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出版了。这次修订的幅度比较大,在贴近社会、增补新词、标注词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释义的修订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下面我单就《现汉》第五版的释义改进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谭景春 《中国语文》2012,(6):561-567,576
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本子、坐、垂手、轻于鸿毛、单身、实地"等二十来个条目,从用途义与目的义的增补、字面义与语境义的区分、词类标注的逐步完善三个方面,对它们的修订情况进行讨论,记录它们的修订过程和内容,说明修订的原因和理由,试图归纳出辞书编纂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编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华字典》中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的标注在辞书界是首创,历版修订工作中.这三种释义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比喻义变为引申义,转义变为引申义,义项增补转义后又变为引中叉。经过历版修订后.释义更加明确,但义项的规范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为汉英词典进行词类标注的问题上,许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的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汉荚词典词类标注重要性的理解。词类标注有助于确保词类与配例的一致性,提高释义的准确性等。文章以“拍卖”一词为例,以范畴化理论为出发点,对比“拍卖”在几部标注词类和朱标注词类的汉英词典中的词类标注和译义情况,并基于语料库对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指出几部汉英词典对该词词类标注及译义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5.
张秋梅  曹炜 《文教资料》2007,(28):16-20
《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2002年增补本)对第三版(1996年修订本)词语释义的修订一共涉及512条义项。这一修订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情形:(1)释义表述的局部增补,共有71条;(2)释义表述的局部删减,共有64条;(3)释义表述的局部替换,共有211条;(4)释义表述的综合修订,共有53条;(5)因推荐词形的重新确定所引起的释义全面变换,共有30条;(6)义项的调整,共有83条。同时《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的修订中也存在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几个词类标注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秋生 《现代语文》2006,(5):115-116
<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在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汇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但是,有几个词的词类标注还不够准确,如"憋气""发端""廉价"和"眼红",本文根据语言事实和语法学界公认的词类划界标准对它们进行分析,对这些词的词类标注作了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四十余个条目分别作了订正,或增补义项,或添加释例,或辨正读音、释义。  相似文献   

8.
《新华字典》第11版对第10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释义修订是此次修订的重点。可分为义项的增补、义项的删减、释文的修改三个大类。该文分类举例并分析第11版在释义方面的修订情况,以期促进《新华字典》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字、词的注释,体现一部教材的质量。199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字、词注释比旧教材精当、可信,对其中错误作了较多修订,某些条目词义歧义重作决断,疏略之处有所增补,以及详略得当。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个别词条的释义有待推敲,个别词义当注而未注,吸收新研究成果不够,某些字词释义有前后抵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等值释义是汉英词典的核心工作,现行的汉英词典大都倚重注释、例证和标签这三种方式来实现等值释义,而词类的标注和参见系统的建立却参差不齐,插图和附录的设立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并提出它们是实现汉英词典等值释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出土的西北汉简1为例,详细举证论述可供《汉语大词典》订补所用的简帛文献所见词语条目。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辞书书证提前、辞书书证补流、辞书书证补缺、辞书释义订正、词语增补、字词义项增补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版《辞源》系以旧《辞源》为基础大加修订而成。修订开始于1958年,至1983年四册全部出版(称“修订本”)。在此期间,虽也曾受到一些干扰,但工作一直坚持下来,计前后历时二十余年。新版删去旧《辞源》中的百科词语和一些过于冷僻的词目,增补了大量的新词语和书证;并在单字下注出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及《广韵》反切,标明声纽;释义力求简明确切,源流并重;书证文字都作了复核,注出作者、篇目和卷次,有  相似文献   

13.
高燕 《现代语文》2008,(6):126-128
《汉语大词典》是现今公认的编撰最为严谨、收词最为丰富、释义最为精确、引证最为审慎的大型汉语工具书之一。但《汉语大词典》书成众手,出现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本文试从词义诠释、语源上溯、字音标注、书证校勘等方面指出若干条目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期作为《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台湾省编《中文大辞典》是一部大型的语文词典,计收单字49,888个(另有补遗17个),复词371,231条,总计8,000万言。在汉语文辞书群中,其卷帙之浩繁,采摘之广博,要数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了。近两年来,笔者翻阅了这部词典的某些单字的释义。我们知道,汉字单字多能独立成词;所谓字义在更主要的方面实际上就是单音词词义。一个单音词词义,常常包含着  相似文献   

15.
词类信息对词义的自动识别与标注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例词标注了词类信息,并分词类立义项,这为通过词类区分词义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词典中多义项词的词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通过词类区分词义所能取得的作用和效果。词类区分词义的作用通过使用词类区分词义和语素义、使用词类缩小词义判断的范围表现出来。词典中,一部分多义词可以通过词类确定唯一义项,一部分词可以通过词类减少义项的数量。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词义标注语料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了通过词类区分多义词词义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章指出以往出版的词(学)典,大多不标注词性,释义不分词与非词,不讲或很少讲字、词的用法,致使读查阅后仍不能正确地掌握字、词的使用方法。呼吁编纂出版一部多功能词典,除了注音、释义,并能讲一些字、词的基本用法,指导读正确使用字、词。所谓字、词的基本用法,即是中型语词典应有的功能。基本观点是:一、对单字和单字义项要区别词和非词,区别成词义和非成词义。二、对词和成词义项要标注词性。三、要提示词语特有的搭配要求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虽对以前的版本作了较好的修订与改进,但尚有不足之处。还存在义项缺失、释义有误、释义不确、成语是否交代出处不一、始见书证偏晚、词类处理欠妥、漏收词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说明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义项缺失、书证年代偏迟、词语释义不准确、词类标注缺失及义项排列不恰当等方面来探讨这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