而该[Fe(bipy)3]^2+络阳离子和四溴荧光素阴离子(FinBr^-4)作用形成的[Fe(bipy)3]^2+-[(FinBr4)2]^2-离子缔合物可在滤纸固体基质上发射室温磷光,据此建立了[Fe(bipy)3]^2+-[(FinBr4)2]^2-离子缔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6~16(fg/斑)(0.4μL/斑,对应浓度0.004-0.04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p=1.058+7.671CHg2+fg/斑),n=7,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0.18fg/斑。所建方法用于人发、香烟样品中痕量汞(Ⅱ)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同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测汞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硫酸介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抗坏血酸(ⅤC)活化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R)在硝酸纤维素膜固体基质上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的特性,建立了ⅤC活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催化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测定痕量钒(Ⅴ)的新方法。钒(Ⅴ)含量在1.6~16fg/斑范围内与△Ip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38fg/斑,该方法灵敏高,成功用于茶叶和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N,N-二乙基苯胺(DEA)-富勒醇(F)-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磷光标记试剂(DEA-F-FITC)及建立DEA-F-FITC标记伴刀豆凝集素(Con A)亲和吸附(AA)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AA-SS-RTP)测定AFP-V新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高(Pg/mL)为0.13(F)和0.090(FITC),用于测定人血清样品中AFP-V的含量和人体疾病预报,结果都与酶联免疫法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不分离同时测定饮料中柠檬黄和胭脂红色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对看得见菠萝汁饮料中柠檬黄、胭脂红色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为:7.76×10-3 mg/mL,0.98×10-3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0.26 4%,3.35%;检出限:2.83×10-6 mg/mL,4.30×10-6 mg/mL.饮料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26%、94.97%.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环糊精(CD)体系,脱氧胆酸钠(NaDC)体系,溶胶-凝胶(sol-gel)体系在不除氧状态下溴代萘(BrN)的室温磷光现象,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不同体系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点:各体系均能为磷光体提供一个相对刚性的环境,有效的阻止了双分子氧等猝灭剂对体系磷光的猝灭,通过各体系的磷光强度和磷光衰减特性比较发现,各体系的刚性化程度大小为:CD/BrN/环己烷>CD/BrN/金刚烷>NaDC/BrN>sol-gel/BrN,本文主要从氧的扩散过程入手,对抗氧猝灭的室温磷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讨论了非除氧条件下的重原子效应、环己烷及超分子化合物环糊精用量对菲的室温磷光影响因素,建立了环己烷存在下环糊精诱导菲的室温磷光分析法。环己烷存在下,非除氧时菲的线性范围为8.0×10-8-6.0×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717%,最低检出限为8.8×10-8mol/L。  相似文献   

14.
稀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对KBrO3氧化中性红和孔雀石绿褪色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通过测量530 nm和620 nm下.非催化体系和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计算△A值,建立了双指示剂双波长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0-8~2.6×10-6g/mL,检出限为7.8×10-9g/mL.  相似文献   

15.
详细讨论了非除氧条件下的重原子效应、环己烷及超分子化合物环糊精用量对菲的室温磷光影响因素,建立了环己烷存在下环糊精诱导菲的室温磷光分析法.环己烷存在下,非除氧时菲的线性范围为8.0×10-8-6.0×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717%,最低检出限为8.8×10-8 mol/L.  相似文献   

16.
二溴羟基偶氮胂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介质中,Ce(Ⅳ)对二溴羟基偶氮胂有强烈的氧化褪色作用,由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铈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各种试剂混匀后,有色溶液快速褪色,ΔA值达到最大,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 5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 1646CCe(μg/mL)-0 0194,检出限为1 66×10-6μg/mL.该方法用于人发样中的微量铈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铈(Ⅳ)-罗丹明6G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氟奋乃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在盐酸-硫酸介质中,盐酸氟奋乃静和铈(Ⅳ)、罗丹明6G的化学发光行为,并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多种因素进行试验,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盐酸氟奋乃静的新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g/mL,检出限为3×10-8g/mL;对浓度为2.0×10-6g/mL盐酸氟奋乃静连续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该方法应用于盐酸氟奋乃静含量测定并与标准方法(中国药典法)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亚硫酸钠存在下,高锰酸钾与奎宁、奎尼丁等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由此建立了测定奎宁、奎尼丁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 3.2×10-7g/mL奎宁、2.1×10-7g/mL奎尼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8.0×10-6g/mL 奎宁,n=11),2.1%(8.0×10-6g/ml。奎尼丁,n=11),线性范围分别为1.0 × 10-6~6,0 × 10-4g/mL奎宁,1.0 × 10-6~6.0 × 10-4 g/mL奎尼丁.该法可用于复方奎宁注射液中奎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在稀HNO4介质中,Co(Ⅱ)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且阻抑反应的强弱与加入Co(Ⅱ)离子浓度成正比,由此建立了阻抑甲基橙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的新光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吸光度为502nm处,阻抑反应吸光度(A)与非阻抑反应吸光度(A0)的差值△A与钴(Ⅱ)质量浓度在0.003-1.0μg/25 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981×10-10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3.24 kJ/mol,在80℃下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6.70×10-4/s。该方法可用于药用VB12针剂中痕量Co(Ⅱ)测定,回收率在97~102%之间,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显色剂5-(5,7-二溴-8-喹啉偶氮)-2,3-二羟基吡啶(DBQADHP)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9.0的缓冲体系中,显色剂与钴(Ⅱ)发生灵敏显色反应,形成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6×104L·mol-1·cm-1,钴量在0~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维生素B12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